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8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8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8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复习目标] 1.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装置及改进。2.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备原理设计实验流程。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
2.重要气体的发生装置
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
(1)固体+固体气体
制备气体:____、____、CH4等。
(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制备气体:Cl2、C2H4等。
(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
3.常见气体典型制备装置举例
(1)Cl2的实验室制备
(2)SO2的实验室制备
(3)NH3的实验室制备
4.气体的除杂方法
(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④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
(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
类型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固体,加热
装置图 Ⅰ Ⅱ Ⅲ Ⅳ
常见试剂 浓H2SO4(酸性、强氧化性) 无水氯化钙(中性)、碱石灰(碱性) Cu、CuO、Mg等
当CO2中混有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Ⅰ~Ⅳ中的Ⅳ装置除O2,除杂试剂是Cu粉。
5.气体的收集方法
收集方法 收集气体的类型 收集装置 可收集的气体(举例)
排水法 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O2、H2、NO、CO等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Cl2、SO2、NO2、CO2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H2、NH3
6.集气装置的创新——排液集气装置
(1)装置(Ⅰ)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等。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
①饱和食盐水——收集Cl2。
②饱和NaHCO3溶液——收集CO2。
③饱和NaHS溶液——收集H2S。
④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
(2)装置(Ⅱ)储气式集气。气体从橡胶管进入,可将水由A瓶排入B瓶,在A瓶中收集到气体。
7.尾气处理的原因、方法及装置
(1)原因:有些气体有毒或有可燃性,任其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或者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
(2)处理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化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用点燃等措施。
(3)尾气处理装置(见下图a、b、c)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
②制取CO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a、c装置。
③制取H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a、c装置。
8.防倒吸装置
肚容式 分液式
1.判断下列试剂使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判断下列气体的吸收或收集方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一、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
1.根据装置和下表内的物质(省略夹持、净化以及尾气处理装置,图1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是图2),其中能完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实验目的、试剂和操作
实验目的 c中的物质 进气方向
A 稀硝酸 Cu 收集贮存NO 水 N→M
B 浓硝酸 Na2SO3 检验SO2的氧化性 品红溶液 M→N
C 浓氨水 碱石灰 收集贮存氨气 饱和NH4Cl溶液 N→M
D 浓盐酸 MnO2 检验Cl2的氧化性 Na2S溶液 M→N
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如下装置的连接中,正确的是(  )
A.制备收集C2H4:连接a→c→g
B.制备收集NO:连接b→c→e→d
C.制备收集NH3:连接b→d→e→c
D.制备收集Cl2:连接a→f→c→e→d
二、气体制备装置的改进与创新
3.制备适量SO2,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实验比较H2SO3、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并探究SO2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剂Y是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产物是SO2
B.试剂Z是NaOH溶液,用来处理尾气
C.溴水褪色,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D.试剂X可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下列气体发生装置,当加入适当的块状固体和液体时不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功能的是(  )
5.Ca3N2是一种极易潮解的试剂。某小组利用氨气与钙反应制备氮化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D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C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3Ca+2NH3Ca3N2+3H2
C.实验过程中,先启动装置A处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
D.从产品纯度考虑,装置C、D之间应该增加E装置
6.[2021·天津,15(1)(2)(3)(4)]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制备O2。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气体发生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1)甲装置中主要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用粘合剂将MnO2制成团,放在多孔塑料片上,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活塞K1,经长颈漏斗向试管中缓慢加入3% H2O2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使反应停止,关闭活塞K1即可,此时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可用于制备较多O2,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制备过程中如果体系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可以将铂丝抽离H2O2溶液,还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装置的特点是________(填序号)。
a.可以控制制备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b.可通过调节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c.与乙装置相比,产物中的O2含量高、杂质种类少
1.(2022·北京,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浓HNO3分解生成NO2 淀粉 KI溶液变蓝
B Cu与浓H2SO4生成SO2 品红溶液褪色
C 浓NaOH与NH4Cl溶液生成NH3 酚酞溶液变红
D CH3CHBrCH3与NaOH乙醇溶液生成丙烯 溴水褪色
2.(2022·山东,11)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  )
气体 液体 固体粉末
A CO2 饱和Na2CO3溶液 CaCO3
B Cl2 FeCl2溶液 Fe
C HCl Cu(NO3)2溶液 Cu
D NH3 H2O AgCl
3.(2021·北京,5)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
气体 试剂 制备装置 收集方法
A O2 KMnO4 a d
B H2 Zn+稀H2SO4 b e
C NO Cu+稀HNO3 b c
D CO2 CaCO3+稀H2SO4 b c
4.(2021·海南,3)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a、b表示加入的试剂),能实现的是(  )
选项 气体 a b
A H2S 稀H2SO4 FeS
B O2 H2O2溶液 MnO2
C NO2 浓HNO3 铁片
D NH3 浓氨水 CaO
5.(2021·全国乙卷,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试剂 制备气体
A Ca(OH)2+NH4Cl NH3
B MnO2+HCl(浓) Cl2
C MnO2+KClO3 O2
D NaCl+H2SO4(浓) HCl
6.(2017·全国卷Ⅰ,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第28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归纳整合
2.(1)O2 NH3
易错辨析
1.(1)× (2)× (3)× (4)×
2.(1)× (2)× (3)× (4)×
专项突破
1.A 2.D 3.A 4.D 5.D
6.(1)分液漏斗、锥形瓶 (2)刚好没过MnO2固体 试管内的H2O2溶液被压入长颈漏斗中,与MnO2分离 (3)液面上升 打开弹簧夹K2 (4)ab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1.A 2.A 3.B
4.B [H2S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故A错误;发生反应:2H2O22H2O+O2↑,浓硫酸可以干燥氧气,故B正确;铁片遇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故不能制取二氧化氮气体,故C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D错误。]
5.C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反应,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B错误;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气为固固加热的反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HCl为固液加热反应,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D错误。]
6.B [A项,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易带出水蒸气,所以浓硫酸应放在③中,错误;B项,先通H2以排出空气,加热前应先检验H2的纯度,正确;C项,若先停止通H2,空气中的氧气有可能重新将W氧化,应先停止加热,再关闭活塞K,错误;D项,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备,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