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0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复习目标] 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和整体结构。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本质。3.掌握元素的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的变化规律。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价层电子排布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周期:把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____________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的横行。(2)族:把不同横行中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从上而下排成的纵列。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1)原子结构与周期的关系原子的最大电子层数=周期序数。(2)原子结构与族的关系①主族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特点主族 ⅠA ⅡA ⅢA ⅣA排布特点主族 ⅤA ⅥA ⅦA排布特点②0族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He为1s2;其他为ns2np6。③过渡元素(镧系、锕系元素除外)的外围电子排布:(n-1)d1~10ns1~2。(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分区的关系①元素周期表分区②各区外围电子排布特点分区 外围电子排布s区 ns1~2p区 ns2np1~6(除He外)d区 (n-1)d1~9ns1~2(除钯外)ds区 (n-1)d10ns1~2f区 (n-2)f0~14(n-1)d0~2ns2(4)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__________,分界线右上方为________________。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能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又能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3.元素周期表应用(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2)寻找新材料1.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2.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ⅤA族,是p区元素( )3.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是s区元素( )4.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可能是ns2np2或ns2np4,短周期元素中分别为C、Si和O、S(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标出族序数、周期序数。(2)将主族元素前六周期的元素符号补充完整。(3)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位置。(4)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5)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6)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标出113号~117号元素的位置。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只能得电子,不能失电子B.原子半径:Ge>SiC.As可作半导体材料D.Po处于第六周期ⅥA族3.确定下列指定元素的原子序数(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 ⅡA族和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n,则m、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B是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A、B所在周期分别有m种和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则x、y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差的关系(1)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①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②长周期元素,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第四或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10,第六或七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4。(2)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①Ⅰ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8、8、18、18、32。② Ⅱ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③ ⅢA~Ⅶ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18、18、32、32。④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32。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 电离能、电负性1.元素周期律2.主族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项目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结构 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增加原子半径元素性质 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1→+7(O、F除外),负化合价=__________(H为-1价)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________(O、F除外)化合物性质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酸性________,碱性________ 酸性________,碱性________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电离能(1)含义第一电离能:某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________,符号:____,单位:__________。(2)规律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元素第一电离能呈________的趋势,其中ⅡA族、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②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________。③同种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3)应用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②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如果某元素的In+1 In,则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如钠元素的I2 I1,所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③判断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多电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级电离能逐渐增大,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电离能的变化出现突变时,电子层数就可能发生变化。4.电负性(1)含义用来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__________的能力。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________。(2)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____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元素未计)。(3)变化规律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____,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____。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______,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______,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4)应用5.定性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的一般方法金属性 ①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制取氢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②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 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1.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也越大( )2.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3.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其水溶液的酸性越强,还原性越弱( )4.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5.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一、微粒半径、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比较1.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用“>”或“<”填空):(1)Si________N________F。(2)Li________Na________K。(3)Na+________Mg2+________Al3+。(4)F-________Cl-________Br-。(5)Cl-________O2-________Na+。(6)H-________Li+________H+。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用“>”或“<”填空):(1)金属性:K________Na________Mg;非金属性:F________O________S。(2)碱性:Mg(OH)2________Ca(OH)2______KOH。(3)酸性:HClO4________H2SO4________HClO。(4)热稳定性:CH4________NH3________H2O。(5)还原性:HBr________HCl,I-________S2-。(6)氧化性:Fe3+________Cu2+________Fe2+。3.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B>CB.原子半径:C>B>AC.离子半径:A2->C->B2+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C>A>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半径大小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Mg2+>Al3+。可归纳为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表中位置)阴离子在阳离子前一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概括为“阴前阳下,序大径小”。二、“10e-”“18e-”微粒的应用4.A+、B+、C-、D、E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个粒子均有10个电子,已知:①A++C-===D+E↑;②B++C-===2D。回答下列问题:(1)C-的电子式是________。(2)分别写出A+和D反应、B+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A+、B+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电子微粒的判断方法(1)“10电子”微粒:(2)“18电子”微粒:三、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及应用5.13Al、15P、16S、17Cl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l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B.元素P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PH4C.第一电离能:I1(Al)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3PO46.(1)C、N、O、S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2)观察下面四种镧系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显示+3价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几种镧系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ol-1)元素 I1 I2 I3 I4Yb(镱) 604 1 217 4 494 5 014Lu(镥) 532 1 390 4 111 4 987La(镧) 538 1 067 1 850 5 419Ce(铈) 527 1 047 1 949 3 5477.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值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原子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通常形成共价键。下表是某些元素的电负性值:元素符号 Li Be B C O F Na Al Si P S Cl电负性值 1.0 1.5 2.0 2.5 3.5 4.0 0.9 1.5 1.8 2.1 2.5 3.0(1)通过分析电负性值的变化规律,确定Mg元素的电负性值的最小范围:________________。(2)请归纳元素的电负性和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测AlF3、AlCl3、AlBr3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AlF3__________________,Al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Br3________________。答题规范(3) 电离能规范答题的两个类型1.电离能与原子结构答题策略: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来判断。答题模板:A原子比B原子的半径大,且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原子的小,所以A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B, 故第一电离能A小于B。2.电离能与半充满、全充满答题策略: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时,比较稳定,难失电子。答题模板:A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处于半充满(全充满),比较稳定,难失电子,×××电离能大。1.请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相关知识解释,第一电离能:C小于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一电离能N大于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电离能:I2(Ti)=1 310 kJ·mol-1,I2(K)=3 051 kJ·mol-1。I2(T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22·江苏,3)工业上电解熔融Al2O3和冰晶石(Na3AlF6)的混合物可制得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大小:r(Al3+)B.电负性大小:χ(F)<χ(O)C.电离能大小:I1(O)D.碱性强弱:NaOH2.(2020·江苏,9)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C.原子半径r:r(Br)>r(Cl)>r(Mg)>r(N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n(Na)<n(Mg)<n(Cl)<n(Br)3.(2022·广东,7)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戊>乙B.非金属性:戊>丁>丙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4.(1)[2020·全国卷Ⅰ,35(2)]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I1(Li)> I1(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1(Be)> I1(B)> I1(L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1/(kJ·mol-1)Li 520 Be 900 B 801Na 496 Mg 738 Al 578(2)[2018·全国卷Ⅲ,35(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I1(Zn)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I1(Cu)。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6·全国卷Ⅱ,37(3)节选]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 958 kJ·mol-1,INi=1 753 kJ·mol-1,ICu>INi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6·全国卷Ⅲ,37(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________As,第一电离能Ga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As。5.(1)[2022·山东,16(1)]基态N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2)[2022·河北,17(1)(2)]①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②Cu与Zn相比,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差值更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2·全国甲卷,35(1)(2)]①基态F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a、b、c分别表示C、N、O和F的逐级电离能I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___(填标号),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___(填标号)。第30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考点一归纳整合1.(1)电子层数目 原子序数递增 (2)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递增2.(2)①ns1 ns2 ns2np1 ns2np2 ns2np3 ns2np4 ns2np5 (4)①铝、锗、锑、钋、 硼、硅、砷、碲、砹、②金属元素区 非金属元素区 ③金属性 非金属性易错辨析1.× 2.√ 3.× 4.√专项突破1.2.A3.(1)n=m+5、n=m+15、n=m+29(2)x+2、x+8、x+18、x+32(3)y=x+m或y=x+n(4)B考点二归纳整合1.原子序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相同 依次增加 相同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主族序数-8 主族序数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3.(1)最低能量 I1 kJ·mol-1 (2)①增大 ②变小4.(1)吸引电子 越大 (2)4.0 (3)①变大 变小 ②小于1.8 大于1.8易错辨析1.× 2.× 3.× 4.× 5.×专项突破1.(1)> > (2)< < (3)> > (4)< < (5)> > (6)> >2.(1)> > > > (2)< < (3)> > (4)< <(5)> < (6)> >3.B4.(1) (2)NH+H2O??NH3·H2O+H+ H3O++NH3===NH+H2O (3)CH4、HF(答案合理即可) (4)Na+、Mg2+、Al3+(答任意两个即可)解析 本题中五种粒子均有10个电子是解题的突破口。依据已有的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可知,10电子的粒子中,原子有Ne,阴离子有N3-、O2-、F-、OH-、NH,阳离子有Na+、Mg2+、Al3+、NH、H3O+,分子有CH4、NH3、H2O、HF。根据题意由①A++C-===D+E↑推知,A+为NH、C-为OH-、D为H2O、E为NH3,由②B++C-===2D推知,B+为H3O+,由此解题。5.D6.(1)N (2)镧7.(1)0.9~1.5(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3)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答题规范(3)规范精练1.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且核电荷数比氧的小,故碳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氧,第一电离能也小于氧2.(1)N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3,处于半充满,比较稳定,难失电子,第一电离能大 (2)K+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p6上的电子,Ti+失去的是4s1上的电子,相对较易失去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1.A [核外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半径大小为r(Al3+)2.A 3.C4.(1)Na与Li同主族,Na的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故第一电离能更小 Li、Be和B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由于基态Be原子的2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能量更低更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 (2)大于 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全充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3)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4s1电子 (4)大于 小于5.(1)3d84s2 第四周期第Ⅷ族 (2)①1∶2(或2∶1) ②Cu Cu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3d10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电子,Zn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2电子,3d10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其与4s1电子能量差值更大 (3)① ②图a 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依次升高的,但由于N元素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高 图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