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7讲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7讲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37讲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复习目标] 1.了解标准燃烧热的概念及能源利用的意义。2.了解中和反应反应热测量的方法。3.掌握盖斯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并能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考点一 反应热的测量 标准燃烧热 能源
1.中和反应反应热及其测量
(1)中和反应反应热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____时所放出的热量。
(2)测定原理
ΔH=- kJ·mol-1
C=VHCl·ρHCl+VNaOH·ρNaOH)×4.18 J·℃-1。
(3)装置如图
(4)实验步骤
①绝热装置组装→②量取一定体积酸、碱稀溶液→③测反应前酸、碱液温度→④混合酸、碱液测反应时最高温度→⑤重复2~3次实验→⑥求平均温度差(t终-t始)→⑦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ΔH。
思考
(1)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__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两组实验:①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②60 mL 0.50 mol·
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①②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准燃烧热
(1)标准燃烧热与热值的比较
标准燃烧热 热值
研究条件 101 kPa
含义 ______________的反应热 ____________的反应热
意义 衡量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2)对完全燃烧的理解
燃烧元素 C H S N
稳定产物及状态 CO2(g) H2O(l) SO2(g) N2(g)
3.燃料的选择 能源
(1)燃料的选择原则
(2)能源及利用
1.煤油是可再生能源(  )
2.H2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
3.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
4.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
5.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ΔH=2×(-57.3 kJ·mol-1)(  )
一、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
1.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等温条件下,试管中进行的中和反应,反应体系向空气中释放的热量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B.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时,需要快速的将两种溶液混合
C.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实验装置的隔热效果
D.不同的酸碱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释放的热量可能不相同
2.某化学实验小组用简易量热计(装置如图)测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采用50 mL 0.5 mol·
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稍过量的NaOH溶液是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B.仪器a的作用是搅拌,减小测量误差
C.NaOH溶液应迅速一次性倒入装有盐酸的内筒中
D.反应前测完盐酸温度的温度计应立即插入NaOH溶液中测量温度
二、标准燃烧热 能源利用
3.据某网报道,欧洲一集团公司拟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2H2O2H2↑+O2↑。有下列几种说法:①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②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③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氢气是一级能源。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4.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其常用单位为kJ·kg-1。已知下列物质的标准燃烧热(25 ℃、101 kPa):
燃料 H2 CO CH4 C8H18(辛烷)
标准燃烧热/(kJ·mol-1) -285.8 -283.0 -890.3 -5 518
据上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表示辛烷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的热值约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上表所列燃料的热值最大的是____(填化学式)。
考点二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无关。
2.意义
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应用
转化关系 反应热间的关系
aAB;AB ΔH1=__________
AB ΔH1=__________
ΔH=__________
1.(2022·北京丰台模拟)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2>0
B.1 mol S(g)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小于2 968 kJ
C.ΔH2=ΔH1-ΔH3
D.16 g S(s)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 484 kJ
2.已知(g)===(g)+H2(g)
ΔH1=100.3 kJ·mol-1①
H2(g)+I2(g)===2HI(g)
ΔH2=-11.0 kJ·mol-1②
对于反应:(g)+I2(g)===(g)+2HI(g)
ΔH3=________kJ·mol-1。
3.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肼来制备。用肼(N2H4)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
①N2(g)+2O2(g)===N2O4(g)
ΔH=10.7 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
ΔH=-543 kJ·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确定热化学方程式或ΔH
考点三 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1.根据反应物量的大小关系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①H2(g)+O2(g)===H2O(g) ΔH1
②2H2(g)+O2(g)===2H2O(g) ΔH2
反应②中H2的量更多,因此放热更多,|ΔH1|<|ΔH2|,但ΔH1<0,ΔH2<0,故ΔH1____ΔH2。
2.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③C(s)+O2(g)===CO(g) ΔH3
④C(s)+O2(g)===CO2(g) ΔH4
反应④中,C完全燃烧,放热更____,|ΔH3|<|ΔH4|,但ΔH3<0,ΔH4<0,故ΔH3____ΔH4。
3.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⑤S(g)+O2(g)===SO2(g) ΔH5
⑥S(s)+O2(g)===SO2(g) ΔH6
方法一:图像法,画出上述两反应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曲线。
由图像可知:|ΔH5|>|ΔH6|,但ΔH5<0,ΔH6<0,故ΔH5____ΔH6。
方法二:通过盖斯定律构造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由反应⑤-反应⑥可得S(g)===S(s) ΔH=ΔH5-ΔH6<0,故ΔH5____ΔH6。
4.根据特殊反应的焓变情况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⑦2Al(s)+O2(g)===Al2O3(s) ΔH7
⑧2Fe(s)+O2(g)===Fe2O3(s) ΔH8
由反应⑦-反应⑧可得2Al(s)+Fe2O3(s)===2Fe(s)+Al2O3(s) ΔH=ΔH7-ΔH8,已知铝热反应为________,故ΔH<0,ΔH7<ΔH8。
1.(2022·石家庄模拟)已知几种离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H++OH-===H2O(l) ΔH1;
②Ba2++SO===BaSO4(s) ΔH2;
③NH3·H2O+H+===NH+H2O(l) ΔH3;
④Ba2++2OH-+2H++SO===BaSO4(s)+2H2O ΔH4。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0,ΔH3<0
B.ΔH2<ΔH4
C.ΔH4<ΔH1+ΔH2
D.ΔH1>ΔH3
2.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3.对于反应a:C2H4(g)??C2H2(g)+H2(g),反应b:2CH4(g)??C2H4(g)+2H2(g),当升高温度时平衡都向右移动。①C(s)+2H2(g)===CH4(g) ΔH1;②2C(s)+H2(g)===C2H2(g) ΔH2;③2C(s)+2H2(g)===C2H4(g) ΔH3。则①②③中ΔH1、ΔH2、ΔH3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ΔH1>ΔH2>ΔH3
B.ΔH2>ΔH3>2ΔH1
C.ΔH2>2ΔH1>ΔH3
D.ΔH3>ΔH2>ΔH1
1.(2020·北京,12)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1 mol C(石墨,s)和1 mol CO分别在足量O2中燃烧,全部转化为CO2,前者放热多
C.C(石墨,s)+CO2(g)===2CO(g) ΔH=ΔH1-ΔH2
D.化学反应的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2.(2022·浙江1月选考,18)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2ΔH1≈ΔH2,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
B.ΔH2<ΔH3,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
C.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
D.ΔH3-ΔH1<0,ΔH4-ΔH3>0,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
3.[2020·全国卷Ⅰ,28(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SO2(g)+O2(g)SO3(g)
ΔH=-98 kJ·mol-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2·广东,19(1)②]Cr2O3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部分反应历程如图,X(g)→Y(g)过程的焓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5.[2021·江苏,18(2)]甲烷是重要的资源,通过下列过程可实现由甲烷到氢气的转化。
(2)CH4与CO2重整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CH4(g)+CO2(g)===2CO(g)+2H2(g) ΔH=246.5 kJ·mol-1
反应Ⅱ:H2(g)+CO2(g)===CO(g)+H2O(g) ΔH=41.2 kJ·mol-1
反应Ⅲ:2CO(g)===CO2(g)+C(s) ΔH=-172.5 kJ·mol-1
①在CH4与CO2重整体系中通入适量H2O(g),可减少C(s)的生成,反应3CH4(g)+CO2(g)+2H2O(g)===4CO(g)+8H2(g)的ΔH=________。
②1.01×105 Pa下,将n起始(CO2)∶n起始(CH4)=1∶1的混合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重整体系中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1所示。800 ℃下CO2平衡转化率远大于600 ℃下CO2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7讲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考点一
归纳整合
1.(1)1 mol H2O(l)
思考 (1)偏低 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在反应过程中,分子会继续电离,而电离是吸热的过程 (2)不相等 相等 中和反应反应热是以生成1 mol液态水为标准的,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
2.(1)1 mol物质完全燃烧 1 g物质完全燃烧
3.(1)保护环境 热值大小 稳定性、来源、价格、运输 (2)煤 石油 天然气 不可再生 可再生
易错辨析
1.× 2.× 3.√ 4.√ 5.×
专项突破
1.A 2.D 3.C
4.(1)C8H18(l)+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 (2) 5.56×104 kJ·kg-1 (3)H2
解析 (2)由于CH4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其热值约为×103 g·kg-1≈
5.56×104 kJ·kg-1。
(3)H2、CO、C8H18的热值分别为×103 g·kg-1≈1.43×105 kJ·kg-1、×103 g·
kg-1≈1.01×104 kJ·kg-1、×103 g·kg-1≈4.84×104 kJ·kg-1,所以热值最大的是氢气。
考点二
归纳整合
1.始态和终态 反应的途径
3.aΔH2 -ΔH2 ΔH1+ΔH2
专项突破
1.B
2.89.3
3.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96.7 kJ·mol-1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2×②-①得:
2N2H4(g)+N2O4(g)===3N2(g)+4H2O(g)
ΔH=2×(-543 kJ·mol-1)-(+10.7 kJ·mol-1)=-1 096.7 kJ·mol-1。
考点三
归纳整合
1.>
2.多 >
3.< <
4.放热反应
专项突破
1.C 2.B
3.B [对于反应a、b,升高温度平衡都向右移动,故二者均为吸热反应,ΔHa>0、ΔHb>0。由盖斯定律知反应a=反应②-反应③,ΔHa=ΔH2-ΔH3>0,推知ΔH2>ΔH3;反应b=反应③-2×反应①,故ΔHb=ΔH3-2ΔH1>0,推知ΔH3>2ΔH1。]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1.C
2.A [2ΔH1≈ΔH2,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但不能是存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碳碳双键,故A错误;ΔH2<ΔH3,即单双键交替的物质能量低,更稳定,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故B正确;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故C正确;ΔH3-ΔH1<0,ΔH4-ΔH3>0,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故D正确。]
3.2V2O5(s)+2SO2(g)===2VOSO4(s)+V2O4(s)
ΔH=-351 kJ·mol-1
解析 据图写出热化学方程式:①V2O4(s)+2SO3(g)===2VOSO4(s) ΔH1=-399 kJ·mol-1;②V2O4(s)+SO3(g)===V2O5(s)+SO2(g) ΔH2=-2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可得:2V2O5(s)+2SO2(g)===2VOSO4(s)+V2O4(s)
ΔH=ΔH1-2ΔH2=(-399 kJ·mol-1)-(-24 kJ·mol-1)×2=-351 kJ·mol-1。
4.(E1-E2)+ΔH+(E3-E4)
解析 设反应过程中第一步的产物为M,第二步的产物为N,则X→M的ΔH1=E1-E2,M→N的ΔH2=ΔH,N→Y的ΔH3=E3-E4,根据盖斯定律可知,X(g)→Y(g)的焓变为ΔH1+ΔH2+ΔH3=(E1-E2)+ΔH+(E3-E4)。
5.(2)①657.1 kJ·mol-1 ②反应Ⅰ和反应Ⅱ的ΔH>0,高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大(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大),CO2的消耗量大,反应Ⅲ的ΔH<0,高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小(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小),CO2的生成量小 
解析 (2)①依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Ⅰ×3-反应Ⅱ×2即得到反应3CH4(g)+CO2(g)+2H2O(g)===4CO(g)+8H2(g) ΔH=657.1 kJ·mol-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