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课件( 24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课件( 24张)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章 国土开发
与保护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D
L
Y
J
课堂导入
思考
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靠近首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靠近海港;国家政策支持。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更囊括了河北省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和河南省的安阳。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教学目标
知道京津冀地区的地理背景。
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的优势条件和主要问题,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重点、难点)
理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意义,培养区域认知素养。(难点)
D
L
Y
J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图
114°
119°
42°
36°
39°
结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图”描述京津冀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思考
京津冀地区位于北纬6°05′~42°40′,东经113°27′~119°50′。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河北省下辖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张家口、承德、秦皇岛、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11 个地级市。
D
L
Y
J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结合资料,比较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及京津冀城市群。
思考
资料 京津冀地区土地面积约21.9 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3%;2016年年末人口约为1.12亿,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8.1%;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56万亿元,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0.2%。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地。
长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最多,生产总值最大,百强城市数量最多;珠三角城市群面积最小,常住人口最少;京津冀城市群面积最大,常住人口较多。
D
L
Y
J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在右图指出京津冀地区主要地形区、所属气候类型及主要河流。
思考
燕山山脉
太行山脉
华北平原
海河
潮白河
永定河
大清河
子牙河
北运河
南运河
西侧是太行山脉,北侧是燕山山脉,东临渤海,南接河南省和山东省。京津冀地区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400~800毫米。降水多集中于夏季;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
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和北运河为该区域的核心水系。湖泊主要有白洋淀。白洋淀由100多个湖泊组成。
D
L
Y
J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结合右图描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及超采区的空间分布;指出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
指出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位回升的原因。
思考
集中分布在京津冀地区东部、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京津冀地区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其地面沉降面积约占整个华北平原沉降区面积的90%)。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平均每年向京津冀豫调水95亿立方米,其中向京津冀地区调水量为 57 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大大减轻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超采的情况。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情况
D
L
Y
J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
形成四大海港
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
打造四大空港
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
实现8大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张家口、承德、保定、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
D
L
Y
J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结合左图简述京津冀地区人口和产业分布的关系。
思考
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衡。北京和天津人口密度大,产业分布相对密集,而河北省人口密度相对小,产业分布相对稀疏。京津冀地区许多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有效协调。
据图描述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分析白洋淀水质差的自然原因。
请你提出雄安新区建设中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三项措施。
思考
京津冀地区
案例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被称为“北国江南”。目前最大水深仅为3米,水质为劣Ⅴ类,环境质量需求迫切。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参考答案
(1)京津冀地区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东临渤海;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连接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位于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湖泊水量较少;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水体流动性差,水循环更新周期长,自净能力弱;入湖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于湖底,使湖泊容积减小。
(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污染企业(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全流域水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环境法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大监督力度)。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交通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
生态环保一体化
阅读教材概括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简述实施“产业一体化”北京、天津、河北的主要职责。
指出京津冀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交通一体化
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市
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市
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
“1小时”通勤圈
京津保唐
“1小时交通圈”
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
1.5小时通达
建成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
5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乘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
客运联程联运
主要城市之间实现
交通“一卡通”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产业一体化
有效进行产业整合
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把北京市和天津市市区内部以及周边的
产业进行转移、扩散和优化升级
北京地区
加快自身产业的扩散和升级
天津地区
加快老城区产业的转移扩散与转型
河北地区
完成对京津转移产业的承接
结合自身特色进行提升
挖掘京津转移产业的潜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生态环保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生态环保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生态环保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生态环保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短缺。三地要协同发展必须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淡水资源、耕地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等应优先共享,统一规划、利用及保护。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京津冀生态系统承载力。
即学即练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成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如图所示),统筹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我国亦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据此回答1~3题。
1.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智力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销售市场广阔 ②加工成本低 ③科技水平发达 ④国家政策倾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
成立,大力促进该产业的(  )
A.市场拓展 B.产量提高
C.技术创新 D.空间集聚
3.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
京津加强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
A.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B.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C.拓展劳动力就业途径 D.加强区域内外联系
即学即练
浦东新区、雄安新区等国家级新区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的综合功能区,其选址有与老城区相邻和不相邻两种模式。上图为某新区与老城区的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新区发展重点吸引(  )
A.农村剩余劳动力 B.高素质劳动力
C.老城区失业人员 D.新区失地农民
2.两种模式比较,该新区选址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质量优越 B.依托老城区发展
C.地价水平较低 D.减小老城区干扰
即学即练
读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主要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主要城市)相关资料,完成1~3题。
1.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密度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经济
密度低的原因可能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科技水平低
C.区域面积较大 D.核心城市经济中心地位下降
2.根据图2可推断京津冀发展过程中(  )
A.北京对城市群内部人口吸引力较上海小
B.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C.城市间产业分工合理
D.存在生态与雾霾危机
3.下列属于加快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措施是(  )
①完善城市等级体系 ②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加快城际交通的建设 ④促进产业向核心城市集聚
⑤建立生态环境整治补偿机制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即学即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首都功能指那些与首都功能发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律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先导作用。
材料二 北京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根本原因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原则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而河北省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存在经济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问题。
(1)列举三项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
(2)根据“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的疏解原则,简述北京对于不同企业、产业所采取的疏解措施。
(3)阐释河北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给河北省带来的积极影响。
即学即练
参考答案
(1)政治、文化、(国际)交流(交往)、科技创新。
(2)禁止新建、扩建不适宜首都功能发展的企业;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原有企业;对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等一般制造企业实施整体转移;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端产业实施升级、调整。
(3)抓住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形成经济新增长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贫困地区发展,脱贫致富。
课堂小结
京津冀
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交通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
生态环保一体化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背景
人文地理背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