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专题备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专题备考

资源简介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备考
目录:
1 中国共产党 6 建设美丽中国
2 改革开放 7 中国梦
3 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 8 人口问题
4 创新 9 发展理念
5 教育、文化 10 经济建设
澄清:
1.基本国策: ①对外开放基本国策、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③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发展战略: 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②可持续发展战略、③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城协调发展战略。
3、凡是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文件、领导人的言行都是正确的 ,具有重大意义
4、已经、发达、强国、最、消除差距一般是错误的,排除掉
5、中心有两个: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心工作。其他叙述为中心的是错误的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是一个大国,但不是一个强国。目标是强国。我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变),中国仍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没变)
7、特别提示:要分析材料、要结合材料(或结合国情),否则会丢分
(1)材料分析:采用答题形式如:材料说明了……(对材料概括或简单的抄材料)
由此可见……(接到下一个问题) (答下一个问题)
(2)、结合国情: (国情又叫现状)
①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人口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③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小、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④环境国情: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⑤科技国情: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就)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认识中国的科技水平)
⑥教育国情:(九上23)
三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是什么(什么是、含义、内涵、表现、内容、特点、说明了)
为什么(为什么、意义、原因、重要性、作用、理由、必要性、优越性)
(多采用“有利于”这种答题格式)
怎么样(怎么样、如何、建议、倡议、献计献策、出谋划策、做法、警示、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
1、1921—202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2、(1)两个一百年目标:
①2021年,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2049年,建国一百年,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的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理想 奋斗目标 中国梦)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6、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7、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8、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10、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1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八下p4 ①--④)
12、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九上p3 ①--③)
13、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八下p4)
二、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意义)(我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③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④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⑤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3、为什么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九上p9)
4、在改革开放方面,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宣传: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
做(不做):响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做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事
劝阻:对破坏改革开放的现象进行劝阻
举报:对破坏改革开放的现象向有关部门举报
5、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乡村振兴战略 (共同富裕)(共享)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3、共享
(1)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九上p11)
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九上p11)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①有利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利于改变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促进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有利于逐步缩小发展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的成果,实现中国梦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⑤有利于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准扶贫等。
5、“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
(1)目标: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2)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3)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充分——农村发展的不充分
6、十九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建设美丽乡村,请你提出建议: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兴旺
②保护好青山绿水,努力建设美丽田园——生态宜居
加强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乡风文明
加强乡村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治理有效
继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农民实现经济宽裕、生活便利、共同富裕——生活富裕
四、创新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九上p15)
2、什么是创新(九上p15)
3、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九上p16)
4、创新的意义(为什么要重视创新)(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九上p17)
5、创新对个人要什么意义(九上p16)
6、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九上p18)
7、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九上p19)
8、标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9、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九上p21)
10、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九上p24)
企业为什么要重视创新(九上p25)
12、创新精神的表现(九上p26)
13、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九上p27)
14、创新的意义: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⑥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⑦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15、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计献策。
国家(政府):①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实力。③加大科技投入,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④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教育工作者。⑤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培养技术人才等。
社会: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创新的重要性;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奖励机制,支持和鼓励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研究等。
公民:(作为中学生,为创建创新性国家能做点什么?)
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认真履行九年义务教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③注重开发自己的潜能,转变学习方式 ④多看科技书籍,多看科技节目
勤于动脑、乐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⑥敢于创新,多进行科技创新实践
16、科技方面能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毫不动摇地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实行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④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17、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③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④发展科技和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18、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议、取得成绩的原因)
国家
①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重奖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
③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大投入。
④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⑤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成果。
青少年: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③极参加各种创新活动。
19、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①教育是传递、积累和借鉴前人的科学技术成果,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②教育是使科学转化为技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五、教育、文化
1、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九上p23)
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九上p22)
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意义是:①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②有利于促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③有利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竞争力;④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⑤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
3、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形成 (九上p59)
(2)中华文化的内容 (九上p59)
(3)中华文化的特点 (九上p59)
(4)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九上p59)
(5)中华文化的价值、作用、重要性(九上p61)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九上p6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九上p60)
5、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含义(九上p61)
(2)文化自信的意义(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九上p61)
(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九上p62)
6、传统美德
(1)传统美德的特点(九上p63)
(2)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九上p63)
(3)传统美德的意义(九上p62)
(4)怎样弘扬传统美德(九上p65)
7、民族精神 (工匠精神、航天精神、都是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内涵(九上p67)
(2)民族精神意义(九上p67)
(3)民族精神的特点(九上p68)
(4)民族精神的作用(九上p69)
(5)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九上p69)
(6)如何认识爱国主义(九上p67)
(7)爱国主义的本质 (九上p67)
(8) 中国精神(九上p114)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九上p7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九上p71)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九上p70)
(4)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九上p72)
9、文化、教育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毫不动摇地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我国实行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④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⑤各族人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教育。
10、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②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铸牢文化自信
11、文化自信的意义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家风
(1)什么是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发挥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2)传承家风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有利于家庭和睦、下一代健康成长
③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 ④有利于传承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美德
⑤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
写出你的家风、家训
勤俭持家 ②按时作息 ③保持整洁 ④和睦相处
⑤热爱祖国、有感恩之心 ⑥尊老爱幼、孝亲敬长
1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我建设文化强国奠定思想基础;
有利于传承中华美德,,凝聚民族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4、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③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名族品格,坚定的名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懈力量之源。
(2)我们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②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3)青少年怎样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①在物质消费方面,艰苦朴素,不奢侈浪费。
学习生活方面,刻苦钻研,知难而进,勇于创新。
理想培养方面,甘于奉献,自强不息
(4)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2025 》目标:制造强国。
A、工匠精神(中国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B、中国制造取得的成绩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②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③有利于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④有利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C、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我们应该怎么做?
国家:①继续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②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的产品。
公民: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②认真履行九年义务教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③注重开发自己的潜能 ④多看科技书籍,多看科技节目
⑤勤于动脑、乐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⑥要敢于创新,多进行科技创新实践
六、建设美丽中国
1、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九上p77)
2、我国资源
(1)我国资源的地位 (九上p78)
(2)我国资源的现状 (九上p78)
(3)造成我国资源问题的原因(九上p78)
(4) 资源现状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九上p78)
(5)为什么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九上p78)
3、我国环境
(1) 我国环境的现状(环境形势)(九上p79)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九上p79)
(3)环境恶化的影响(危害)(九上p79)
(4)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九上p79)
4、我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九上p80)
5、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九上p80)
6、人与自然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九上p81)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家: (九上p83)
个人:(九上p84)
7、绿色
(1)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意义)(九上p84)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九上p85)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的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4)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节能、环保、低碳、文明。
8、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九上p85)
9、发展理念:①绿色发展理念;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③可持续发展理念。
10、怎样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九上p87)
11、“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12、低碳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就必须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请你从国家和个人角度提出建议。
国家: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加强立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用法律加以规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个人:①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提高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②从我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出行,植树造林,选择节能家电。③敢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13、美丽中国
(1)绿色发展的意义:①有利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②有利于构建美丽家园、和谐社会。③有利于贯彻落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利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⑤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青少年能为绿色发展作出哪些贡献
答案:①树立为绿色发展作贡献的意识。②大力宣传绿色发展的重要性。③践行: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攀折花草树木;节约纸张;一水多用;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多步行等。④监督一切不利于绿色发展的言行,让他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呼吁他们早日加入我们庞大的绿色发展的队伍中来。
(3)守护碧水蓝天,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制定和完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政府:加强执法与监管的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环保防治的资金投入,积极落实国家的各项节能减排的措施。
社会:加大环保和节约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
企业:要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研究、开发节能环保的新型产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要树立法制观念,减少燃煤使用,注意工地扬尘等。
个人:学习宣传节能环保知识,节约水、电、粮食等,绿色购物、低碳出行等。
(4)建设美丽中国,你能做些什么
答案: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如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不攀折花草树木,节约纸张,一水多用,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物品,低碳出行;能够制止一些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等。
(5)说说我国坚持“两山”理念的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②有利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③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④有利于绿色惠民、绿色富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⑤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缓解资源能源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14、生态文明
相关:①生态文明涉及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②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
(1)、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实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有利于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④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⑤利于很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 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宁夏(美丽中国),国家应该怎么做、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国家: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们中学生应该:
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
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③节约资源,用淘米水浇花,随手关灯,电视不看时切断电源
过低碳生活,上学骑自行车,不骑电动车
⑤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⑥ 发现他人有破坏环境现象,制止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3)、资源、环境形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①、资源的严峻形势:人均占有量小、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②、环境形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③ 请你为治霾(保护环境)提出建议:
a国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b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c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4)怎样处理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
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把发展经济摆在中心地位;
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建和谐社会,使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协调发展。
(5)、美丽之一:塞罕坝:过去: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现在: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兽的天堂
(A)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塞罕坝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C)学习塞罕坝人什么精神: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环境变好的原因:
①国家制定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加强了执法力度
政府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加大了监督力度
企业依法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创新
④公民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从小事、从身边的事做起
(7)垃圾分类:我面近年倡导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是因有些人垃圾分类知识十分匮乏,不清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别。二是很多人在意识上对垃圾不分类产生的危害和对垃圾循环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是在垃圾清运环节,清运者的不负责任影响了人类的积极性。人们经常能看到清运者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混倒进运输车。
(1)垃圾不分类会产生哪些危害?
(2)针对一些人垃圾分类知识匮乏的现状,请你提出两点办法和解决措施
(3)为对解决清运环节中的垃圾混倒问题,你有什么好建议?
答案提示:(1)垃圾不分类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并最终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2)政府要加大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公民要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等。
(3)加强对清运垃圾分类的管理,做得好的要奖励 做得不好的要惩罚。要提高清运者垃圾分类的意识等
七、中国梦
1、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九上p106)
4、中国梦为什么能够实现 (九上p112)
5、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九上p113)
6、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原因 (九上p115)
7、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哪些方面 (九上p116)
8、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九上p117)
9、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个人理想与共同的理想关系:
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是分不开的,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个人理想的实现要融入到实现共同理想的奋斗中去。共同理想的实现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11、为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②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树立远大理想。 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关注祖国的建设与发展。 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⑦遵纪守法等。
八、人口问题
1、制定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全面三孩——是我国人口改革,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
2、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③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制定这项政策的依据:①当前,我国青壮年的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
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九、 发展理念
1、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请你发出绿色倡议:
①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少开私家车,多步行或乘坐公交车;②从小事做起,少用一次性物品,垃圾分类投放;③积极行使监督权,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3、制定五大发展理念的理由(原因、意义):
(1)创新。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②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目前,我国科技总体比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④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2)协调。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②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能推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③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3)绿色。①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②有利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开放。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②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③我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
(5)共享。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共享建设成果。
十、经济建设
1、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国家(宁夏)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或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2)、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毫不动摇地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我国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⑤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⑥我国实行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
⑦我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1)为什么要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①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还都不发达
②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是在实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2)我们中学生在厉行节俭方面,应该怎么做?
①宣传:积极宣传勤俭节约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
②做: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上我们要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不浪费一粒粮食
③劝阻:发现他人浪费我们要去制止
④举报:发现浪费现象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