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读题、析题、答题——非选择题“三部曲” 课件(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历史与社会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读题、析题、答题——非选择题“三部曲” 课件(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非选择题解题“三部曲”
读题、析题、答题
读题
了解能力
析题
理解能力
答题
应用能力
你知道《道德与法治》中考非选择题会用哪些背景材料吗?
时政新闻
社会热点
历史典故
党史
校园生活
本地新闻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学业水平测试(中考)的规定:
命题内容和范围:要从整体上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主题的结构性和关联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真实生活中选择情境,避免从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
情境的创设: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复杂性等,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以致用。情境素材选取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的描述和展开要符合生活常识。情境呈现方式多样,充分利用文字、数据、图片等表达形式。
第一部分 读题——呈现的材料形式
你知道《道德与法治》中考非选择题有哪些形式的题目吗?
漫画材料
图表材料
文字材料
宁波市中考常见题型欣赏——2020年
宁波市中考常见题型欣赏——2021年
宁波市中考常见题型欣赏——2022年
你知道陕西省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中非选择题有什么特点吗?
第一部分 读题——呈现的内容主题
(2020陕西)2019年,我们收获满满;2020年,我们迎接挑战。小秦和同学们以“致敬·奋斗”为主题,制作了一期展板。下面是其中的四个板块,请你一起阅读学习。
16.【致敬英雄的人民】
17.【致敬亲爱的祖国】
18.【致敬伟大的时代】
19.【致敬多彩的青春】
(2021陕西)
16. 学史明理
【学党史故事】
【明发展道理】
17. 学史增信
【学党史故事】
【增必胜信心】
18. 学史崇德
【学党史故事】
【崇传统美德】
19.学史力行【学党史故事】
【行使命担当】
(2022陕西)“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这是中国青年的铮铮誓言。围绕这一誓言,小秦所在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下面是其中的四个部分,请你参与。
16.做有理想的接班人
【坚定理想信念】
【彰显青春气概】
17.做有本领的建设者
【落实学习要求】
【培养理性精神】
【学会健康生活】
18.做有担当的青少年
【在学校中担责】
【在社会中担责】
19.我把青春献给党
【感受党的温暖】
【立下我的誓言】
1.观察有无专有名词,如“发展战略”“治国方略”、“基本国策”、“百年目标”、“中国梦”、“核心价值观”、“发展理念”、“发展思想”、“根本政治制度”、“主导力量”等。
第一部分 读题——圈画关键词
2.注意设问中“哪一”、“哪些”、“分别”、“依次”、“共同”等关键词。“哪一”不可多答,“哪些”至少2个知识点,“分别”、“依次”必须按顺序回答;“共同”必须几个材料都含有此知识点。
3.客观性试题,如“侵犯什么权利﹖体现全国人大哪些职权﹖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等,问什么答什么,不能多答,否则要扣分。
4.注意设问中的“结合材料”“根据图1”等类似指向性的关键词
5.图表类的题目
一读表格、漫画、图片的标题
二读表格的内容,横看、竖看,特别要关注数据的变化
(漫画、图片中的文字,看清所有人物和文字,理解寓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读“注”或“相关链接”
参考答案:耕地总量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多地少,粮食保障有隐患等。
2022年宁波中考
1.我们要分析题目涉及哪些知识点(考什么)
2.我们要分析设问的类别(怎么考)
第二部分 析题
考查宪法中有关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等规定
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的关系
考查我国取得的成就
考查我国的历史方位、党的领导
(陕西2021年中考)
所有非选择题的设问最终都可归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大类(或它们的组合)。解答非选择题,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判断设问的类别,进行问题转换。问题转换可帮助我们明确问题到底是在问什么,是问事实,还是原因,还是措施等等。
是什么?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做?
宁波2020年中考
【例题】材料:中学生小张受校外“大哥”的影响,经常旷课、抽烟、上网吧,父母对此不闻不问。后小张与“大哥”一起持刀抢劫时被抓,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设问:从自我防范角度谈谈上述案例对我们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有何警示作用 (5分)
是什么(结论)+怎么做
解题思路:材料在讲什么,我们能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这提醒我们要怎么做,如何通过加强自我防范来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法律、道德)
参考答案: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滑向犯罪的深渊。(结论,2分)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遵纪守法;加强修养,践行道德,抵制不良诱惑;谨慎交友,防微社渐,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等。(怎么做,3分)
第三部分:答题
1.科学严谨
回归考点,不能抛开课本知识自编一套,尤其注意专业术语不可随意更改。要用书面语言表达,切忌口语化表达。
例如:强国有我,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你将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格式规范
答题按顺序,不要漏答、错位。分值大的题目,要注意答题要点要全,角度要多、范围要广,序号化作答。
3.书写正确
字迹清楚,杜绝错别字
答题也就是组织语言、书写答案。
小试牛刀
(1) ①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时代
19.(1)财产权、隐私权。(2分)民法典保障公民权益,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1分)
(3)①学法:如学习民法典,了解主要内容,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②守法:如尊重法律,严格遵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觉抵制各种妨碍民法典实施的行为。
③用法:如学会运用民法典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3分)
(2)①“由党作出编纂民法典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②“在编纂过程中向全社会征求、收集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积极行使建议权;人民为中心思想;人民当家作主等
③“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等。
④“从党做出决定到公开征求意见,再到民法典通过”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科学立法。
19.(2022·陕西)我把青春献给党 【感受党的温暖】 2015年至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西考察,让我们一起回顾总书记在陕足迹的片段,重温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1)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运用所学知识,请分别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足迹一: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等。
足迹二: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等。
足迹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和8.9%,28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省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 上述材料充分印证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请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答出两点)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等。
【立下我的誓言】
(3) 请你将上面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听党话,跟党走。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③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寄语
祝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技巧,学的轻松、学的快乐,学有所成、学有所值!轻装上阵,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得心应手,取得佳绩!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