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部分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专题4.1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B),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B)。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B)。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B)。4.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A),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B)。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B),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B)。6.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A),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B),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C)。7.了解氢气的制法、可燃性和用途(B),知道煤的综合利用(A)。(河南增加)一、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及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如第1(D)、2(1)、3(2)、4(2)、5(2)、7题均考查了“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个条件;第6题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阐述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1.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013年]2.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2)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2014年]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①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017年]4.如下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019年]5. 某化学小组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⑴请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80℃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021年]6.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2013年]7.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1)写出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022年]二、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灭火的原理,如第8、9(3)、10(1)、12(1)、13(1)题考查了天然气、酒精的化学成分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第10(3)、11(3)、12(3)、13(3)、14、16要求掌握氢气燃烧、制取及其做燃料的优点;如第9(2)、10(2)、11(2)、12(2)题考查了灭火原理;第13(2)题考查了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做燃料需氧气量的变化;第15题考查了低碳的概念,需了解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3年]9.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0年]10.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2015年]11.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6年]12.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2018年]1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种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 (填“改大”“改小”或“不变”);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2019年]1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2020年]15.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哪种物质的较低量排放 [2020年]16.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力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021年]可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燃烧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2.了解灭火的方法: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了解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氧气的浓度: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4.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酒精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重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无毒,放热多,燃烧产物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是Zn+H2SO4=ZnSO4+H2↑等。5.掌握氢气、天然气(或沼气)、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0 CH4+2O2 CO2+2H2O 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1.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主要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较少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3.(2022·北京中考)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 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 B.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D.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4.(2022·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 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 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5.(2022·山东日照中考)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6.下列成语与对应的燃烧或灭火原理不相符的是A.钻木取火——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B.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C.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D.煽风点火——增大氧气含量7.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8.发生下列情况时,采用的灭火方法正确的是A.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时,应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B.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时,可用水灭火C. 油锅起火时,应立即倒掉油 D.图书起火时,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9.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A.倒人大量菜 B.倒掉油 C.加少量水 D.撒上沙子10.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11.“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主流。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近距离出行时,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 B.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C.大量实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D.推广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12.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① ② ③ ④ ⑤A.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13.(2020·无锡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 天然气 B. 石油 C. 氢气 D. 煤14.(2020·海南省)(3分)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15.(2021 桂林)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隔氧又降温 D.产生二氧化碳16.(2020·常州市)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 森林火灾时可开挖隔离带 B. 面粉厂禁止烟火的主要原因是防爆C. 油锅起火时直接用水浇灭 D. 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口鼻17.(2021 云南)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8.(2020·十堰市)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 冬天用煤取暖时开窗通风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 使用后的铁锅洗净、擦干放置 D. 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换气扇通风19.请从H、C、0、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0.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2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使火烧得更旺。22.干粉灭火器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家中煤气若泄漏,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23.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非常重要。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因素并举出实例加以论证。24.一列载有500t燃油的火车途径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25.小明选择“铁丝和氧气反应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研究。下表是他分别用相同规格、不同材质的铁丝和氧气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和燃烧情况说明。实验编号 氧气浓度 铁丝的材质 燃烧情况说明① 100% 纯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效果好② 90% 纯铁丝 没有纯氧中剧烈,火星较明显,效果较好③ 90% 钢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比纯铁丝燃烧有更大的爆鸣声,效果非常好(1)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和②表明:该实验的效果与 有关;(3)请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铁丝的粗细也会影响与氧气反应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26.夏天容易发生了火灾,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可燃物燃烧的知识。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的现象是蘸水棉花不燃烧,蘸酒精的燃烧。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下图所示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由此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实验证明氧气(或空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27.(2022·湖南湘西州中考)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的省油灯如图所示,省油灯用棉线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省油灯燃烧需满足哪些条件?(2)如不慎将燃着的油灯碰倒并导致桌面起火,你该如何处理?28.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按下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不同。(2)图2实验中,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3)物质燃烧需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可燃性,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红磷没有燃烧,是不是红磷不具有可燃性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29.(2020·长春市)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下图: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眀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4)图四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30.(2020·遵义市)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用下图探究燃烧条件。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步骤二:冷却至室温;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从燃烧条件分析,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31.(2020·金昌市)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C2.(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等、原料来源广。)3.① 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 2H2O+O2 ↑②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 2H2O2 2H2O+O2↑;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5. 2H2O2 2H2O+O2↑;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6.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或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7.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甲烷(或CH4) 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8.隔绝氧气(或空气) C2H5OH+3O22CO2+3H2O9.CH4+2O2 CO2+2H2O,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者火点以下 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原料来源广等。)10.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隔绝氧气(或空气) 2H2+ O2点燃 2H2O11.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无污染(或原料来源广或热值大等合理即可)12.CH4+2O2 CO2+2H2O 改大 来源广(或热值高、无污染等)。13.C 14.(1)二氧化碳 ( CO2)的较低量排放15.⑴ 2H2+O2 2H20 Zn+H2S04=ZnS04+H2↑1.A 2.C 3.B 4.D 5.D 6.C 7.C 8.A 9.A 10.C 11.C 12.C 13.C 14.D 15.C 16.C 17.A 18.D19. CH4 CH4+2O2 CO2+2H2O20.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煤粉与氧气(或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21.(1)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2)移走可燃物(3)充足的氧气22.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关闭煤气阀门(或开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等23.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如:木炭(或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等。或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等。如:煤粉在空气中燃烧比煤块更剧烈等。24.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5.(1)3Fe+2O2 Fe3O4 (2)氧气的浓度 (3)选择材质相同、粗细不同的铁丝,分别在相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比较燃烧的剧烈程度、火星情况及效果。(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26.(1)需要可燃物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火焰逐渐熄灭,说明氧气(或空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27.(1)有可燃物(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油的着火点;(2)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或用沙子盖灭。28.(1)着火点;(2)与氧气充分接触;(3)取少量红磷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若红磷燃烧并产生白烟,说明红磷具有可燃性。29.(1)③ (2)① (3)② (4)AB30.步骤一中,b 中红磷不燃烧;步骤三中,b 中红磷燃烧。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1. (1)天气炎热,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 (2)清除可燃物 (3)森林中禁止明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