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地球讲义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认识地球讲义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真实形状。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 的不规则球体。
2.最先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知识点二 地球有多大
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我们一般用三个数字来表示地球的大小,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 千米;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详见下图。
1.《地心游记》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讲的是科学探险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儿阿克塞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经过三个月的艰辛跋涉,进行科学探险的故事,故事中记述从一个神秘的火山口进人就可以到达地球中心!如果从地表直接进入地心,此次穿行距离约为(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6 371千米
D.5.1亿平方千米
知识点三 地球仪
1.地球仪的基本概况。
地球仪的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
表示方法: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国家和城市等事物的位置形状、名称等。
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① :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是地球的自转轴②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北极表示地球的最北端;与北极相对应的点是南极,表示地球的最南端。
2.纬线和纬度。
纬线的定义:
纬线的特点:①形状: (极点除外)。②指示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③长度: ;长度相等的纬线各有两条(赤道除外),分别位于赤道的南北两侧;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纬度的确定:纬线可以画无数条,人们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给每一条纬线都确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规定位于地球中间的纬线(赤道)的纬度是0度,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叫北纬,赤道以南叫南纬,为了便于书写,北纬用字母“N”表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极和北极分别是南纬90°(写作90°S)和北纬90°(写作90°N)。
南北半球和高、中、低纬度
①南北半球的划分。以 为界,赤道以北为 ,赤道以南为 。也就是北纬在 半球,南纬在 半球。(如下图所示)
②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经线和经度。
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表面,连接 ,叫经线。经线也有无数条。
经线的特点:①形状:每一条经线都是 的(弧形)。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②指示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③长度:所有的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经度的确定: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也叫 ,从0度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向东的从0度至180度叫 ,向西的从0度至180度叫 。为了书写方便,东经用字母“E”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
东西半球的划分:
①国际上习惯用 和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这条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中通过,(20°W经过大西洋,160°E经过太平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②东西半球的确定: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即 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即 是西半球;从分界线上看,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而160°W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
4.经纬网。
定义: 。
经纬网的作用:
(1)定位:地球表面任何.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根据经度和纬度的交点来确定地球表面的地理位置,其格式为:某点A(X°N或X°S,X°E或X°W)
(2)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中,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不管经线怎样弯曲,都是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不管纬线怎么弯曲,都是正东、正西的关系。
(3)其他: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及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知识点四 地球的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