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模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06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识精算讲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计算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 配平的基本方法(1)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离子)个数相等;(2) 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3) 电荷守恒:反应前后各带电微粒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模拟题精练1.(2023·广东广州·校联考二模)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g)通过灼热铁粉:B.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C.氢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D.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2.(2023·全国·模拟预测)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用白醋除铁锈:Fe2O3 xH2O+6H+=2Fe3++(3+x)H2OB.向稀硝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2H++S2O=S↓+SO2↑+H2OC.用惰性电极电解AlCl3溶液:2Cl-+2H2O2OH-+H2↑+Cl2↑D.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Fe2++2HCO=FeCO3↓+CO2↑+H2O3.(2023·全国·模拟预测)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实验室配制的亚铁盐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B.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H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D.用做碘量法实验时,溶液pH不可太低,否则溶液变浑浊:4.(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高铁酸钾()具有杀菌消毒及净水作用,某实验小组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消毒能力相当于1.5mol HClOB.氧化反应:C.同温度时高铁酸钠溶解度大于高铁酸钾D.提纯时,应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烧杯、酒精灯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计算(1)计算方法——得失电子守恒(2)适用范围①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有关计算;② 原电池、电解池中电极产物的有关计算; 2 章(3)解题步骤① 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② 氧化剂的物质的量 × 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数 = 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 每摩尔还原剂失电子数;③ 利用等式,求解相关未知量。真题及模拟题精练5.(2022·北京·高考真题)某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N2O4“固定”,实现了NO2与N2O4分离并制备HNO3,如图所示:已知:2NO2(g)N2O4(g)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N2O4的固定B.N2O4被固定后,平衡正移,有利于NO2的去除C.制备HNO3的原理为:2N2O4+O2+2H2O=4HNO3D.每制备0.4molHNO3,转移电子数约为6.(2022·江苏·高考真题)用尿素水解生成的催化还原,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B.上述反应平衡常数C.上述反应中消耗,转移电子的数目为D.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7.(2022·湖南·高考真题)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和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中发生氧化反应B.a和b中转移的数目相等C.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D.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8.(2021·北京·高考真题)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CaS和Ca3P2等)制取乙炔时,常用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反应为:①CuSO4+H2S=CuS↓+H2SO4②11PH3+24CuSO4+12H2O=3H3PO4+24H2SO4+8Cu3P↓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CaS、Ca3P2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S+2H2O=Ca(OH)2+H2S↑、Ca3P2+6H2O=3Ca(OH)2+2PH3↑B.不能依据反应①比较硫酸与氢硫酸的酸性强弱C.反应②中每24 mol CuSO4氧化11 mol PH3D.用酸性KMnO4溶液验证乙炔还原性时,H2S、PH3有干扰9.(2021·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生22.4L(标准状况)时,反应中转移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制备漂白粉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的存在10.(2016·浙江·高考真题)已知氧化性Br2>Fe3+。向含溶质a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bmolCl2,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Fe2+>Br->Cl-B.当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C.当a=b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c(Fe3+):c(Br-):c(Cl-)=1:2:2D.当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4Br-+3Cl2=2Fe3++2Br2+6Cl-11.(2023·浙江宁波·统考二模)电极材料制备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0.1 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0.1B.还原产物为和COC.标准状况下,生成20.16L CO时,被还原的为0.1 mol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2.(2023·浙江嘉兴·统考二模)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硝酸钾B.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反应共转移1mol电子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D.电负性:O>N>C>K13.(2023·上海长宁·统考二模)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12.7g I2时,转移0.1mol电子 B.KI是还原产物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D.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14.(2023·浙江·二模)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和反应,生成 B.是氧化产物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生成,转移个电子15.(2023·上海松江·统考二模)工业上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是)为原料提取碲(第五周期VIA族),涉及反应:① 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元素的化合价是价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反应②中氧化剂是SO2,氧化产物是H2SO4D.每制备理论上共转移12mol电子16.(2023·河北沧州·统考一模)与砂糖混用为补血剂。合成工艺流程如下:已知:“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焙烧”时,空气和逆流可提高焙烧效率B.“焙烧”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C.“还原”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沉铁”时,与结合生成,促进了的电离17.(2023·浙江·校联考二模)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转移电子 B.是还原产物C.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2023·浙江台州·统考二模)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还原产物 B.发生反应,转移电子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19.(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实验室中利用固体KMnO4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与H均为氧化产物 B.实验中KMnO4只作氧化剂C.Mn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D.G与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0.25mol20.(2022·天津·高三统考专题练习)六氟锑酸钠( NaSbF6)可作为新型钠离子电池的离子导体。一种由锑白(主要含Sb2O3、Sb2S3和少量Sb2O5、Fe2O3、CuS等)合成六氟锑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Sb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性质与Al的类似,Sb2S3可溶于NaOH溶液;②NaSbO3·3H2O晶体难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碱浸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碱浸、还原”时,Sb2O3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若Na2S2O3与Sb2O5反应时的氧化产物为Na2SO4,则Na2S2O3与Sb2O5计量关系比为___________。(3)“转化”时控温约50℃的原因是___________。(4)“氟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此过程不选用玻璃仪器的原因是___________。(5)以六氟锑酸钠为离子导体的新型钠离子可充电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为Na +CnSbF6=NaSbF6+nC,则放电时,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1.D【详解】A.白醋中含醋酸,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项错误;B.向稀硝酸中滴加溶液,稀硝酸会将氧化成,B项错误;C.阴极生成的会与反应生成沉淀,C项错误;D.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得到沉淀,使得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与反应生成和,D项正确。故选D。2.D【详解】A.实验室配制的亚铁盐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A错误;B.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 ,B错误;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H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 ,C错误;D.用做碘量法实验时,溶液pH不可太低,否则溶液变浑浊:,D正确;故选D。3.D【详解】A.1mol次氯酸得2mol电子生成氯离子,得3mol电子转化为三价铁,故消毒能力相当于1.5mol HClO,A正确;B.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方程:,B正确;C.流程图中高铁酸钠加入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利用同温度时高铁酸钠溶解度大于高铁酸钾可生成高铁酸钾,C正确;D.提纯时需过滤,应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D错误;故选D。4.BD【分析】KMnO4固体受热分解生成K2MnO4、MnO2、O2,K2MnO4、MnO2均具有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Cl-被氧化为Cl2,K2MnO4、MnO2被还原为MnCl2,因此气体单质G为O2,气体单质H为Cl2。【详解】A.加热KMnO4固体的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至0被氧化,加热K2MnO4、MnO2与浓盐酸的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至0被氧化,因此O2和Cl2均为氧化产物,故A正确;B.KMnO4固体受热分解过程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部分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KMnO4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B错误;C.Mn元素在反应过程中物质及化合价变化为 ,Mn元素至少参加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每生成1mol O2转移4mol电子,每生成1mol Cl2转移2mol电子,若KMnO4转化为MnCl2过程中得到的电子全部是Cl-生成Cl2所失去的,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由2KMnO4~5Cl2可知,n(气体)max=0.25mol,但该气体中一定含有O2,因此最终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25mol,故D错误;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BD,故答案为:BD。试卷第1页,共3页5.D【详解】A.已知:2NO2(g)N2O4(g) 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2O4的浓度减小,不利于N2O4的固定,故A错误;B.N2O4被固定后,N2O4浓度减小,平衡正移,有利于NO2的去除,故B正确;C.被固定的四氧化二氮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制备HNO3的原理为:2N2O4+O2+2H2O=4HNO3,故C正确;D.由C化学方程式可知,4HNO3~4e-,每制备0.4molHNO3,转移电子数约为0.4×,故D错误。故选D。6.B【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即熵增的反应,反应△S>0,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平衡常数,故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每消耗4mol氨气,反应转移12mol电子,则反应中消耗1mol氨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mol×4××6.02×1023=3×6.02×1023,故C错误;D.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尿素水解生成的氨气过量,柴油机车辆排放的氨气对空气污染程度增大,故D错误;故选B。7.D【详解】A.由图示可知,过程I中NO转化为NO,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NO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由图示可知,过程I为NO在酶1的作用下转化为NO和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H++e-NO+H2O,生成1molNO,a过程转移1mole-,过程II为NO和NH在酶2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O和N2H4,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NH+3e-+2H+H2O+N2H4,消耗1molNO,b过程转移4mol e-,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B错误;C.由图示可知,过程II发生反应的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NH+3e-+2H+H2O+N2H4,n(NO):n(NH)=1:1,C错误;D.由图示可知,过程I的离子方程式为NO+2H++e-NO+H2O,过程II的离子方程式为NO+NH+3e-+2H+H2O+N2H4,过程III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N2↑+4H++4e-,则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NO+ NH= N2↑+2H2O,D正确;答案选D。8.C【详解】A.水解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根据水解原理结合乙炔中常混有H2S、PH3可知CaS的水解方程式为CaS+2H2O=Ca(OH)2+H2S↑;Ca3P2水解方程式为Ca3P2+6H2O=3Ca(OH)2+2PH3↑,A项正确;B.该反应能发生是因为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CuS生成,因此反应①不能说明H2S的酸性强于H2SO4,事实上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B项正确;C.反应②中Cu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1价,得到1个电子,P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5价,失去8个电子,则24molCuSO4完全反应时,可氧化PH3的物质的量是24mol÷8=3mol,C项错误;D.H2S、PH3均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所以会干扰KMnO4酸性溶液对乙炔性质的检验,D项正确;答案选C。9.A【详解】A.该反应中只有碘元素价态升高,由0价升高至KH(IO3)2中+5价,每个碘原子升高5价,即6I260e-,又因方程式中6I23Cl2,故3Cl260e-,即Cl220e-,所以产生22.4L (标准状况) Cl2即1mol Cl2时,反应中应转移20 mol e-,A错误;B.该反应中KClO3中氯元素价态降低,KClO3作氧化剂,I2中碘元素价态升高,I2作还原剂,由该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可知,11KClO36I2,故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B正确;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工业制漂白粉可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C正确;D.食盐中可先与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中的H+、I-发生归中反应生成I2,I2再与淀粉发生特征反应变为蓝色,故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的存在,D正确。故选A。10.C【分析】还原性Fe2+>Br-,首先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2Br-+Cl2=2Cl-+Br2,a mol的FeBr2溶液中含有a molFe2+、2a molBr-。【详解】A.氧化性越强,相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故离子的还原性强弱:Fe2+>Br->Cl-,故A正确;B.a mol Fe2+消耗0.5a mol Cl2,当a≥2b时,只有Fe2+被氯气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B正确;C.当a=b时,由2Fe2++Cl2=2Fe3++2Cl-可知,a mol Fe2+消耗0.5a molCl2,生成a molFe3+、a molCl-,由2Br-+Cl2=2Cl-+Br2可知,0.5a molCl2,消耗a molBr-,又生成a molCl-,溶液中剩余Br-为a mol,反应后的离子浓度:c(Fe3+):c(Br-):c(Cl-)=1:1:2,故C错误;D.a molFe2+消耗0.5a molCl2,2a molBr-消耗a molCl2,当3a≤2b时,Fe2+、Br-完全被氧化,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D正确,故选:C。11.B【详解】A.FePO4中Fe显+3价, Li2CO3中C显+4价,C6H12O6中C显0价,CO中C显+2价, LiFePO4中Fe显+2价,FePO4、Li2CO3为氧化剂,C6H12O6为还原剂,生成6molLiFePO4,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mol,因此生成0.1molLiFePO4,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故A错误;B.根据A选项,LiFePO4、CO为还原产物,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20.16LCO的物质的量为=0.9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被氧化的C6H12O6物质的量为0.1mol,故C错误;D.FePO4、Li2CO3为氧化剂,C6H12O6为还原剂,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故D错误;答案为B。12.D【详解】A.反应中,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该反应的氧化剂是S和,故A错误;B.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物质的量为0.1mol,则生成0.3molCO2,C元素由0价上升到+4价,转移1.2mol电子,故B错误;C.反应中,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C元素化合价上升,为氧化产物,和为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所以电负性:O>N>C>K,故D正确;故选D。13.C【详解】A.12.7g I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由方程式可知此时有mol=0.0125mol K2H3IO6被还原,转移0.0125mol×7= 0.0875mol电子,A错误;B.生成KI,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B错误;C.由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中,I元素化合价分别由+7价、-1价变化为0价,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C正确;D.K2H3IO6中I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4.A【分析】根据反应可知,为类卤素,类似于Cl2与反应,中S的化合价为+5,升高为+6价被氧化,为还原剂,为氧化产物,为氧化剂,为还原产物;【详解】A.根据氯气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可推知,可以和反应,生成,选项A正确;B.是还原产物,选项B错误;C.是还原剂,选项C错误;D.中S的化合价为+5,升高为+6价被氧化,生成,转移个电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A。15.D【详解】A.碲为第五周期VIA族,最低负化合价为价,根据化合价的正负化合价为0,中元素的化合价是价,A错误;B.已知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在反应中,为氧化剂,为还原剂,所以氧化性,所以氧化性:,B错误;C.根据化合价的升降,,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还原剂,为氧化产物,C错误;D.制备,反应①消耗,转移,反应②,转移,共转移,D正确;故选D。16.C【分析】在空气中焙烧生成氧化铁,氧化铁加入稀硫酸酸浸,得到硫酸铁溶液,加入还原,再加入碳酸氢铵沉铁,得到碳酸亚铁。【详解】A.“焙烧”时,空气和逆流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焙烧效率,选项A正确;B.“焙烧”过程中发生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其中氧气为氧化剂,二硫化亚铁为还原剂,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选项B正确;C.“还原”工序中,无S单质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C错误;D.“沉铁”时,与结合生成,使得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促进了的电离,选项D正确;故选C。17.A【详解】A.由反应可知2mol失6mol电子生成,则生成,转移电子,故A正确;B.H、O元素未发生价态变化,因此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C.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生成,作还原剂,故C错误;D.氧化产物为,还原产物为,由反应可知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D错误;故选:A。18.D【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四氟化二氮为反应的氧化剂、肼为还原产物,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水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产物,反应消耗1mol四氟化二氮,反应转移8mol电子。【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氟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则氟化氢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反应消耗1mol四氟化二氮,反应转移8mol电子,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还原剂水与氧化剂四氟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水是还原剂,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故D正确;故选D。19.D【详解】A.Fe与H2O(g)高温反应生成Fe3O4和H2,A错误;B.稀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Fe氧化成Fe3+,过量铁粉与Fe反应生成Fe2+,总反应产物应是Fe2+而不是Fe3+,B错误;C.Fe3+具有强氧化性,I-具有强还原性,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分别生成Fe2+和I2,C错误;D.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把Fe2+氧化成Fe3+,本身被还原生成Mn2+,D正确;故选D。20.(1)CuS、 Fe2O3(2) Sb2O3 +2OH- =2 +H2O 1:2(3)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H2O2易分解损失(4) NaSbO3·3H2O +6HF =NaSbF6 +6H2O 玻璃中的 SiO2会与HF反应而使玻璃腐蚀(5)CnSbF6+e-=nC +【分析】锑白主要含Sb2O3、Sb2S3和Sb2O5、Fe2O3、CuO;根据流程图,加入氢氧化钠、Na2S2O3,过滤出Fe2O3、CuS固体,得NaSbO2、Na2S、NaOH的混合液;加入CuSO4溶液除去Na2S,滤液中加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把NaSbO2氧化为NaSbO3·3H2O沉淀,NaSbO3·3H2O和氢氟酸反应生成NaSbF6。【详解】(1)由分析可知,“碱浸渣”的主要成分是CuS、 Fe2O3;(2)Sb2O3的性质与Al2O3类似,“碱浸、还原”时,Sb2O3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SbO2、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b2O3+2OH-=2SbO+H2O;Sb由+5价降低为+3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S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6,则氧化产物为S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a2S2O3与Sb2O5计量关系比为1∶2;(3)“转化”时过氧化氢把NaSbO2氧化为NaSbO3·3H2O,过氧化氢易分解,控温约50℃的原因是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H2O2易分解损失;(4)“氟化”中NaSbO3·3H2O和氢氟酸反应生成NaSbF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SbO3·3H2O+6HF=NaSbF6+6H2O;玻璃中的SiO2会与HF反应而使玻璃腐蚀,所以此过程不能选择玻璃仪器;(5)放电时石墨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nSbF6+e-=nC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