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11铝及其化合物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11铝及其化合物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11铝及其化合物
1.理清铝元素相关物质的性质
2.记忆铝与水反应方程式
3.解决铝的相关计算
4.记忆氢氧化铝与铝盐的相关性质
一、铝的性质和用途
模拟题演练
1.(2023·重庆·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在氮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B.根据铝热反应原理,与Fe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Al
C.用溶液经过两步反应制得
D.黄铁矿在空气中燃烧的含硫产物主要为
2.(2023·广东梅州·统考二模)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含铝粉和氢氧化钠的疏通剂疏通管道:
B.用氯化铁溶液蚀刻覆铜板:
C.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醋酸证明食盐中存在:
D.暖贴(主要成分:Fe粉、活性炭、水、食盐等)发热时,空气中氧气参与的反应为:
3.(2023·全国·模拟预测)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硅酸钠溶液中通入:
B.向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小段铝片: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的溶液:
D.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4.(2023·浙江·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极材料
B.溶液能腐蚀Cu,可制作印刷电路板
C.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可用作飞机外壳材料
D.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5.(2023·上海徐汇·统考二模)金属是现代工业非常重要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l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B.生铁含碳量高,熔点比纯铁低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D.铝热反应可以用来冶炼某些难熔的金属
6.(2023·上海崇明·统考一模)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冶炼锰、钒等金属,其原因与下列无关的是
A.铝还原性较强 B.铝能形成多种合金
C.锰、钒熔点高 D.反应放出大量热
7.(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NaOH溶液反应:
B.与NaOH溶液反应:
C.明矾净水原理:
D.与过量氨水反应:
8.(2023·四川成都·校联考二模)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生活现象 化学知识
A 铝箔常作为食品、药品的包装材料 铝是不活泼的金属且性质稳定
B 佩戴N95口罩能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N95口罩具有吸附、过滤等作用
C 手艺人将白砂糖制成造型奇特的“棉花糖” 白砂糖的主要成分蔗糖是高分子化合物
D 美国对中国进行计算机芯片技术封锁 计算机芯片主要成分是SiO2
A.A B.B C.C D.D
二、铝的氧化物
模拟题演练
9.(2023·浙江·二模)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溶于盐酸反应:
B.碳酸银溶于稀硝酸:
C.次氯酸溶液见光分解:
D.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10.(2023·全国·模拟预测)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陶瓷可作火箭腹部的隔热瓦,说明氧化铝熔点高
B.舱体表面的低密度烧蚀涂层中使用的苯基硅橡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飞船身上的“超薄皮肤”——铝合金蒙皮板的强度、硬度比金属铝小
D.空间站的能源为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阵,砷化镓属于半导体材料
11.(2023·山东·高三统考专题练习)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A.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B.CuO可代替做打印机墨粉
C.波尔多液可用于农作物杀菌 D.可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12.(2023·山东·高三统考专题练习)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 饱和溶液
B () 盐酸、NaOH溶液、
C () 无水
D 溴苯() NaOH溶液
A.A B.B C.C D.D
13.(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用过量的氨水除去
B.除去CO2中混有的H2S:通入CuSO4溶液除去
C.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CuO
D.除去NO中的NO2: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三、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1.氢氧化铝的性质
(1)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可起净水的作用,又能吸附色素。
(2) 典型两性物质,在水中双向电离,因而既可以与 (强) 酸反应又可以与 (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OH)3 +3H + === Al3+ +3H2O
Al(OH)3 +OH === AlO2- +2H2O
2.氢氧化铝的制备
氢氧化铝的制备通常采用铝盐和弱碱 (如氨水) 来制备,也可以采取偏铝酸盐与弱酸 (如碳酸) 来制备。
Al3+ +3NH3 ·H2O === Al(OH)3 ↓ +3NH4+
AlO2- +CO2 +2H2O === Al(OH)3 ↓ +HCO3-
模拟题演练
14.(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5.(2023·山东·高三统考专题练习)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之间具有对应关系的有几种?
①浓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
②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饮用水消毒
③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④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
⑤锌的金属活泼性比铁强,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锌块以减缓其腐蚀
A.2 B.3 C.4 D.5
16.(2022·陕西安康·统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B.电解溶液可以得到金属镁
C.向溶液中滴加次氯酸溶液可以制取
D.将通入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7.(2022·湖南永州·统考一模)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最适宜的试剂是
A.AlCl3、氨水、稀盐酸 B.Al2O3、氨水、稀盐酸
C.Al、NaOH溶液、稀盐酸 D.Al2(SO4)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18.(2022·河南焦作·焦作市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将足量X气体通入Y溶液中,装置如图所示,观察不到浑浊现象的是
选项 A B C D
X
Y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C
【详解】A.Mg在氮气中燃烧的产物是,A错误;
B.与Fe不反应,Al与反应可制得Fe,B错误;
C.第一步与NaOH反应制得悬浊液,第二步用悬浊液与含醛基的物质反应就能得到,C正确;
D.黄铁矿在空气中燃烧的含硫产物主要为,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A.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A正确;
B.铁离子和铜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故B错误 ;
C.碘酸根离子和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单质和水,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故C错误;
D.铁和氧气、氯化钠、水发生吸氧腐蚀,O2+4e-+2H2O=4OH-,而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若二氧化碳过量则发生反应:,A项错误;
B.Al与NaOH反应生成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的溶液,Fe2+和Br-分别被完全氧化为Fe3+和Br2,反应方程式为,C项错误;
D.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D项错误;
答案选B。
4.D
【详解】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性质稳定,可用作惰性电极材料,A不选;
B.FeCl3和Cu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即FeCl3溶液能腐蚀Cu,利用这一原理可制作印刷电路板,B不选;
C.硬铝中含Mg、S等合金元素,因其密度小、强度高且耐腐蚀,常用作飞机外壳材料,C不选;
D.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而常用作制冷剂,D选;
故选D。
5.C
【详解】A.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可保护铝进一步被氧化,故A正确;
B.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生铁属于铁碳合金,则生铁的熔点比纯铁低,故B正确;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原电池,因此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故C错误;
D.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常用来冶炼一些难熔金属,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6.B
【详解】A.铝热反应中Al作还原剂,Al的还原性比锰、钒等金属的强,因此可以将Mn、V等金属置换出来,A不符合题意;
B.铝能形成多种合金和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冶炼锰、钒等难熔金属无关,和铝本身的性质有关,B符合题意;
C.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冶炼熔点高的金属有利于使高熔点金属熔化并流出,得到较纯的产物,C不符合题意;
D.铝热剂为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出金属单质,放出大量热,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A.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氧化剂是水,故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错误;
B.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铝离子发生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悬浮物,起到净水作用,C正确;
D.一水合氨为弱碱,故氢氧化铝无法与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与过量氨水反应为:,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铝是活泼的金属,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因此铝箔常作为食品、药品的包装材料,故A错误;
B.N95口罩具有吸附、过滤等作用,因此佩戴N95口罩能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故B正确;
C.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为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晶体硅为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主要成分是Si,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D
【详解】A.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碳酸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亚硫酸钠与少量氯气反应生成硫酸钠、氯化钠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火箭腹部有高热量区,使用氧化铝陶瓷作隔热瓦,说明氧化铝熔点高,A正确;
B.苯基硅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
C.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都比组成它的各成分金属大,C错误;
D.砷化镓可用于制备柔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阵,说明砷化镓能导电,类比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可知其为半导体材料,D正确;
故选C。
【点睛】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都比组成它的各成分金属大,这是因为一种金属原子或非金属原子在其他金属原子的晶体结构中占据了一定位置,会造成金属晶体结构的变形,从而使金属晶体在发生错位时阻力上升、形变困难,导致其强度、硬度增大。
11.B
【详解】A.氧化铝熔点很高,一般条件下,氧化铝不能熔化,所以氧化铝可以作耐火材料,故A正确;
B.打印机墨粉中使用Fe3O4,是利用了其磁性,CuO不具有磁性,故不能用CuO代替 Fe3O4,故B错误;
C.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和石灰乳配制而成,故C正确;
D.易汽化而吸收热量,可使局部冷冻麻醉,故D正确;
故选B。
12.D
【详解】A.用饱和NaHCO3溶液来除去CO2中的SO2,反应原理为:2NaHCO3+SO2=Na2SO3+2CO2+H2O该反应未有化合价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题意;
B.用NaOH溶液、CO2即可除去Al2O3中的Fe2O3,涉及的反应先后为:Al2O3+2NaOH=2NaAlO2+H2O、NaAlO2+2H2O+CO2=Al(OH)3↓+NaHCO3、2Al(OH)3Al2O3+3H2O,试剂盐酸可以不用,且未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题意;
C.干燥氨气不能用无水CaCl2,试剂错误,C不合题意;
D.除去溴苯中的Br2,用NaOH溶液然后分液,反应原理为:2NaOH+Br2=NaBr+NaBrO+H2O,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A
【详解】A.向含有少量Al3+的Fe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时,Al3+、Fe3+均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达不到除杂的目的,A错误;
B.将含H2S的CO2气体通入CuSO4溶液,H2S被CuSO4溶液吸收,从而除去CO2中的H2S,B正确;
C.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CuO,调节溶液的pH并使FeCl3全部水解,从而生成Fe(OH)3沉淀和CuCl2等,C正确;
D.将混有NO2的NO气体通入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从而除去NO2,D正确;
故选A。
14.C
【详解】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先后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OH-=NH3·H2O、Al(OH)3+OH-=2H2O+,故上述图像符合题意的有C,故答案为:C。
15.B
【详解】①浓用于干燥氯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②二氧化氯用作饮用水消毒,是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
③碱性较弱,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④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石英坩埚不能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
⑤锌的金属活泼性比铁强,锌、铁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锌块以减缓其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物质性质与应用具有对应关系的是②③⑤,选B。
16.A
【详解】A.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所以可以治疗胃酸过多,A正确;
B.电解MgCl2溶液,最终生成氢氧化镁,无法得到金属镁,B错误;
C.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因此碳酸钠中滴加次氯酸只能生成碳酸氢钠无法生成二氧化碳,C错误;
D.碳酸的酸性弱于HCl,二氧化碳通入BaCl2中无法生成碳酸钡沉淀,D错误;
故答案选A。
17.D
【分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但氢氧化铝只能溶于碱中的强碱。
【详解】A.由于氢氧化铝只能溶于碱中的强碱,故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不能用氨水,A错误;
B.由于氢氧化铝只能溶于碱中的强碱,故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不能用氨水,B错误;
C.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会溶于过量的盐酸,操作步骤较多,不是最适宜的试剂,C错误;
D.Al2(SO4)3溶液和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向氢氧化铝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也溶解,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D正确;
故答案选D。
18.B
【详解】A.氨气和硫酸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氯化钡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和硅酸钠生成硅酸沉淀,C不符合题意;
D.氯化氢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