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12铝盐及其相关工业流程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12铝盐及其相关工业流程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12铝盐及其相关工业流程
掌握铝盐的转化关系
2.熟悉工业流程题型
一、铝盐和偏铝酸盐
1.铝盐的性质
(1) 易水解 (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Al3++3H2O Al(OH)3 (胶体)+3H+
(2) 与碱反应:Al3+ +3OH === Al(OH)3 ↓、Al3+ +3NH3 ·H2O === Al(OH)3 ↓ +3NH4+
2.偏铝酸盐的性质
(1) 易水解 (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AlO2 - +2H2O Al(OH)3 +OH-;
(2) 与酸反应:AlO2 - + H++ H2O === Al(OH)3 ↓、AlO2 - +CO2+ 2H2O === Al(OH)3 ↓ + HCO3 -
真题及模拟题演练
1.(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 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
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 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
2.(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石灰石与醋酸反应:CO+2CH3COOH=2CH3COO- +CO2↑+H2O
B.铜片上电镀银的总反应(银作阳极,硝酸银溶液作电镀液):Ag(阳极)Ag(阴极)
C.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8H+=3Cu2+ +2NO↑+4H2O
D.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2Al3+ +3SO+ 3Ba2++6OH-=2Al(OH)3↓+ 3BaSO4↓
3.(2018·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 2·12H2O溶于水可形成 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4.(2023·上海松江·统考二模)一定条件下,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情况的是
A.一氧化氮与过量氧气 B.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稀氨水
C.铁片与过量浓硝酸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二氧化碳
5.(2023·河北唐山·统考二模)甲、乙、丙、丁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组合不符合题意的是
甲 乙 丙
A
B
C S
D Fe
A.A B.B C.C D.D
6.(2022·河北衡水·河北衡水中学校考一模)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错误的是
A.在含B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Ba(OH)2、KOH、BaCO3、K2CO3
B.在含NH、Al3+、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OH溶液:H+、Al3+、NH、Al(OH)3
C.在含AlO、OH-、C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OH-、AlO、CO、Al(OH)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2+、Ag+、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Ag+、Cu2+、H+、Fe2+
7.(2022·福建·校联考模拟预测)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
B.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D.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
8.(2022·河北·模拟预测)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所得的类比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类比实验
A 向硫酸铝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最终有沉淀生成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最终有沉淀生成
B 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酸化,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但无法证明原硝酸亚铁溶液是否变质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法证明原亚硫酸钠溶液是否变质
C 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备金属镁 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制备金属铝
D 向久置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并加热,若产生银镜现象可证明蔗糖已水解 向久置的麦芽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并加热,若产生银镜现象可证明麦芽糖已水解
A.A B.B C.C D.D
9.(2022·上海·统考模拟预测)为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4步实验:①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②加入足量蒸馏水;③待铝片完全溶解后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④逐滴加入足量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无化学反应发生
B.②滴入蒸馏水后立即产生H2
C.③中现象:澄清→浑浊→澄清
D.④的现象与③不同
二、铝的制备工业流程
1 原料:铝土矿(Al2O3 ·H2O、Al2O3 · 3H2O、Fe2O3、SiO2)
2 流程
3 制备铝:
真题及模拟题演练
10.(2017·江苏·校联考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含有SiO2、Al2O3等少量杂质)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实验过程如下:

(1)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酸过量,其目的除了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之外,还有______。
(2)操作Ⅰ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滴加H2O2溶液氧化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氧化过程中,如何检验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请补充完整由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制备FeCl3·6H2O的实验方案:向过滤后所得固体__________,用水洗涤固体2-3次,低温干燥,得到FeCl3·6H2O。
11.(2018·山东·校联考一模)某再回收利用公司对一厨房铁铝合金废旧家具进行回收利用,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加碳酸钠溶液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条件下Na2FeO4溶解度__________K2FeO4溶解度(填“低于”,“高于”, “不确定”),推测K2FeO4在净水方面的作用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条)
(3)已知K2FeO4水解显碱性。在洗涤K2FeO4固体时最好选用__________。
A.水 B.亚硫酸氢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先氢氧化钠溶液后乙醇
(4)熔融盐电镀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和Al2Cl7-形式存在,铝电镀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电极反应即可)
(5)已知氯化铝受热易升华,气态氯化铝的密度为11.92g/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则气态氯化铝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氢氧化铝经常用于做药品,有两种溶解方式:可以溶解为Al3+或[Al(OH)4]-。已知25℃时氢氧化铝在pH=3和pH=10的两溶液中溶解度均为7.8×10-3g(溶液密度近似为1g/mL),则25℃下氢氧化铝的两种溶解方式的溶度积之比为____________。
12.(2017·四川内江·统考一模)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 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镓(与铝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2)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___(填标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
A.HCl溶液 B.H2SO4 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
(3)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科学研究证明NaAlO2 在水溶液中实际上是Na[Al(OH)4](四羟基合铝酸钠),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等pH的NaAlO2 和NaOH两份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前者为后者的108倍,则两种溶液的pH=__________。
(6)已知室温下,Kw=10×10-14,Al(OH)3AlO2-+H++H2O K=2.0×10-13。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__。
13.(2017·陕西安康·统考一模)铝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Na3AlF6是冰晶石的主要成分,冰晶石常作工业冶炼铝的助熔剂。工业上,用HF、Na2CO3和Al(OH)3制备冰晶石。化学反应原理是,2Al(OH)3+3Na2CO3+12H=2Na3AlF6+3CO2↑+9H2O.属于盐的有Na2CO3和_______。上述反应不能在玻璃容器中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明矾[KAl(SO4)2·12H2O]常作净水剂。在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Al3+恰好完全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铝合金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等质量的铁、铝、硅组成的同种合金分别与足量盐酸、足量烧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相等(同温同压)。则该合金中铁、硅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已知:Si+2NaOH+H2O=Na2SiO3+ 2H2↑)
(4)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它的制备方法是将氢化钠和氯化铝在乙醚中反应制备铝氢化钠。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在化学上,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用“有效氢”表示,”有效氢”含义是单位质量的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多少克氢气。一般地含氢还原剂的氢被氧化成H2O,“还原能力”用氢失去电子数多少表示。NaAlH4、NaH的“有效氢”之比为________。
14.(2017·全国·校联考一模)轻质氧化镁是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重要添加剂,可由菱镁矿(含MgCO3、CaCO3、Fe2O3、Al2O3、SiO2)为原料制备,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酸溶时,为了提高酸溶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提高矿物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各答一条即可)
(2)浓硫酸与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和______(填化学式)。
(3)用氨水调节溶液pH =8~9的目的是______,若氨水加的量较多使pH >9,则最终氧化镁的产量会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流程中“焙烧”操作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样品应放在______中加热(填仪器名称),当______时,说明固体样品已分解完全。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明矾净水的原理为:,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
B.水和冰的分子式都是H2O,水快速制冰为物理变化,B正确;
C.在炖排骨的过程中,醋会和排骨中在高温下溶解的脂肪进行酯化反应,生成芳香酯,使菜肴的味道更鲜美,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
D.茄子中存在一类叫“酚氧化酶”的物质,它见到氧气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色的物质。反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化学式保留,石灰石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A错误;
B.银作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铜片作阴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总反应为Ag(阳极)Ag(阴极),B正确;
C.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C正确;
D.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参与反应的Ba2+与OH-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生成的Al(OH)3与BaSO4沉淀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3Ba2++6OH-=2Al(OH)3↓+3BaSO4↓,D正确;
答案选A。
3.A
【详解】A项,FeCl2溶液中含Fe2+,NH4SCN用于检验Fe3+,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A项错误;
B项,KAl(SO4)2·12H2O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形成Al(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B项正确;
C项,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C项正确;
D项,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D项正确;答案选A。
4.C
【详解】A.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此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氧气过量的情况下一氧化氮完全反应,A错误;
B.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此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氨水过量的情况下,氯化铝完全反应,B错误;
C.常温下铁片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浓硝酸过量的情况下,铁片仍不能完全反应,C正确;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二氧化碳过量的情况下,澄清石灰水完全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C。
5.D
【详解】A.过量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反应生成,故不选A;
B.和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混合生成,故不选B;
C.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S和水,S和氧气点燃生成,和反应生成S和水,故不选C;
D.若丁是氯气,Fe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若丁是盐酸,Fe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Cl2和盐酸不反应,故选D;
故选D。
6.A
【详解】A.在含B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CO2先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然后KOH与CO2反应生成K2CO3,K2CO3再与CO2反应生成KHCO3,最后BaCO3和CO2反应生成Ba(HCO3)2,A错误;
B.在含、Al3+、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OH溶液,H+先与KOH反应生成水,然后Al3+与K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与KOH反应生成NH3·H2O,最后Al(OH)3与K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钾,B正确;
C.在含、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H+先与OH-反应生成水,然后与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后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最后Al(OH)3和H+反应生成铝离子,C正确;
D.氧化性:Ag+>Cu2+>H+>Fe2+,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2+、Ag+、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氧化性强的先反应,当氧化性强的反应完成后反应性弱弱的依次再发生反应,故大反应先后顺序为Ag+、Cu2+、H+、Fe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7.A
【详解】A.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氧化为,同时产生的与结合生成,被还原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催化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A。
8.B
【详解】A.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选项A错误;
B.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法证明原亚硫酸钠溶液是否变质,因为硝酸能氧化亚硫酸根,选项B正确;
C.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制备金属铝,选项C错误;
D.麦芽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并加热,就能产生银镜现象不能证明麦芽糖已水解,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9.C
【详解】A.铝遇浓硫酸钝化,钝化属于化学变化,①中有化学反应发生,A错误;
B.向浓硫酸中滴入蒸馏水,氢离子浓度不会瞬间增大,故不会立即产生氢气,当浓硫酸被稀释到一定程度时会生成氢气,B错误;
C.铝片完全溶解后生成铝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中和过量的酸,溶液澄清;氢离子反应完后氢氧化钠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变浑浊;铝离子沉淀完全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故③中现象:澄清→浑浊→澄清,C正确;
D.再向③中滴加盐酸,盐酸先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澄清,氢氧根反应完后再滴加盐酸,盐酸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变浑浊,盐酸再过量时,盐酸和氢氧化铝沉淀反应,溶液变澄清,根据分析,④的现象与③相同,D错误;
故选C。
10. 抑制Fe3+水解 过滤 H2O2+2Fe2++2H+=2Fe3++2H2O 取少许氧化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1-2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 将Al3+转化为AlO2-,分离Fe3+与Al3+ 加入稀盐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在氯化氢氛围内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详解】试题分析:分析题给工艺流程知向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含有SiO2、Al2O3等少量杂质)加硫酸溶液酸溶,发生反应:FeCO3+2H+== Fe2+ + H2O+CO2↑、Al2O3 + 6H+==2Al3+ + 3H2O,经操作Ⅰ 过滤,滤液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的混合液,向滤液中加入H2O2溶液,发生反应:2Fe2+ + H2O2 + 2H+==2Fe3+ + 2H2O,然后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Fe3+ + 3OH- == Fe(OH)3↓、Al3+ + 4OH-==AlO2- + 2H2O,将Fe3+和Al3+分离,过滤的氢氧化铁沉淀,向过滤后所得固体加入稀盐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在氯化氢氛围内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低温干燥,得到FeCl3·6H2O。
(1)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酸过量,其目的除了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之外,还有抑制Fe3+水解。
(2)操作Ⅰ名称是过滤。
(3)滴加H2O2溶液氧化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 H2O2 + 2H+==2Fe3+ + 2H2O 。
(4)在氧化过程中,检验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的实验方案为取少许氧化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1-2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
(5)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将Al3+转化为AlO2-,分离Fe3+与Al3+。
(6)由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制备FeCl3·6H2O的实验方案:向过滤后所得固体加入稀盐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在氯化氢氛围内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低温干燥,得到FeCl3·6H2O。
11. 除油污 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亚铁氧化为三价铁 高于 杀菌消毒、吸附悬浮物 D 7AlCl4+Al-3e=4Al2Cl7或相反 Al2Cl6 1023或10-23
【详解】(1)铁铝合金废旧家具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可以除去表面的油脂;铁铝合金粉碎后用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铝和氯化亚铁,在空气中久置可以将将亚铁氧化为三价铁,故答案为:除油污;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亚铁氧化为三价铁;
(2)根据流程图,Na2FeO4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反应生成K2FeO4固体,说明同条件下Na2FeO4溶解度高于K2FeO4溶解度,K2FeO4中铁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还原产物铁离子能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吸附悬浮物,故答案为:高于;杀菌消毒、吸附悬浮物;
(3)K2FeO4水解显碱性。A.用水洗涤,K2FeO4水解,错误;B.K2FeO4中铁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以抑制K2FeO4水解,但会引入新杂质,错误;D.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以抑制K2FeO4水解,后乙醇洗涤,除去表面的氢氧化钠,且乙醇易挥发,正确;故选D;
(4)电镀池中镀件金属铝作阳极,金属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l+7AlCl4-3e-=4Al2Cl7,故答案为:阳;Al+7AlCl4-3e-=4Al2Cl7;
(5)气态氯化铝的密度为11.92g/L,则气态氯化铝的摩尔质量=11.92g/L×22.4L/mol=267g/mol,分子式为Al2Cl6,故答案为:Al2Cl6;
(6)假设溶液体积为0.1L,则0.1L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1×10-4mol,则pH=10时,c{[Al(OH)4]-}==1×10-3mol/L,Al(OH)3+H2O[Al(OH)4]- +H+,溶度积= c{[Al(OH)4]-}c(H+)=1×10-3×1×10-10=1×10-13,pH=3时,c(Al3+)=1×10-3mol/L,Al(OH)3Al3++3OH-,溶度积= c(Al3+) c3(OH-)=1×10-3×(1×10-11)3=1×10-36,则25℃下氢氧化铝的两种溶解方式的溶度积之比为=1023,故答案为:1023。
12. D 易拉罐中主要成分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而杂质Fe、Mg不能 Al(OH)3 Al3++3H2O=Al(OH)3+3H+ 2A1+2NaOH+6H2O=2Na[Al(OH)4] +3H2↑ 11 20
【详解】(1)镓是与铝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所以镓原子序数是13+18=31,最外层有3个电子,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易拉罐中主要成分Al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而杂质Fe、Mg只能溶解在强酸性溶液中,可选择NaOH溶液溶解易拉罐,可除去含有的Fe、Mg等杂质。
(3)滤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后,NH4+与AlO2-发生双水解:NH4++AlO2-+2H2O=Al(OH)3↓+NH3 H2O,AlO2-与HCO3-也不能大量共存:AlO2-+HCO3-+H2O=Al(OH)3↓+CO32-,两个反应都生成Al(OH)3沉淀。将少量明矾溶于水,因为Al3+水解:Al3++3H2OAl(OH)3+3H+,则明矾水溶液显酸性。
(4)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发生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2Al+2NaOH+2H2O=2NaAlO2+3H2↑,若NaAlO2表示为Na[Al(OH)4],则上述方程式表示为:2A1+2NaOH+6H2O=2Na[Al(OH)4]+3H2↑。
(5)NaAlO2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而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受抑制。设两溶液的pH=a,则NaAlO2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0-(14-a)mol L-1,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c(H+)=10-amol L-1;由已知10-(14-a)÷10-a=108,解得a=11。
(6)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为:Al(OH)3+OH-=AlO2-+2H2O,平衡常数K====20。
点睛:本题以铝制备明矾为载体,铝的性质及物质制备工艺流程的知识,涉及反应原理的探究及溶解平衡与水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等水溶液中的平衡等知识的应用,第(5)(6)小题pH和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为易错点,注意:①明确盐溶液与碱溶液对水的电离影响的不同;②列出平衡常数表达式,运用各种常数(K、Kb、KW)之间的关系计算。
13. Na3AlF6 SiO2+4HF=SiF4+2H2O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4:1 AlCl3+4NaH=NaAlH4+3NaCl 16:9
【详解】(1)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属于盐的有Na2CO3和Na3AlF6;玻璃容器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2)在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Al3+恰好完全沉淀,Al3+与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离子方程式: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铁和铝与稀盐酸生成氢气,铝和硅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气。铝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说明相同质量的铝与盐酸或者氢氧化钠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综合分析,铁和盐酸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硅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设铁与盐酸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M,则硅的质量为X,铁的质量为Y。
Si+2NaOH+H2O═Na2SiO3+2H2↑
28 4
X M
=得:X=7M
Fe+2HCl=FeCl2+H2↑
56 2
Y M
=得:Y=28M
所以合金中铁和硅的质量之比=28M:7M=4:1。
(4)铝氢化钠(NaAlH4)是将氢化钠和氯化铝在乙醚中反应制备铝氢化钠。①化学方程式AlCl3+4NaH=NaAlH4+3NaCl。NaAlH4、NaH的“有效氢”关系式为NaAlH4~8e-~4H2,NaAlH4的有效氢为8/54g,NaH~2e-~H2的有效氢为2/24g,有效氢之比为:g:g=16:9。
14. 将菱镁矿粉碎、适当提高酸溶时的温度 适当延长酸溶时间、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多次浸取、减小菱镁矿的颗粒度等(任写一条) Al2O3 +3H2SO4=Al2(SO4)3 +3H2O CaSO4 SiO2 使滤液中的Al3+与Fe3+完全沉淀 减小 CO2 +2NH3·H2O+Mg2+=MgCO3↓+2NH4+ +H2O 坩埚 前后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或前后两次称量固体质量差小于0.1 g)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由菱镁矿为原料制备氧化镁流程的评价。
(1)酸溶时,为了提高酸溶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将菱镁矿粉碎、适当提高酸溶时的温度;提高矿物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延长酸溶时间、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多次浸取、减小菱镁矿的颗粒度等
(2)浓硫酸与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 +3H2SO4=Al2(SO4)3 +3H2O;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不溶于酸的SiO2和生成的微溶物CaSO4。
(3)用氨水调节溶液pH =8~9的目的是使滤液中的Al3+与Fe3+完全沉淀,若氨水加的量较多使pH>9,滤渣II含有氢氧化镁沉淀,则最终氧化镁的产量会减小。
(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 +2NH3·H2O+Mg2+=MgCO3↓+2NH4+ +H2O。
(5)流程中“焙烧”操作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样品应放在坩埚中加热,当前后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或前后两次称量固体质量差小于0.lg)时,说明固体样品已分解完全。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