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你的手 ,我们是朋友》 (教学设计)-小学心理健康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伸出你的手 ,我们是朋友》 (教学设计)-小学心理健康通用版

资源简介

《伸出你的手,我们是朋友》教学设计
辅导目的: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重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
辅导对象: 三年级学生
辅导地点: 三年级教室
辅导过程:
一、暖身游戏 面对面
二、导入
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三、找朋友
活动一
1、找朋友游戏
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两名学生。
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几次,我输了几次。)
2、谈一谈
(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的感受。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的感受。
3、交朋友的秘诀
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
(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4、分享案例
案例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案例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合群)
案例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师:你的交友秘诀呢?
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 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四、相见欢——伸出你的手,我们是朋友
现在我们开始进行第二个活动,名叫“相见欢”。现在我们要排列队形,请所有同学又快又安静的面对面站成两队,邀请两名同学我们出来为我们接下来这个名叫“相见欢”活动做个示范。两人一组,互相注视,面带微笑,配合“1”、“2”、“3”、“4”的口令分别做动作:
“1”:成员以右手握住对方右手,并说“你好!”
“2”:成员两手与对方两手互握,并说:“我喜欢和你做朋友!”
“3”:成员互相伸出大拇指,并说“朋友,加油!”
“4”:成员右手亲拍对方双肩两下,并说“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互帮互助,成为最好的朋友吧!”
大家都看明白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现在面对面的同学互相注视,面带微笑。我们来试着一起做一遍。
学生分享、表达:
“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同学们有更多的朋友。
五、总结的话
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
心理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等都与一般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 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以整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其科学性。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经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我逐渐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从梦到星座,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