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liàn yàn忆 江 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柳永望海潮《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释 题背景资料补充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能力训练:如何确定本词的内容、主旨1、整体感知,借助相关资料2、找关键词句3、合理推断,结合内容印证形胜繁荣1、自然风光2、都市风貌3、百姓生活惊叹赞美艳羡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主旨问题探究: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尝试着说说理由。柳浪闻莺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fù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这八个字,摄住了西湖“清嘉”之神,它点到即止,不施重彩,不做刻绘,留下了联想的余地柳色如烟,彩桥如画。春日的柳树,像一片嫩绿的薄薄的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翠绿的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繁华之极。“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浓密如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像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盈箱满柜的绫罗绸缎。人人竞相夸耀精美的服饰,以豪华阔气相竞。 “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州郡官员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品美酒,赏音乐,吟诗作赋,游赏山水,写尽了孙何的闲逸生活。 这是何等风流潇洒!物阜民康和谐安定1、地理形势和历史渊源2、居民区的繁荣3、钱塘潮的雄伟壮丽4、人民生活富庶5、自然景观之美6、民众生活悠闲7、钱塘长官高雅生活惊叹赞美艳羡歌颂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往往用中锋点出景物,然后用侧锋加以层层渲染,使画面显得有立体感。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点”就是正面点明旨意,“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使诗歌更生动丰富。从全篇看,前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铺叙即运用大量的笔墨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叙述事物的某一特点。其目的是把事物描述得淋漓尽致,使其穷形尽相。可兼有多种手法的运用。(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