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下册 6.4.2因地制宜+6.4.3向贫困宣战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下册 6.4.2因地制宜+6.4.3向贫困宣战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6.4.2 因地制宜谋发展
6.4.3 向贫困宣战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1)我国分为哪“四大地区”?面积最大的是哪一地区?湖州属于哪一地区?
(2)划分依据是什么?
(3)笔记:区别
“四大地区”是指?
“四大地理区域”是指?
四大地区
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四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特点:
从四大地区共同点看,三大产业中占比最少的均是第( )产业。从四大地区的差异看,( )第三产业占比最高。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体育事业、娱乐业、金融业等
认识:四大地区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格局。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的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
四大地区

东部
1.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背出):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1)因地制宜
A、含义:什么是“因地制宜”?
因:依据;地: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B、例子:根据课本分别说出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香港和海南岛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回答思路:依据什么条件?从而发展什么产业)
C、这些例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只有……才能……(很重要)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东北地区的地形
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
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
海南岛自然风光
香港银行街路牌
因地制宜
用以下句式展示因地制宜的事例:
(地区)利用当地 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 。
国家根据各地的优势,实施了哪些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意义:
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
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持续健康发展
两个及以上地区合作发展经济时,既要应地制宜,还要遵循什么原则?
优势互补
(2)优势互补
A、目的?
B、例子
优势互补
B、实例:
①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实现长江上、中、下游互动合作。
优势互补
②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优势互补
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外区域开发与国际经济合作。
优势互补
答题技巧:从区域经济发展原则角度,为某地经济发展提建议。(很重要。笔记。)
重要提醒“3”。
②贫困是很多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环境恶化又会严重阻碍这些地区的发展。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重要目标是什么?
消除贫困
①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1.笔记:结合PRED关系说说贫困与环境有何关系?
向贫困宣战
3.我国消除贫困的措施
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在改革开放奠定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上,我国建立了有多方参加的社会扶贫体系,并实施脱贫策略
向贫困宣战
4.我国扶贫攻坚成就
5.but:贫苦是全球问题。
该怎么办?
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下……
中国减贫规模大、速度快、最早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然存在。
向贫困宣战
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下……
5.but:贫苦是全球问题。该怎么办?
向贫困宣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