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集体生活邀请我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学校“目标引领*课道”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法 课题: 6.1集体生活邀请我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姓名: 编号: 11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 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分享自己在集体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体悟集体生活的美好,增强集体生活的情感体验。 2、通过分享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受集体荣誉带来的自豪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3、通过探究与分享,总结集体对个人的影响,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学习他人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本节课重难点(强化记忆) 重点:集体对个人的影响? 难点: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要求:用铅笔勾画出关键词或关键句) 1、集体的含义? 2、为什么过集体生活? 3、集体力量的来源? 4、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5、集体对个人的影响? 问题探究 判断:下列群体哪些属于集体?为什么? 国家、军队、大街上或市场上的人群、学校、公交车上的人群、企业、犯罪团伙、黑社会团体 巩固强化(知识梳理) 当堂检测 1.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一般来说,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的多少取决于( ) A.集体荣誉的多少 B.集体成员的多少 C.集体力量的大小 D.集体的联结度 2.你心目中美好的班集体是( ) ①有共同的目标 ②有奋发向上的班风 ③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④同学之间互相包庇忍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李明因生病请假,班里的同学有的帮他抄下作业题目;有的打电话关心他;有的耐心给他讲解当天的课文……李明非常感动。李明感动是因为( ) ①集体带给他关爱和温暖 ②集体让他获得了理解和帮助 ③集体让他有安全感和归属感④集体让他获得了表彰和奖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下列行为中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是( ) A.在班级里只找自己以前的同学玩 B.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社团,从而归属某个或多个群体 C.只要学习成绩好,班上的同学就会认可我 D.希望班集体中的同学时时处处以我为中心 5.进入中学后,小怡同学经常“离群索居”,内心感到孤单寂寞,她很想改变自己的性格,能够融入到新集体中。你认为小怡同学能尽快融入新集体的最好办法是( ) A.埋头读书,多与书本中的文化知识交朋友 B.为了融入新集体,要想尽办法讨好同学 C.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增加和同学交往沟通的机会 D.控制情绪,等待其他同学来主动关心自己 6.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从落后2球到领先3球而实现逆转,夺得亚洲杯冠军,重返亚洲之巅!这启示我们( ) 在集体中,我们要放弃个人利益 不同的集体发生矛盾时,应服从整体利益 集体的联结度越高,我们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D.集体的力量来源于集体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7.“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下列与这句话意思表达一致的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下列古语或俗语与这句名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的是( )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②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③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在学校的黑板报评比中,七年级(6)班每次都得第一名。经过深入了解后,小亮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该班的黑板报创作小组,集中了班上的“创意能手”“小作家”“小画家”和“小书法家”。这表明( ) A.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B.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收获成长 C.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人多力量大 D.在集体里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力 10.2022年2月7日,夺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的任子威,在赛后感谢队友武大靖和李文龙,他说:“失去他俩中的一个,我都拿不到这枚金牌。这是团队的金牌。”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有集体就有金牌 个人只要依靠集体就能够获得成功 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集体的力量能让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年级(1)班的小晰同学喜欢把生活点滴记录在日记里。让我们一起阅读他的日记片段。 日记一:2020年5月11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终于盼来了开学复课。放假太久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老师、同学们啊!班主任林老师的严厉与温馨、同桌小雨的可爱与温和、班长的公允与关爱、体育委员的毅力与激情……我从未如此渴望开学,渴望回到我的班集体。我们又回来了! (1)从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角度,分析小晰为什么渴望开学,渴望回到班集体中? 材料二:生活中的智慧无处不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会遇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也会产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奇迹。 (2)材料“生活中的智慧”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请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三:早上,受到同学们朗朗读书声的感染,小亮也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中午,餐厅,看着班级中其他同学面前整洁干净的餐桌,小亮不由得弯腰把刚才扔掉的半块馒头偷偷捡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3)你从材料三小亮的变化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总结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