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植此青绿,拥抱春天”——小学植树节主题班会【教育目标】绿色是生命的源泉,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培养全体师生热爱自然、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提高他们的绿化意识和文明素质,养成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2、教师制作ppt课件【教育过程】(一)你好,植树节1古代插柳植树中国古代在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 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2纪念孙中山1914年11月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并在这天举行了植树典礼。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4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当时的中华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并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以示垂念。3人民心中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一再强调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并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结论中指出:“农村全部的经济规划包括副业、手工业……还有绿化荒山和村庄。”“我看特别是北方的荒山应当绿化,也完全可以绿化。”“南北各地在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1973年11月,《国务院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提出,加强对森林资源和各种防护林的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加强对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认真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对城市林木、公园和风景游览区的管理,不得任意侵占。加强草原养护,不得任意破坏。从历史上看,这些制度对保护森林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如今,植树节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节日。(二)隆重的仪式感!环节一:我是绿植“小卫士”孟春之月,盛德在木;花草之美,美在生机;养植之乐,乐在情趣。养育绿植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营造美好的学习氛围,而且生机勃勃的绿色,能够缓解眼部疲劳,给孩子帯来一份轻松与活力。为加强劳动教育,号召同学们人人带一盆绿植入校,在各区域植物角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养护,让同学们在守护绿植中“亲自然 共成长”。环节二:素手画一画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它孕育着生命与希望。请大家画一画眼中的春天,色彩鲜艳。环节三:种下一颗树刨开梦想的土,挖开希望的坑,种下美好的树苗。浇灌辛勤的汗水,培上奋发的土壤,孕育未来的精彩。亲手种下一棵小树就等于种下了希望与梦想的种子。愿君用心呵护,细心料理,亲手体验种植的快乐,用实际行动为家园添绿,为祖国的美好增砖添瓦。环节四:植树心愿牌拿起笔,亲手写下这一年的愿望挂在自己摘种的小树苗上。让小小的理想随风摇曳。(三)少年在路上1.老师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且每年都会亲自参与植树造林。2.老师讲解: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要组织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参加植树活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学习体验绿色发展理念。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3.老师号召:三月是绿意盎然的季节,三月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在第44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将保护环境,绿化家乡的热情,从小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新风尚,将生命最初的绿色镌刻入每一位学子的心中!这个春天,请你也种下一棵树,为祖国的“绿色奇迹”,再添一片新绿!【教育活动小结 】 本次植树节主题教育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植树节的意义,增强了同学们爱绿护绿,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加深了环保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让我们小手拉大手,拥抱春天,从小践行环保理念,做爱绿、护绿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