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基础知识归类填空(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基础知识归类填空(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道德与法治核心(易错易混)知识背诵(教师版)
一、“主体”“主导”“主要”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公有制。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3.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按劳分配。
二、“基本”类
1.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6.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8.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正义。
10.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2.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3.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3.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宪法
4.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6.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的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四、“核心”、“中心”、“重心”类
1.司法改革的核心:司法公正。
2.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3.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宪法的核心价值: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5.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注意区别567)
6.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7.“ 九二共识 ” 的核心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五、“根本”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宪法。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主要有: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职权等。
7.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障,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六、“决定”类
1.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因素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3.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市场。
七、“原则”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民主集中制。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我国宪法的原则:基本原则——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又一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人民代表大会实行的原则:民主集中制 ,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
八、“机关”类
1.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
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政府。
4.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5.国家监察机关是:监察委员会。
6.最高国家监察机关是:国家监察委员会。(以“国家”开头,不是以“最高”开头,这和其他国家机关不一样)
7.国家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
8.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
9.国家检察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10.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是:最高人民检察院。
11.国家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2.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九、“实质、本质、性质”类
1. 宪法的本质特征: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3. 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的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浙江省人大)的性质:浙江省权力机关。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7.国务院的性质: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8.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9.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内容、内涵、表现”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3.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十一、“最”类
1.现阶段我国最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3.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是:宪法。
4.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自由。
十二、“方针”类
1.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道德与法治核心(易错易混)知识背诵(学生版)
一、“主体”“主导”“主要”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 。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公有制。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
3.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 。
二、“基本”类
1.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 ;

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 ;
; ; ;
;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6.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
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 。
8.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
9.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
10.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
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新型民族关系: 。)
12.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
13.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和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
3.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
4.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
5.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
6.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的是: 。
7.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
四、“核心”、“中心”、“重心”类
1.司法改革的核心: 。
2.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
3.宪法的核心内容: 。
4.宪法的核心价值: 。
5.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注意区别567)
6.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7.“ 九二共识 ” 的核心 : 。
五、“根本”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3.我国的根本制度: 。
4.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国家的根本大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的法律: 。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6.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主要有: 、 、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职权等。
7. 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障,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六、“决定”类
1.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因素是: 。
3.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七、“原则”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
3.我国宪法的原则:基本原则—— ;又一原则—— 。
4.人民代表大会实行的原则: ,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
八、“机关”类
1.国家权力机关是: (各级人大=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
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3.国家行政机关是: 。
4.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即中央人民政府。
5.国家监察机关是: 。
6.最高国家监察机关是: 。(以“国家”开头,不是以“最高”开头,这和其他国家机关不一样)
7.国家审判机关是: 。
8.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是: 。
9.国家检察机关是: 。
10.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是: 。
11.国家司法机关是: 和 。
12.我国的立法机关是: 。
九、“实质、本质、性质”类
1. 宪法的本质特征: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3. 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的性质: 。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的性质: 。
5.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浙江省人大)的性质: 。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
组织。
7.国务院的性质: 。
8.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 。
9.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 领导的,以 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内容、内涵、表现”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
、 。
2.人格尊严权包括: 、 、 、 、荣誉权、 等。
3.公有制经济包括: 。
十一、“最”类
1.现阶段我国最基本国情是: 。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 。
3.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是: 。
4.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十二、“方针”类
1.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
2.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