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通过本区大量的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地理知识及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本区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及分布是重点。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及主要气候的成因为难点。三、教学方法讲述法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非洲是世界的第三大洲,它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有许多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北非的地理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讲授新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它与北非相比,在人文地理方面差别很大,在自然环境方面虽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明显的差别。 一、范围、位置和大陆轮廓(板书) 读课本中的“本区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并对照《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了解本区在非洲的位置。 1.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板书) 本区绝大部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但撒哈拉沙漠的南半部也属本区,全区占非洲面积的4/5。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找出赤道穿过本区的部泣和本区东西所临的海洋。(赤道大体从本区中部穿过,本区绝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本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低。本区西临大四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 2.位于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板书)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陆轮廊有什么特点 (本区海岸线比较平直,缺少深入大陆内部的内海、海湾、半岛和岛屿。) 读本区政区图并在图上找出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和几内亚湾,并明确说出其位置特点。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板书) 1.地形以高原为主本区东部高原上不仅有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而且有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裂谷带。 在地形图上找出本区东部高原上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并认真阅读课本中的“东非裂谷带示意图”。 2.东非大裂谷(板书) 东非大裂谷现仍为地壳不稳定的地带,不仅多火山、地震,而且还不断向东西裂开,照此扩张下去,这里将会形成一个海洋。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大多海拔较高,在其中部有一地势明显降低的盆地就是非洲着名的刚果盆地。 3.刚果盆地(板书) 非洲之最: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 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 最深而狭长的湖:坦噶尼喀湖 (世界)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 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三、炎热多雨的气候(板书) 1.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气候特点与其他大陆相比,整个非洲气温较高,所以有“热带大陆”之称。但是各地的差异也很大,比如北非以干热气候为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湿热气候为主。而且就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各地气候又有明显的差异,分属不同的气候类型。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板书)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其中哪种气候分布的最广,气候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本区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的范围最广。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本区赤道的南北两侧,其他气候带以此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对称分布。) 3.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板书)小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人口、粮食与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是我们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六、板书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 自然环境: 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所处半球:东半球,南北半球 2地形:高原为主 3气候: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二、 人文环境: 1黑人的故乡:“黑非洲” 2人口、粮食与环境:干旱、荒漠化 3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发展多种产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