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考试试卷三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是(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是( )。A.成本计划B.成本核算C.成本决策D.成本考核和分析3.在不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C.“销售费用” D.“基本生产成本”4.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A.工艺用燃料费用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C.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办公用房屋的折旧费5.各种期间费用期末应直接( )。A.计入制造费用 B.计入待摊费用C.结转损益 D.计入预提费用6.下列各种分配方法中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定额比例法C.计划成本分配法 D.生产工时比例法7.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对象B.成本计算日期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8.简化的分批法是( )。A.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C.分批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D.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9.成本习性(成本性态)是指成本( )。A.与收入的依存关系 B.经济用途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10.在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中,有利于加强原材料消耗实物管理的是( )。A.按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B.按产品的直接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C.按产品的体积分配D.按产品的重量分配11.下列项目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B.研究开发费C.职工培训费 D.产品包装材料费12.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 )。A.定额提高了B.定额降低了C.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不利D.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的费用界限有( )。A.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B.各月份的费用界限C.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D.销售费用与财务费用的界限2.确定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时,应考虑的条件有(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3.采用简化的分批法( )。A.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B.产品完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C.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累计登记间接计入费用D.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4.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优点是( )。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B.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C.可以使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D.便于成本日常控制5.在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按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B.管理人员工资C.职工培训费D.研究开发费6.在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计入费用的有( )。A.有关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用B.单一产品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C.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D.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销售费用7.要素费用中的职工薪酬费用,可能记入的会计科目有( )。A.“基本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8.质量成本的内容包括(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C.内部失效成本 D.外部失效成本9.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优点有( )。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B.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C.可以使类内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D.便于成本日常控制10.确定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条件有( )。A.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成本会计职能2.直接计入费用3.分批法4.连环替代法四、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2.所谓费用要素,就是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3.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方法的主要标志。( )4.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生产步骤的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转移而逐步结转,能够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5.在计算某一种产品成本时,可以是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应用,但只能是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的结合应用。( )6.从总体看,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 )7.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较,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上。( )8.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上。( )9.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10.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简化各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五、核算与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一)交互分配法(12分)[资料]某企业设有机修、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数量以及各受益单位、部门耗用劳务数量如表1所示:表1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供水车间 运输队辅助生产费用(待分配费用) 35000元 46000元劳务供应数量 10000立方米 23000公里耗用劳务数量 供水车间 3000公里运输队 2000立方米基本生产车间 6240立方米 158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 1760立方米 4200公里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1.计算分配水费和运输费(列示计算分配过程)。2.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3.编制会计分录(“辅助生产成本”列示明细科目)。(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10分)[资料]某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度制造费用为73600元,全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800件。单件产品工时金额:甲产品6小时,乙产品4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80件,乙产品7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7000元。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为820元。[要求]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列示计算分配过程):1.计算各种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计算年度计划分配率。3.计算各种产品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4.计算分配各种产品制造费用。5.编制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6.登记“制造费用”总账,并结出月末余额(T形账户)。(三)约当产量比例法(12分)[资料]某企业生产乙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制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该产品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和月末在产品及完工产品数量如表2所示。表2工序 各工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 月末在产品数量(件) 完工产品数量(件)1 16 500 —2 12 400 —3 12 800 —合计 40 1700 4000 各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50%计算。月初在产品和本月生产费用累计为:直接材料费用34200元,直接人工费用20000元,制造费用15000元。[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1.分工序计算完工率。2.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3.计算费用分配率。4.计算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5.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四)定额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6分)[资料]某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仅原材料),有关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费用520元,脱离定额差异为超支15元,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2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24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73元。3.本月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70元,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4.本月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2500元。[要求]( 1 )计算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费用。( 2 )计算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 3 )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六、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计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各包括哪些 基本方法和辅助分法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2.成本报表作为内部报表具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DBACC BADCA A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ABC ABCD ABCD AB ABCDAC ABC ABCD AB ABCD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成本会计职能: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功能,成本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2.直接计入费用: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3.分批法:指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4.连环替代法:指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二、判断说明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五、核算与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一)交互分配法1.(1)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 水单位成本(分配率)==3.5(元/立方米) 运输单位成本(分配率)==2(元/公里)(2)交互分配。 供水车间分配运输费:3000×2=6000(元) 运输队分配水费:2000×3.5=7000(元)(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外分配费用)。 供水车间:35000+6000-7000=34000(元) 运输队:46000+7000-6000=47000(元)(4)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对外分配率)。 水:=4.25(元/立方米) 运输:=2.35(元/公里)(5)对外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分配:水费:6240×4.25=26520(元)运输费:15800×2.35=37130(元)企业管理部门分配:水费:1760×4.25=7480(元)运输费:4200×2.35=9870(元)2.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见表3。表3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单位:元分配方向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供水 运输 合计 供水 运输 合计待分配费用 35000 46000 81000 34000 47000 81000劳务供应数量 10000 23000 — 8000 20000 —分配率(单位成本) 3.5 2 — 4.25 2.35 —辅助生产车间 供水 耗用数量 3000 —分配金额 6000运输 耗用数量 2000 —分配金额 7000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6240 15800 —分配金额 26520 37130 63650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1760 4200 —分配金额 7480 9870 17350合计 34000 47000 81000 3.会计分录。(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6000——运输 7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6000——供水 7000(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 63650管理费用 173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34000——运输 47000(二)按年度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1.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1000×6=6000(小时) 乙产品:800×4=3200(小时)2.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83.各产品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80×6=480(小时) 乙产品:70×4=280(小时)4.各产品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480×8= 3840(元) 5.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3840——乙 2240 贷:制造费用 60806.T形账户。 制造费用月初余额 820本月发生 7000 本月发生 6080合计 7000 合计 6080月末余额 100(三)约当产量比例法1.各工序完工率。 第1道工序:=20% 第2道工序:=55% 第3道工序:=85%2.各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1道工序:500×20%= 100(件) 第2道工序:400×55%= 220(件) 第3道工序:800×85%= 680(件) 合计 1000(件)3.费用分配率。 直接材料:=6 直接人工:=4 制造费用:=34.完工产品分配费用。 直接材料:4000×6= 24000(元) 直接人工:4000×4= 16000(元) 制造费用:4000×3= 12000(元) 合计 52000(元)月末在产品分配费用。 直接材料:1700×6= 10200(元) 直接人工:1000×4= 4000(元) 制造费用:1000×3= 3000(元) 合计 17200(元)5.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52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52000(四)定额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费用。 520-20+2400-2500=400(元)(2)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 ×100%=-2%(3)本月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2500+2500×(-2%)-70+20=24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400+400×(-2%)=392(元)六、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辅助方法有分类法和定额法两种。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主要从以下角度出发:(1)该种方法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有无直接联系。(2)是否涉及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3)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角度来说,它们是否是必不可少的。2.成本报表作为内部报表,与对外报表(财务报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编制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的需要,因而内容多具有针对性。(2)成本报表的种类、内容和格式由企业自行决定,更具有灵活性。(3)成本报表作为对内报表更注重时效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