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道法最后冲刺必读必背必练9 倒计时第12天(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中考道法最后冲刺必读必背必练9 倒计时第12天(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中考道法最后冲刺必读必背必练9
考点透视 满分技巧 真题回眸 妙趣横生
倒计时 第12天——理解权利义务
考点透视
(一)公民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1)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
(2)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监督权内容、要求、意义
(1)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要求: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
(1)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4.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5.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住宅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6.受教育权含义、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教育?
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重要性:对个人来说,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基,知识改变命运;对民族、国家、社会来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 ,成就国家和民族未来。
7.公民行使权利时应注意什么?(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滥用权利。
(2)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
(3)要依照法律程序行使权利。按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8.个人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1)协商:双方当事人自愿、互谅、摆事实讲道理、达成协议。
(2)调解:主要方式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3)仲裁:一经裁决、不能上诉
(4)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
(二)公民义务
9.遵守宪法法律:
(1)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遵守宪法法律的具体表现?
①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②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3)遵守宪法法律要求我们怎么做?
①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②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10.维护国家利益:
(1)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或要求: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
①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②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③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1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2.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1)我们要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我们要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满分技巧
★非选择题常见问法总结★
3.“怎么办”类:
①怎么样才能......?
②对...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建议?
③请你出谋划策。
④青少年该如何实践......?
......
★技巧:
“建议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但要注意建议的角度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青少年类”:一般公式为思想上+行动上,两个角度答题。
真题回眸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劳动、受教育 B.劳动、依法纳税 C.人身自由、受教育 D.人身自由、依法纳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A: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受教育和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说法正确;
BCD:依法纳税是基本义务;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B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结合漫画,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
A.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B.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C.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D.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BCD: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我们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义务。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B说法正确,ACD表述都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B。
3.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特殊设备在公共场所识别行人手机号码并搜集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所侵犯的公民权利是(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荣誉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和把握。
A: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用特殊设备在公共场所搜集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故A符合题意;
BCD:名誉权、姓名权、荣誉权与诽谤、盗用他人姓名、侵占他人荣誉等有关,与该题材料不符合,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小倩的父母仍不能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职责,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小倩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此,下面给小倩的建议正确的是( )
①对父母的做法我们只能忍受
②主动与父母沟通,协商
③及时寻求他人或法律帮助
④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依法维权。
②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小倩的父母仍不能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职责,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小倩的身心健康成长,小倩可以主动与父母沟通,协商,及时寻求他人或法律帮助,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②③④正确;
①:“只能忍受”说法太绝对,①错误;
故本题选D。
5.一商家因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受到严厉处罚,这说明( )
A.权利义务相统一,违反法律须担责
B.行使权利有界限,扰乱市场是犯罪
C.法无授权不可为,执法权力要用好
D.社会生活有规律,遵守规则靠他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不可违。
A:一商家因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受到严厉处罚,这说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义务,如果不履行法定义务需要承担法律责任。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错误,扰乱市场未必是犯罪行为,排除;
C:错误,商家不具有执法的权力,排除;
D:错误,遵守规则既靠他律,也靠自律。排除;
故本题选A。
6.“轰隆,轰隆……”一楼装修的“咆哮”声又来了,家住九楼的刘某又一次从午休中惊醒!已多次与一楼业主交涉未果的他愤怒了,拿起哑铃从家中推窗砸向一楼业主的豪华轿车,造成车辆损失2万多元。事后刘某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本案警示我们( )
①依照法定程序,正确维护自身权利 ②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维护居民权益 ④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犯罪的基本特征。
①②④:刘某因为一楼装修影响自己午休,拿起哑铃从家中推窗砸向一楼业主的豪华轿车,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警示我们依照法定程序,正确维护自身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①②④正确;
③:完善相关法律不是公民应该做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B。
7.午休期间,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小刚还在大声地唱歌,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唱歌是 我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对此,你的看法是( )
A.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使自由和权利即可
C.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
ABC:依据教材知识,自由是相对的,受限制的,自由的行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故ABC说法错误;
D:依据教材知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题文中小刚有唱歌的权利和自由,但不能影响他人休息,故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8.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下列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  )
A.维护国家利益 B.人身自由
C.劳动和受教育 D.依法纳税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
C:根据教材知识,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故C选项说法正确;
AD:维护国家利益、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故AD选项不合题意;
B:人身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故B选项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网络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
③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公民要守住网络表达的底线
④网络传播谣言侮辱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人格尊严权。
③④:漫画中,网络传谣、侮辱他人被行政拘留,启示我们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公民要守住网络表达的底线,网络传播谣言侮辱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③④正确;
①:题干没有涉及网络交友,①不符合题意;
②: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厉行法治要推进严格执法,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0.阅读漫画(见图)。漫画启示我们( )
A.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B.公民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
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
A:漫画表述国家采取法律手段制裁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这启示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公民行使言论自由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C:漫画表述的主旨与公民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无关,不符合题意;
D: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但行使政治自由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1.分析生活案例 探究成长问题
小刚是一个有心人,他以案例的形式记录日常生活的见闻、经历和感悟。请分析他收集的下列生活案例,探究成长中的问题。(任意选取两个作答即可,如三个都答,按前两个评阅。)
案例一
小刚为了做一名优秀的“小网民”,和自己作了如下的约定:健康文明上网,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网上交益友,不交损友;注意“信息节食”,绝不过度迷恋游戏而选课;不通宵上网影响身体健康;父母监督和自我约束相结合,心情舒畅“入网”,满载而归“出网”。
(1)你对小刚的评价是:
案例二
小刚的亲戚艾叔在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时,根据要求查验进出居民的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业主严某抱怨进出小区不方便,讽刺艾叔多管闲事,并用恶毒语言对其进行侮辱、谩骂;两人在相互争论中,严某一气之下挥拳打断了艾叔的鼻骨,摔坏了艾叔的手机……严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2)你对这一案例的评析是:
案例三
“我逗我乐”是某网络直播平台上的“大忙家”,他直播带货的商品很多是“三无”产品;他为获得点赞和打赏,偷偷转发他好友的原创漫画作品……小刚将这些违法行为向当地网信办、市场监管局进行举报,两部门针对“我逗我乐”违法行为启动行政执法程序,进行立案查处。
(3)你对这一案例的评析是:
【答案】(1)①善于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②学会正确与人交往和沟通;③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④珍惜受教育权;⑤注重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⑥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⑦能正确认识自己。
(2)①艾叔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责任意识强,积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②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③严某侵犯了艾叔的人格尊严权;④严某侵犯了艾叔的财产权,应该赔偿损失;⑤严某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⑥严某不能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遇事不理智;⑦严某犯故意伤害罪,侵犯了艾叔的生命健康权,受到刑罚处罚。
(3)①“我逗我乐”直播带货“三无”产品,是不诚信的行为;②“我逗我乐”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③“我逗我乐”侵犯了好友的知识产权;④小刚依法行使了监督权;⑤政府部门坚持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
【解析】考点考查:合理利用网络、情绪的管理、社会规则、做守法的公民、公民基本权利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1)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小刚为了做一名优秀的“小网民”,和自己作约定。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正误判断:正确
论据①:小刚的行为符合合理利用网络的要求。
论据②:小刚的行为是珍惜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论据③:小刚能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健全人格。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①:艾叔在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观点②:严某不遵守防疫规定,与防疫人员发生语言、肢体冲突,被依法刑事拘留。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
正误判断:正确
论据:是服务奉献社会的表现。
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没有正确认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扰乱社会秩序。
论据②:侵犯他人的财产权、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
论据③: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论据④:没有合理调控情绪。
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①:“我逗我乐”直播带货“三无”产品,偷偷转发他好友的原创漫画作品。
观点②:小刚将这些违法行为向相关部门举报,相关部门进行立案查处。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违反诚信原则。
论据②: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
论据③:侵犯好友知识产权。
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
正误判断:正确
论据①:小刚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论据②: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
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2.【维护合法权益履行公民义务】
材料一 2021年12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某某因为起诉中国知网平台擅自收录其100多篇论文,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材料二 2021年12月20日,税务部门发布通报,网络主播黄某因偷逃税被罚共计13.41亿元。调查显示,黄某在2019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中国知网侵犯了赵教授的什么权利?赵教授通过什么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结合材料二说说为什么要严厉查处偷税漏税行为?
(3)两则材料对我们在维护权利、履行义务方面有何启示。
【答案】(1)著作权(或知识产权)。诉讼(或打官司,用法律手段)。
(2)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①公民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树立依法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②公民要履行法定的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知识产权、维权途径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知网平台擅自收录赵某某100多篇论文→可链接著作权(或知识产权)。
关键词②:赵某某起诉中国知网→可链接维权途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网络主播黄某因偷逃税被罚共计13.41亿元→可链接依法纳税。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有关知识,从原因、措施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人论文被罚、网络主播偷税逃税被罚→可链接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妙趣横生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师不以为然地斥责道:“看你手拿钵盂,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要到斋堂去!”
  侍者反问道:“禅师既然知道,那又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石榴禅师认真地辩解说:“我是问你的本分事。”
  侍者神色庄严地回答道:“禅师若问我的本分事,那么我实在是要到斋堂去。”
  听到侍者如此问答,石榴禅师拍掌赞道:“你实在不愧为我的侍者。”
  大道理:每个人都应改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很多人不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因放弃和气馁、懦弱带来的苦恼随之而来。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本分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能在那本分事上干出一番成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中考道法最后冲刺必读必背必练9
考点透视 满分技巧 真题回眸 妙趣横生
倒计时 第12天——理解权利义务
考点透视
(一)公民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1)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
(2)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监督权内容、要求、意义
(1)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要求: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
(1)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4.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5.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住宅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6.受教育权含义、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教育?
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重要性:对个人来说,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基,知识改变命运;对民族、国家、社会来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 ,成就国家和民族未来。
7.公民行使权利时应注意什么?(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滥用权利。
(2)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
(3)要依照法律程序行使权利。按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8.个人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1)协商:双方当事人自愿、互谅、摆事实讲道理、达成协议。
(2)调解:主要方式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3)仲裁:一经裁决、不能上诉
(4)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
(二)公民义务
9.遵守宪法法律:
(1)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遵守宪法法律的具体表现?
①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②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3)遵守宪法法律要求我们怎么做?
①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②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10.维护国家利益:
(1)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或要求: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
①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②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③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1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2.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1)我们要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我们要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满分技巧
★非选择题常见问法总结★
3.“怎么办”类:
①怎么样才能......?
②对...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建议?
③请你出谋划策。
④青少年该如何实践......?
......
★技巧:
“建议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但要注意建议的角度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青少年类”:一般公式为思想上+行动上,两个角度答题。
真题回眸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劳动、受教育 B.劳动、依法纳税 C.人身自由、受教育 D.人身自由、依法纳税
2.结合漫画,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
A.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B.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C.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D.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3.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特殊设备在公共场所识别行人手机号码并搜集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所侵犯的公民权利是(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荣誉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小倩的父母仍不能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职责,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小倩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此,下面给小倩的建议正确的是( )
①对父母的做法我们只能忍受
②主动与父母沟通,协商
③及时寻求他人或法律帮助
④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一商家因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受到严厉处罚,这说明( )
A.权利义务相统一,违反法律须担责
B.行使权利有界限,扰乱市场是犯罪
C.法无授权不可为,执法权力要用好
D.社会生活有规律,遵守规则靠他律
6.“轰隆,轰隆……”一楼装修的“咆哮”声又来了,家住九楼的刘某又一次从午休中惊醒!已多次与一楼业主交涉未果的他愤怒了,拿起哑铃从家中推窗砸向一楼业主的豪华轿车,造成车辆损失2万多元。事后刘某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本案警示我们( )
①依照法定程序,正确维护自身权利 ②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维护居民权益 ④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午休期间,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小刚还在大声地唱歌,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唱歌是 我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对此,你的看法是( )
A.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使自由和权利即可
C.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下列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  )
A.维护国家利益 B.人身自由
C.劳动和受教育 D.依法纳税
9.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网络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
③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公民要守住网络表达的底线
④网络传播谣言侮辱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阅读漫画(见图)。漫画启示我们( )
A.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B.公民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
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
11.分析生活案例 探究成长问题
小刚是一个有心人,他以案例的形式记录日常生活的见闻、经历和感悟。请分析他收集的下列生活案例,探究成长中的问题。(任意选取两个作答即可,如三个都答,按前两个评阅。)
案例一
小刚为了做一名优秀的“小网民”,和自己作了如下的约定:健康文明上网,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网上交益友,不交损友;注意“信息节食”,绝不过度迷恋游戏而选课;不通宵上网影响身体健康;父母监督和自我约束相结合,心情舒畅“入网”,满载而归“出网”。
(1)你对小刚的评价是:
案例二
小刚的亲戚艾叔在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时,根据要求查验进出居民的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业主严某抱怨进出小区不方便,讽刺艾叔多管闲事,并用恶毒语言对其进行侮辱、谩骂;两人在相互争论中,严某一气之下挥拳打断了艾叔的鼻骨,摔坏了艾叔的手机……严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2)你对这一案例的评析是:
案例三
“我逗我乐”是某网络直播平台上的“大忙家”,他直播带货的商品很多是“三无”产品;他为获得点赞和打赏,偷偷转发他好友的原创漫画作品……小刚将这些违法行为向当地网信办、市场监管局进行举报,两部门针对“我逗我乐”违法行为启动行政执法程序,进行立案查处。
(3)你对这一案例的评析是:
12.【维护合法权益履行公民义务】
材料一 2021年12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某某因为起诉中国知网平台擅自收录其100多篇论文,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材料二 2021年12月20日,税务部门发布通报,网络主播黄某因偷逃税被罚共计13.41亿元。调查显示,黄某在2019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中国知网侵犯了赵教授的什么权利?赵教授通过什么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结合材料二说说为什么要严厉查处偷税漏税行为?
(3)两则材料对我们在维护权利、履行义务方面有何启示。
妙趣横生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师不以为然地斥责道:“看你手拿钵盂,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要到斋堂去!”
  侍者反问道:“禅师既然知道,那又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石榴禅师认真地辩解说:“我是问你的本分事。”
  侍者神色庄严地回答道:“禅师若问我的本分事,那么我实在是要到斋堂去。”
  听到侍者如此问答,石榴禅师拍掌赞道:“你实在不愧为我的侍者。”
  大道理:每个人都应改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很多人不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因放弃和气馁、懦弱带来的苦恼随之而来。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本分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能在那本分事上干出一番成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