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南方地区 同步练习--2022-2023 学年 浙江省 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一、单项选择题1.傣族人聚居在云南南部,喜欢穿短衣长裙。这是为了适应当地A.湿热的气候 B.炎热的气候 C.崎岖的地表 D.干旱的环境2.中国珠江流域与西亚地区相比,纬度大体相当,自然景观却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季风 B.海拔 C.纬度 D.气温3.关于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B.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C.③省是我国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相邻4.“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航运”描写的是我国( )A.南方地区 B.青藏高原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5.下列关于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A地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 ②雨热同期是A.B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③由于受秦岭阻挡,B地完全不受寒潮影响④水运仍然是B地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下列数据,最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A.—1℃ B.8℃ C.9℃ D.15℃山东的花生、浙江的龙井茶、东北的人参等,这些商品都是当地的特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上述材料说明了( )A.各地的特产不同,生产方式也不同B.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C.各地的特产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D.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特产也不同8.上述的各地特产,我们都可以在身边的商场买到,这是因为( )A.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商品交流日益频繁C.不同的地理区域,其自然和人文环境也不同D.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9.如下图四幅图反映三门气候类型的是( )A. B.C. D.10.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11.我国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 )A.旱涝灾害 B.梅雨C.寒潮 D.沙尘天气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内蒙古高原 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1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被烙上这方水土的文化印记有A.安塞腰鼓信天游 B.鱼米之乡赛龙舟C.翻山越岭看变脸 D.酥油奶酪青稞酒14.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改革开放后,上海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是( )A.浦东 B.浦西 C.尖沙咀 D.徐汇15.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壮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味甜。”B.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植的甘蔗又获大丰收。”C.黎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来客。”D.傣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16.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这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①热量充裕 ②日照充足 ③降水丰沛 ④都江堰工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7.以下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宁波基本相符的是( )A. B.C. D.18.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境内大凉山峡谷腹地,它的优势是A.海拔属高原地区,冬长无夏,春秋相连,B.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6℃,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C.纬度约为19°30”,满足新一代海面发射任务需求D.大陆性气候,常年干燥少雨,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19.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科技 C.市场 D.自然环境二、非选择题20.读“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图”,回答问题。(1)A、B、C、D、E中是长江流域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城市的是____。(2)在长江水系中,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上、中、下)游,原因是____。(3)图中序号中代表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的是____。(4)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社会优势条件有哪些?21.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宜宾考察。长江、金沙江、岷江在宜宾市主城区交汇,形成了三江汇流的壮阔景象。长江自此始称“长江”。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江口考察时谆谆嘱托,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流域图材料二:鄱阳湖水系图材料三:长江经济带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包括东起上海,西至云南的11个省市,形成上海、武汉、重庆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面积约占全国20%,人口占全国45%,淡水资源超过全国30%,生产总值超过全国40%。(1)观察长江流域图,源头至宜宾落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2)图中横断山区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会造成长江含沙量_______(增大、减少),针对上述问题,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___(3)下列对于长江A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B.该河段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河"C.该河段拥有“黄金水道”之称 D.该河段流经了富饶的四川盆地(4)上题图中所示河流B_______(名称)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其下游所处的鄱阳湖平原主要种植_______(粮食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5)结合材料三,详解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参考答案:1.A【详解】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湿热的气候,其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2.A【详解】同纬度的西亚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主要是荒漠景观;同纬度的中国珠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暖湿气流,降水多,气候湿润,主要是森林景观,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季风,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3.C【详解】由图可知,①省是我国大陆最偏南的广东省,曾母暗沙位于最南端的海南省;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云南省,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只与同俄罗斯相邻,故选C。4.D【详解】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水利便利。北方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河湖冬季普遍结冰。故选D。5.D 6.A【解析】5.读图可知,A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B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A.B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③由于受秦岭阻挡,B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由于B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运仍然是B地人们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故答案选D。6.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地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ABCD四个选项中,A最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故答案选A。7.D 8.B【解析】7.山东的花生、浙江的龙井茶、东北的人参等,这些商品都是当地的特产,说明了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特产也不同,比如说山东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它的自然环境适合花生的生长,浙江的土壤、地形等条件则适合龙井茶的生长,故选D。8.我们都可以在身边的商场买到山东的花生、浙江的龙井茶、东北的人参等,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商品交流日益频繁,故答案选B。9.B【详解】三门县,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据图分析,A是地中海气候,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是温带季风气候,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0.A【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影响,大部分的河流自西向东汇入河流,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是正确的,故A符合题意;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又有山脉的阻挡,所以来自海洋的湿润夏季风不易深入,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夏季风季风,排除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天气,排除CD。故选A。11.A【详解】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导致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前进速度快,到达北方时间较早、徘徊时间长,就会导致北方地区降水偏多,出现北涝南旱;如果夏季风弱时,则前进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时间较长,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出现南涝北旱,故选A。12.D 13.B【解析】12.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是长三角区域,,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13.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14.A【详解】浦东地处上海黄浦江东岸,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使得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比浦西落后,1990年中央设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使得浦东迅速崛起,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故选A。15.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苹果是北方地区的水果,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A项错误;甘蔗分布在南方地区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B项错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青稞酒是藏族的饮品,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C项错误;泼水节是傣族的重要节日,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6.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横穿盆地南部并有众多支流汇入,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土壤肥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所产水稻、小麦、油菜、柑桔、甘蔗、蚕丝等农产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故一向称之为“天府之国”,故C正确;四川盆地多雨,日照不充足,都江堰工程不属于自然条件,②④错误,故排除ABD项;故选C。17.C【分析】结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宁波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1月月均温高于0℃,。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读;图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月月均温低于0℃;故答案A错误。图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少;故答案B错误。图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1月月均温高于0℃;故答案C正确。图D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月月均温低于0℃;故答案D错误。【点睛】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18.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西昌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地面风力符合卫星的发射条件,B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排除;四川冬长无夏的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19.D【分析】根据南北方地区的地域差异,进行分析解答。【详解】我国南、北方农业类型差异显著,北方以旱地为主,盛产小麦、玉米等;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盛产水稻、甘蔗、油菜等,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显著,主要是自然因素。结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南北方地区的地域差异。20.(1)A。(2)上,长江上游河段由于地形复杂,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3)①。(4)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较高、农业基础条件好。【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城市的是上海A。(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能受到河流的径流量和落差影响,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落差较大。(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洞庭湖①。(4)关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因素,需要从交通、市场、劳动力及农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1.(1) 大; 水能(水力)(2) 水土流失 增大 植树造林(3)C(4) 赣江 水稻(5)长江经济带面积大,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人口众多,劳动力力丰富,人才素质较高@淡水资源丰富,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用水@工农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部分城市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详解】(1)根据长江流域图中的各拉丹冬峰、宜宾的海拔可知,源头至宜宾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2)根据长江流域图可知,横断山区森林破坏严重,植被保持水土能力减弱,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会造成长江含沙量增大,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进行改进。(3)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可知,图中A河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落差较小,河道宽,拥有“黄金水道”之称,C项正确;该河段落差小,没有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排除A项;黄河下游是著名的“地上河”,而非长江河段,排除B项;该河段处于江西、安徽地区,没有流经四川盆地,排除D项。故选C项。(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题图中所示河流B是赣江,它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其下游所处的鄱阳湖平原主要种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5)根据材料三“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包括东起上海,西至云南的11个省市,形成上海、武汉、重庆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面积约占全国20%,人口占全国45%,淡水资源超过全国30%,生产总值超过全国40%。”以及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面积大,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人口众多,劳动力力丰富,人才素质较高;淡水资源丰富,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用水;工农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部分城市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