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世界大家庭 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你认为以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正确的是( )A.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参观时禁止拍照,以避免壁画褪色,变质B.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C.在古代建筑上刻写“XXX到此一游”,纪念自己的出行D.尽量多的吸纳参观人数,以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2.下图为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 )①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②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 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④河流沿岸森林资源丰富 ⑤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3.日本的气候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4.读世界局部区域图(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所示区域( )①地跨亚、非、欧三大洲②居民大多为黄色人种③直接濒临红海、大西洋④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 每个礼拜日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信仰(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如图为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体厚度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6.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体厚度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的差异 B.宗教信仰的差异C.气温的差异 D.生活习惯的差异7.图中四个城市,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鹿特丹 B.华沙 C.赤塔 D.呼玛8.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南部为喜马拉雅山、北部为德干高原、南部为恒河平原B.南部为德干高原、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C.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德干高原、南部为恒河平原D.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西部为德干高原9.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 ( )A.气候宜人 B.水源充足 C.交通便利 D.地形崎岖10.屋顶较平,是因为A.气温较高 B.气温较低C.降水较多 D.降水贫乏11.暑假,小明同学去日本旅游,对他见闻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享受美味的生鱼片 B.登美丽的富士山C.观赏刚刚盛开的樱花 D.欣赏具有中国古建筑风格的京都12.聚落在发展过程中因环境而异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下列建筑物代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传统聚落建筑的是A.竹楼B.蒙古包C.砖瓦平房D.窑洞1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和阿拉伯语 B.汉语和西班牙语 C.汉语和英语 D.俄语和英语14.下列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A. B. C. D.2020年5月,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读登山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15.图中等高距为(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800米16.队员从前进营地前往突击营地是( )A.一直沿着山脊行进B.一直沿着山谷行进C.先向东北方向,再向西北方向行进D.先向西南方向,再向东南方向行进17.按照亚洲六个地理分区,尼泊尔位于( )A.东亚 B.南亚 C.西亚 D.北亚18.中国与尼泊尔的国界主要以____ 来划分。( )A.河流 B.山脉 C.经线 D.纬线19.下列地区与聚落的建筑风格搭配不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斜顶屋B.黄土高原―窑洞C.湘西地区―吊脚楼D.青藏地区―牦牛毛帐篷二、非选择题20.2016年11月17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某校九年级同学李菲想要对此作更多地了解,于是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请你帮他完成信息记录表。信息记录表信息一 习主席此次访问的三个国家,都位于______洲;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都属于______。信息二 厄瓜多尔素有“赤道之国”之称,根据下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厄瓜多尔的地理位置是:______。信息三 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______山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是______人,他们是这样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安排农业生产的:______。信息四 了解以上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等。21.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________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________范围的边界.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________商定的,人为划分的.有些国家之间,以自然的________、________、湖泊为界,有些国家之间以________为界,在一定地段设立界碑、界墙、栅栏作为标志.还有一些国界,是根据历史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等原因来划定的.22.为拍摄《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行走大江南北,途中不仅体验到了各地美食,而且体会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美国与中国具有一样特征。( )A.对 B.错参考答案:1.A【详解】试题分析:认识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解: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接待尽可能多的游客参观,都对文化遗产具有破坏性.故排除B、C、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应从身边做起,学生应牢记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从我做起,保护和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2.D【详解】试题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河流沿岸水运便利、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城市聚落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B【详解】日本领土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没有热带,是季风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项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排除A项;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临近海洋的大陆地区,排除C项;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4.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区域涵盖了西亚、北非和欧洲部分地区,因此该区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①正确;该地区的主要信仰是伊斯兰教。④正确。D正确;此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②错误。此地濒临的是红海和印度洋。③错误。因此ABC错误。综上故选D。5.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基督教徒每个礼拜日会去教堂做礼拜,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6.C 7.A【分析】试题分析:6.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解: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到内陆气候由海洋性过渡为大陆性,图中所示民居的墙壁厚度自西向东越来越厚,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气温,墙壁厚实,有利于御寒.根据题意.故选C.7.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解:欧洲西部常年受大西洋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四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递减,因为由西向东距海渐远,海洋性越来越弱,大陆性越强,鹿特丹最靠西,降水最多.故选A.【点评】考查世界的降水特点及影响因素,要理解记忆.8.B【详解】根据印度地形分布,呈北中南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排除ACD,B项正确。故选B项。【点睛】9.D【详解】试题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这些地区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所以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山地崎岖,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0.D【详解】试题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在我国南方雨水多,房顶坡度要大些,主要是利于雨水顺畅流淌,减少其停留时间和积水;而我国的北方雨水相对少,大风较多,屋顶比较平,故本题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1.C【详解】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喜欢吃生鱼片,富士山是日本的圣山,古代日本的传统文化受中国影响较大,有许多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建筑,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欣赏樱花最佳月份3月15至4月15.12.D【详解】试题分析:竹楼是我国西双版纳的民居,蒙古包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民居,砖瓦房屋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民居。所以选D。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主要的民居。13.C【分析】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详解】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故C符合题意。14.B【详解】试题分析: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浙江绍兴地区气候湿润,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雨水的排泄;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多沙漠,其房屋特点是墙体高而厚、门窗小,防止风沙进入;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冰屋子墙体厚,注意防寒、保暖;东南亚地区气候湿润,高脚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或竹楼,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可见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是墙体较厚,窗户较小的民居。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5.C 16.D 17.B 18.B【详解】(1)读图可知,三条间隔的等高线分别是8000、7200、6400,因此每条等高线间距是(8000-7200)/2=400米。C正确;ABD与题不符。ABD错误。综上故选C。(2)读图可知,队员从前进营地向北坳营地是向西南方向前进。从北坳营地向突击营地前进是从东南方向前进,D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前进营地位于山脊处,突击营地位于山谷处。AB错误;C与事实不符。C错误。综上故选D。(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泊尔是南亚山区的内陆国家。B正确;ACD与事实不符。ACD错误。综上故选B。(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和尼泊尔的分界线是喜马拉雅山脉。B正确;ACD与事实不符。ACD错误。综上故选B。19.A【详解】试题分析:北极的因纽特人建圆形冰屋,因为可以就地取材,可以减少风的阻力和积雪的压力,安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深厚、直立,开挖出的窑洞冬暖夏凉利于人居住;中国南方降水多,气候湿热,屋顶应坡度较大,以利于通风散热和排水;东南亚气候炎热多雨,高架房利于通风散热和排水.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0. 南美 发展中国家 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北与哥伦比亚相邻,南接秘鲁,西临太平洋 安第斯 印第安 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种植农作物,发展种植业;在山区的高海拔处以放牧为生,发展畜牧业 访谈法 查阅资料【详解】习主席此次访问的三个国家厄瓜多尔、秘鲁、智利都位于南美洲洲;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北与哥伦比亚相邻,南接秘鲁,西临太平洋。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是印第安人,他们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种植农作物,发展种植业;在山区的高海拔处以放牧为生,发展畜牧业。为了解厄瓜多尔、秘鲁、智利这三个国家的信息,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访谈法、查阅资料等。21.邻国;主权;谈判;山脉;河流;直线;社会;政治【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界又称疆界或境界,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界线,是国家领土范围的地理界线。通常以领陆和领海的国界为基准,向上向下作垂直线,构成该国的领空与底土的界限。它是国家领土、领水和领空划定的基础,决定国家存在的地理空间、限定其行使国家领土主权的范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限定性和不可侵犯性。相邻国家间的陆地国界,一般由相邻国家间协商签订条约或达成协议划定,以界碑、界桩等人造标志,以自然的山脉、河流湖泊为界,地理经线纬线,或当事国同意选择的某种线等形式标定。国家领海的外部界限,由主权国立法确定,相邻国家间的领海界限由有关国家协商确定22.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中国一样都有漫长的海岸线,都有一侧接太平洋,都有很多港口。故题目正确,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