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预防诺如,守护健康——小学2023年春预防诺如病毒主题班会【教育目标】春季来临,诺如病毒也进入高发期。英邦小学提醒各位家长,诺如病毒感染可防可控,这种疾病来的快去得也快,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即使感染了多数也会很快痊愈,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因此,预防知识早知道,健康身体最重要!为做好诺如病毒防控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坚持落实“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教育准备】1、教师制定计划2、教师精心准备制作课件【教育过程】一、什么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感染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而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弱,是诺如病毒的易感染人群。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它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二、了解诺如病毒的具体特征(一)除了快,诺如病毒“厉害”在哪呢?1、传染性强、致病力强据报道,最少18个病毒颗粒即可引起人体感染,这个致病剂量在病毒界可是很少的哦!2、流行时间长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都可以发病,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感染和流行的高发期。但从近些年的监测来看,在较为温暖的季节也会出现疾病的流行。3、传播范围广覆盖人群多人群普遍容易受到感染,以成人和学龄儿童多见,也可发生于体弱和老年人。成人感染后以腹泻为主,儿童一般先出现呕吐,然后出现腹泻,或仅表现为呕吐症状,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或水样便。4、可重复感染和变异性强诺如病毒主要在胃肠道复制,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力仅能持续较短时间。所以,即使曾经患病,同一人仍可能因再次感染而发病。目前尚无针对诺如病毒的疫苗。(二)人是怎么感染的,病毒又是怎么传播的?人们通常经过以下途径感染: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经食物传播和经水传播。健康人因接触到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感染。三、诺如病毒预防注意事项(一)威力这么大,我们该怎么防?1.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教会孩子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尤其饭前便后,要记得用肥皂和流动水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注意: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2.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喝温的或凉的开水,不要喝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食物必须加热至熟透后再吃。在超过80℃ 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3.加强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室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4.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患者最好避免与其他人共同进餐,使用过的饮食用具要洗净并高温消毒; 提醒孩子,身边如有人呕吐,不要靠近,及时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5.及时清理,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清理患病家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和物品;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6.患病期间居家观察如孩子在校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待症状完全消失后持复学材料才可返校。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患病后不要过于担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病情轻微,持续时间短,预后良好。患者应充分休息,清淡饮食。(二)在校防诺如病毒三要点1、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进食前及如厕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2、吃熟食一定要吃煮熟煮透的食物、要喝温的或凉的开水(不喝生水),避免病从口入。3、远离呕吐物一旦有同学发生呕吐,其他同学应第一时间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及时向老师报告,并听从老师的指引进行有序疏散,不要围观,更不要帮忙清理呕吐物。【教育活动总结】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学生们对诺如病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预防传染病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