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系统及其构成”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认识系统及其构成”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三单元,“系统及其特性”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认识系统及其构成、系统的基本特性。本节内容我用两课时完成,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通过案例的分析,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学会用整体的、相互联系的系统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主要探讨第一个问题,“认识系统及其构成”。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知识范围的局限和特殊的年龄特征,学生不能用完整的系统观点分析和思考问题,很容易用一些较为偏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系统的思想来思考问题。3、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根据通用技术的课程标准、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系统的含义,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条件。(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系统的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3)情感目标学生在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中培养相互信赖,相互学习的良好合作精神;获得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4、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系统的含义难点: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二、教学策略及课前准备1、教学策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技术体验、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动手实践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的含义及系统的构成条件,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动手实践、成果评价等方法,为学生突破“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这一难点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了通用技术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这一教学理念。2、教学前准备场地(通用技术教室)、小台灯的组件、剪刀、胶布等三、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PPT】以《单眼网捕鸟》的故事引入新课(用时2分钟)一、系统知识的学习1、系统的含义?(用时10分钟)(1)分析系统的含义提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系统,如当我们乘座汽车或步行时,会进入“交通管理系统”,当我们去打电话,我们将进入“通讯系统”等,系统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下面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系统的含义)来一起了解一下常见的系统。举例:家庭、蜜蜂、手机、多媒体、电脑、载人飞船等大千世界,系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自然界,一片森林、一只小动物、一个细胞等都是系统,如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要素,按一定的结构形式组成的表现出生命现象的系统。在技术领域,从宇宙飞船、万吨远洋货轮,到一台车床、一台电风扇等,都可看做系统,如电风扇是由电机、叶片、定时器、开关等组成的,能使人消暑的机电系统。在社会生活方面,一座城市、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同样都可视为系统。(2)课堂讨论自行车、多媒体、手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的后果?系统的名称 组成要素自行车多媒体教室手机由学生概括回答系统的含义系统:这种由相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若干个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系统。在这里,要素是指构成系统最主要的元素。一般来说,部分相对于系统的整体而言,要素相对于系统的元素结构而言。很多情况下,要素和部分又可以通用。如:学校(行政人员、教学人员、学生)等要素组成的,各要素(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3)小组讨论学习系统的构成条件(用时5分钟)第一,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组成;第二,要素或(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第三,整体的功能是局部所没有的。(4)系统知识拓展①系统与子系统系统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任何系统都是它所从属的更大范围更高一级系统的子系统。对于大型的复杂系统,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例如:电脑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Windows、 XP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学习软件、娱乐软件)等例如:人体自身的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分泌系统等组成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较小的系统,即子系统。子系统又可层层分解,如体的呼吸系统可以分解为呼吸道和肺两个子系统。呼吸道又可以分解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子系统各具功能,它们之间又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即对血液里和肺泡内的空气进行交接,肺和呼吸道两个系统相互配合,实现呼吸系统为人体提供氧气,从人体排出二氧化碳废气的功能。例如:地球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等子系统构成;交通系统可分为航空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运输系统、水路运输系统等子系统;管理系统可分为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是相对的。例如:学校(行政部门、教学部门、班级), 班级(桌椅、黑板、多媒体、教师、学生)②系统与元素一般来说,元素是系统分解的最后层次或基本单元。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主要元素,如:班级做为学校的一个子系统,最基本的单元为(学生),学生在班级中是不可再划分的最小的元素。而相对于“生物界”学生自身又是一个系统。又如,“人”相对于“社会”这一系统,是不可再划分的是小单元,即构成社会的要素;而相对于“生物界”这个系统来说,人体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层层分解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子系统以及器官、组织、细胞等更小的子系统)。由此可见,所谓元素的不可再分性,也是相对于它所从属的系统来说的。3、系统的类型 (用时5分钟)【PPT】播放微课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实体系统、抽象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系统组成元素的性质,可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自然系统就是由天然物质自然形成的系统,例如:食物链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梯田生态系统等;人工系统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人为建立起来的系统,例如人造卫星、电脑、房屋建筑等;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叫作复合系统,例如:温室系统、鱼池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按照系统组成元素存在的形态,可分为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由物质构成的系统叫作实体系统,例如:自行车系统、电脑系统等;由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非常物质构成的系统叫作抽象系统,例如:数学、哲学系统等;电脑的硬件算是实体系统,运行的软件则为抽象系统 。按照系统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例如:火车(火车在运动状态时应该是动态系统,不运动时应该是静态系统),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是相对的。二、技术体验(用时20分钟)以小台灯、小风扇的系统组装,进一步理解系统的含义。【PPT】播放组装视频作品展示与评价(由教师、学生对各组作品进行评价)由学生展示小台灯,师生共同欣赏与评价,教师指导评价,对学生的成功点加以肯定与表扬,对学生的不足加以提示修正,进一步巩固系统的结构,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系统的内容,课后作业,对小台灯系统做改进性设计。三、 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用时3分钟)课后作业:对小台灯的组装,改进性设计?思考“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主要原因?运用了怎样的思想?③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问题预习,下节课内容“系统的分析”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在设计安排上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把理论知识溶于生活,让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在实践中缩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差距,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如何让学生在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带着疑问进入深入学习的状态,找到学习的兴趣点。我在设计时虽然非常注重这些细节的安排,但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这也是教学设计的难点,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完善。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感谢各位老师的点评,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