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说课稿)
本章将技术性质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是由技术到设计的过渡章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分为“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三个内容。 人机关系是进行设计必须学习的基础内容,人机关系又是“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教学中,根据教材设计相应的案例引入课题,注重理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领学生较好的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致的设计素养。同时,应注意把握“人机工程”理念的阐述与理解,学生把学习自觉地与个人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入脑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问题引导和分析,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特别是人、机、环境三要素的关系; ②通过案例分析,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和权衡的思想方法; ③通过学生举例、分组讨论等活动,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举例分析和讨论,学会从不同视角对人机关系进行设计分析的方法; ②通过讨论和实践,能够体会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基本思想方法; ③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机关系的分析,从中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知识学习、案例分析、合作讨论等形式,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设计理念。
难点:人机关系的具体分析和应用,特别是设计中的把握深度。 课时安排1学时。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通过对技术性质、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等知识的学习,对“技术”的价值体现和研究范畴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对“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能较好地理解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本节课将从案例入手,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设计分析方法,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根据知识需要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学习成果展示,充分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表现,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教法上主要以创设情境、组织讨论、任务驱动、讲解演示等方法为主,对抽象的理论进行点拨,给予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学法上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相应的学习成果。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课题 [材料]一个滚轮带来的便利 最早的鼠标 两键鼠标 带滚轮的鼠标 1964年,美国的道格拉斯博士研究出了“显示系统X-Y位置指示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鼠标,但是受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的制约,直到1981年,施乐公司推出图文操作系统Star,鼠标才真正的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早期的鼠标大多是两键或者三键设计。1995年,台湾昆盈公司正式发明了滚轮技术这项专利,鼠标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教师:结合自己的应用,谈一谈鼠标滚轮的作用? 学生:鼠标滚轮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更好的借助鼠标实现快速的翻页滚动以及文本图像的放大缩小。 教师:通过这一案例,结合前面所学,我们可以进而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 技术是设计的基础,技术与设计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 【设计意图】采用情景教学法,引领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得出相应结论,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案例结合,讲授新课 1、什么是人机关系 教师:为什么滚轮鼠标一经推出即受到诸多用户的青睐? 学生:因为它使用起来更加顺手,节省了手指劳动,简化了操作程序。 教师:我们使用鼠标的过程,手和鼠标之间就有了联系,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所谓人机关系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教师:既然知道了什么是人机关系
任务一:寻找身边的人机关系
学生:思考并举例身边的人机关系
人际关系中所指的“机”包括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以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
马上行动:
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中的人机关系
奶奶使用摇控器看电视
妈妈使用洗衣机洗衣服
司机驾驶汽车
木工用手锯锯木头
学生回答:找出“人“与”机“
教师:在人与某个产品构成的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的关系。以开门为例,人走近门,便与门板构成了人机关系;人要握住把手,便与门把手构成了人机关系;人开门后要通过门,便 与门框构成了人机关系。
例如:人乘电梯到某一层楼时,存在很多方面的人际关系,人与电梯门门的自动控制控制开关运行速度,电梯箱体内的照明排气通信,消防、箱体、高度宽度,体现了哪些人机关系?
学生:回答
马上行动:课堂练习分析人坐凳子上的时候,人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了那些人机关系?
(1)手臂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背部与____________________
(3)脚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脚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5)臀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人与周边物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不同的设计问题涉不同的人机关系,在设计中都要考虑人机关系需 要实现的目标。
【PPT】展示设计产品,让学生思考这些产品运用了哪些设计原则,实现了哪些目标?
高效、安全、健康、舒适
思考:台灯的设计,需要考虑哪些人机关系?实现怎样的具体目标?
任务三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
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如何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作业:指出教材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人机工程学是比较专业的课程,深浅程度,这是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人际关系作为高中学生技术设计的入门要求,学生能够从人际关系的角度了解,这是设计的一种理念,知道人际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