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学案::维护国家安全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学案::维护国家安全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一:维护国家安全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部分 时政热点素材
1.据新华社9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祭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要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制。
2.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牢牢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严守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
3.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核心是生物育种技术的竞争,我们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原始还需加强,国家生物育种技术成果虽多,但应用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选择。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启动农业,生物育种纵向重大项目,党的20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这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推进我国生物育种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指出,希望将来有一大批优秀青少年能够学习农业科学知识,从事农业工作,能为我国乃至人类的粮食发展做出贡献。
4.党的二十大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2023年1月1日,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组织制定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是实行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了各方的高度警惕。
第二部分 考点预测链接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①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与我们息息相关,A、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B、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C、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共同责任。
③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贡献,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2.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①国家角度: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②个人角度:
A、公民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B、学习并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C、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积极建言献策;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等。)
D、不断增强国家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什么
①以人民安全为宗旨,②以政治安全为根本,③以经济安全为基础,④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⑤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三部分 典型题例实战
1、时政点评
我国是一个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领海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我国航建海让阅兵在青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彰显了党的19大以来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巨大成就,坚定了人民海军坚决捍卫领海主权的信心。
请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南海阅兵彰显了人民海军建设的巨大成就,表明我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心和决心。领海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人民海军是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保障;南海阅兵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每个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判断说理
下图中人物的行为( × )
理由:偷拍国家军事基地的做法是泄露国家秘密、损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图中人物没有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3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
3、数据分析
为了迎接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班同学就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展开了调查,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通过调查,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
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对国家安全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民的国家安全教育。
4、2021年8月17日,江苏沿海渔民打捞到一个微型无人船,渔民根据国家规定,第一时间报告给了渔政和国家安全部门,随后这一无人船被移交给国家某研究机构。从2016年至今,已经91位渔民因为从海里捞出“好东西”上交有关部门维护国家利益。不管是沿海还是西南边陲,这些渺小却伟大的人总是坚定地守护着中国的国土。
(1)结合材料谈谈渔民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渔民打捞微型无人船上交国家,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5、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着“种子”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分享:农业“芯片”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些年,我国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种质资源是种子的遗传资源,保护好种质资源才能培育出好种子。2021年,我国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投入试运行国家种质资源库,能满足未来50年、5000个物种、150万份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种业确定为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要在补齐短板、突破瓶颈上强化科技支撑。
结合分享,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多措并举发展种业的意义。(6分)
(1)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护好种质资源,有利于保护种子品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有利于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兴农。(6分)
6、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安全并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更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安而不忘危,入脑入心,尽责尽心,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①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②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③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④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⑤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 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6分)
第四部分 中考预测演练
一、选择题
1.观察下面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应填入的是( A )
A.政治安全 B.网络安全
C.资源安全 D.科技安全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祭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要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制。作为中学生应( C )
A.严厉打击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 B.精通与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C.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D.成为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
3.有调研报告显示,网络泄密占泄密事件总数的七成以上。在西方研究中国军情的权威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来自中国军迷发布的网络信息。有的情报搜集者装作不懂,发帖求教,就会引来大量网友跟帖,他们从中窃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告诉我们( D )
①要坚决杜绝上网跟帖的行为 ②人民幸福安康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④要警惕和防范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时政点评
1.2023年9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祭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要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制。
请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参考答案: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祭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体现了国家重视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维护国家安全。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制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青少年增强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依法履行国防义务。④我们要不断增强国家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2.2023年1月1日,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组织制定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是实行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了各方的高度警惕。党的二十大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请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参考答案:①我国制定巜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表现。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此项制定有利于增强各方维护生物安全的意识,预防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有利于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维护国家生物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牢牢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严守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
材料二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启动农业,生物育种纵向重大项目,党的20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这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推进我国生物育种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选择。
(1)请结合材料谈谈国家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严守耕地红线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2)请你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加强粮食安全的保护。
参考答案:①我国耕地资源总体紧缺,我们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有利于促进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粮食安全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障维护人民安全,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3)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拟定一份宣讲提纲。(重点分析怎么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