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15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含答案)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专题15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含答案)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热点专题15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
【热点速递】
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来到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该社区安置了安新、容城两县回迁群众5000多人。习近平强调,我一直牵挂着回迁群众,看到大家生活好,我很欣慰。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习近平来到雄安会展中心雄安厅,结合沙盘、视频短片,听取雄安新区整体规划建设进展介绍,了解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及清淤疏浚、百淀连通等工作进展情况。习近平强调,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统筹谋划,扎实推进。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努力建设新功能、形成新形象、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研究出台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广泛吸引、聚集国内外力量和资本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形成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要广泛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把智能、绿色、创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亮丽名片。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
【以人民为中心】
1.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①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和政府抓住
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人水平,加
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改革开放】
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原因、为什么)
(1)主要矛盾: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发展特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4)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怎么办)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
推向前进。
(2)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4)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继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的理由或者原因: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是一种文明社会的形态,是时代的选择。④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或者建议:
①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做起,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积极同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1)成就: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 中学生应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①知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实践:努力探索,注重实践,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如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
③方法:培养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3、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同步检测】
单项选择题
1、2022年6月,雄安新区首座500干伏变电站投入运营,这是新区未来实现100%绿电供应的重要枢纽。建设过程中,工程以绿色建造为导向,抓源头绿色设计,注重绿色施工。这一电网的绿色构造,有效助力了碳中和、碳达标。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此举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中国
②雄安新区的工作重心已转变为保护生态环境
③新区坚持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雄安新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设立的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它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中央这一举措认识正确的是( )
①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③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建立新区是解决我国重大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在河北雄安新区,各项建设如火如茶,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创新局面;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带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快速成长,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更加凸显;在广东中山,深中通道施工繁忙,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与“软联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正在( )
A.书写城乡协调发展的崭新篇章
B.奏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和谐乐章
C.舒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D.续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篇章
一泓清水润雄安。站在雄安安新县的白洋淀大堤放眼望去,水面开闲,波光粼粼,大片大片芦苇荡犹如跃出水面的绿野,风吹过,绿浪起伏、连绵无际。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列为顶层设计,“沿边不会是一圈的湖景房”“淀水将得到精心修复”的承诺掷地有声。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①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维护生态平衡
④实现可持续发展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5.如今雄安的“水”咋样,靠水吃水的白洋淀人最有发言权:“喜欢清水的草虾,这两年又出现了;前些年水质发臭,草虾也找不到踪影。“位于淀中的邵庄子村四面环水,这几年旅游火爆,仅民宿一年就收入300余万元,村里还涌现了几十个网红旅游主播。以此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呵护绿色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③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④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6.材料1:习近平随后乘车来到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该社区安置了安新、容城两县回迁群众5000多人。习近平强调,我一直牵挂着回迁群众,看到大家生活好,我很欣慰。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材料2: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解决好雄安新区干部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新区建设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坚持就业优先,完善就业创业引导政策,加强对新区劳动力的再就业培训。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体现了教材哪些知识?
7.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努力建设新功能、形成新形象、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研究出台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广泛吸引、聚集国内外力量和资本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形成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要广泛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把智能、绿色、创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亮丽名片。
结合总书记谈话,说一说如何让创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亮丽名片?
【答案提示】
单项选择题:
1-5 BCBDC
二、材料分析题:
6. 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我国宪法和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人权得到物质和制度上的保障。
7.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必须保护知识产权,弘扬科学家精神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