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逐水草而居 课件(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1 逐水草而居 课件(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逐水草而居
蒙内铁路沿线景观以草原为主
为什么蒙内铁路沿线是草原景观?
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每年7月~9月,在东非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都会上演这场大迁徙。迁徙的动物分成三波。打头阵的是20多万匹野斑马,紧跟其后的是百万头角马,殿后的是50万只瞪羚。
为什么野生动物们要迁徙?
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为什么野生动物们要迁徙?
湿季:
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
干季:
降水很少,草木稀疏,一片枯黄
草原上的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怎样的变化?
对照书本图2-19
湿

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这个村庄主要住了什么人?
1
这些人生活、生产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2
马赛人
游牧民族,不定居。
以放牧为业。
非洲的主要游牧民族——马赛人
马赛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牛是他们的全部财产。
在马赛人的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
为什么马赛人是游牧民族呢?
思考:
1、从纬度位置看,基塔莱和多多马分别位于什么半球?
2、猜猜属于哪个国家?
基塔莱:北半球 肯尼亚
多多马:南半球 坦桑尼亚
为什么马赛人是游牧民族呢?
①5~6月,南方干季来临,草原开始枯黄,而北方正值湿季,水草丰美,马赛人开始赶着牛、羊群向北迁徙;
①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赶着牛、羊群向南方回迁。
从马赛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马赛人以英勇著称,甚至连狮子都会惧怕他们。虽然与野兽朝夕相伴,马赛人并没有射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
真真假假
1. 马赛人口干了就拔出腰间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们喝饮料。
“嗜血如命”的马赛人
真真假假
2.马赛人以肉、乳为食,善于捕猎,并弑吃野生动物。
从书本上找出依据。
真真假假
3.马赛人最喜欢穿颜色鲜红的长袍。
为什么?
从书本上找出依据。
真真假假
4.马赛人用牛粪造房子。
虽然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了定居生活,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马赛人的传统村庄
真真假假
5.马赛人订婚用羊做聘礼。
从书本上找出依据。
真真假假
6.马赛人的娱乐方式是看谁跳的高。
真真假假
7.马赛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
马赛人 生活特色 原 因




习俗
红色披风
以肉、乳为食,
喜饮鲜牛血
茅草屋、牛粪房
迁徙
跳高舞表热情,牛代表财富
驱赶野生动物,
既防身又保护牛群
饲养牛羊
就地取材,便于迁徙
干湿季变化
草原放牧,躲避野兽;
牛是主要食物来源
自然环境
决定
生产、生活方式
拥有牛数量越多,则越富有、声望越高
马赛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同时他们也利用非洲大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才使得马赛人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马赛文化。
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启示?
世界上的草原
温带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
世界上的草原
东非
澳大利亚
游牧
定居
练一练
(1)简述马赛人游牧区的位置和地形特征。(8分)
(1)位置特征:①赤道穿过游牧区北部;②位于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③位于东非高原的内陆地区。(第①点必答,每点2分,共4分)
地形特征:①以高原为主,地形较平坦(2分);②地势东高西低(2分)。
练一练
(2)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是怎样变化的?试分析其原因。(10分)
①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2分);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2分)
原因: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依次交替,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时草原一片葱绿(2分); 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2分),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2分),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练一练
(3)近年来,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政府鼓励马赛人从事定居农业生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马赛人应该守护原始传统,坚持游牧生产方式。你赞同哪一种生产方式?阐述你的理由。(6分)
以下两种情况任答一种。
赞同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理由是:
定居农业方式①可以减少过度放牧,保护生态环境;②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威胁;③受“水草”资源条件制约小,生产相对稳定。
赞同游牧生产方式。理由是:
游牧生产方式①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水、草场等自然资源,顺应自然规律;②减轻旱季“水草”资源不足的限制,有利于草场资源的自然恢复;③能尽可能保持原始生态环境,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每点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但满分不超过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