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上册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上册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1讲 地理工具之地图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课标1-4-1: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第一篇 人文地理
问题导学
1.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语言”)是什么?
2.地图上的判定方向的方法有哪三种?
3.一般定向法如何判定方向?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
4.比例尺的含义?计算公式?
5.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6. 图幅相同情况下,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细的关系?
7.如何区分图例和注记?
8.识记常用图例。
一、地图三要素

西北
西南
东北

西

东南
N
以上三种定向法在具体应用时如何判断用哪一种?
思考:
判断:
1.站在地球的北极点,前后左右都是( )方。
2.站在地球的南极点,前后左右都是( )方。


问题导学
4.比例尺的含义?计算公式?
5.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6. 图幅相同情况下,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细的关系?
7.如何区分图例和注记?
8.识记常用图例。
1.杭杭从检测点①步行到检测点②用时15分钟,他的步行速度为每分钟80米。若量的①②两监测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6000 B.1:60000 C.1:12000 D.1:120000
2.(杭州中考)育民初中的学生步行前往育秀高中参加体能测试,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在图上的长度为5cm。若某学生的步长(每走一步的长度)约为50cm,则他实际行走的步数约为 ( )
A.1000步 B.2000步
C.3000步 D.4000步
B
B
高中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 ),内容越( );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 ),内容越( )。


详细
粗略
思考:
(杭州中考)下列四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A.杭州市行政图 B.浙江省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A
问题导学
6.如何区分图例和注记?
7.识记常用图例。
①图例:对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一般在地图外面)
②注记: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一般在地图里面)
重点详解
重点详解
③常用的图例:
问题导学
1.什么是“等高线”、“海拔”、“相对高度”、“等高距”?
2.如何判断陡坡和缓坡?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判断重要地形部位?
山峰、山顶、山谷(洼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二、等高线地形图
例题: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A
2.如何判断陡坡和缓坡?
问题导学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判断重要地形部位?
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二、等高线地形图
重要地形部位
山峰、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闭合
数值内大外小
等高线数值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数值向高处凸出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低处
等高线重叠处
(判读技巧:“低脊高谷”)
等高线的判读微课
等高线闭合
数值内小外大
等高线数值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数值
向高处凸出
相邻山峰之间的低部
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
鞍部
重点详解
等高线闭合
数值内大外小
据图判断地形部位:
山峰
判断地形部位
甲?
乙?
a
b
c
d
陡崖
鞍部
山脊
山谷
山谷
山谷
(杭州中考)读“等高线地形图”。
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图中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图中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③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0
④甲乙两地相对高度超过100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A点的海拔为__________米,
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差为 _________米,
甲地是_______坡;乙地是______坡;
图上小河的流向为 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0
550
陡坡
缓坡
自西南向东北
水往低处流,从等线高的地方向等高线低的地方流
真题演练
2.请你解读该地图的地理信息:
⑴图中A、B、C、D四处,哪处的地形最为险峻陡峭?(2分)
⑵溪流A的大致流向是什么?请说出判断的依据。(3分)
B处最陡峭。
流向:自西向东流。(1分)
理由:根据图中的经纬网、等高线判断,该地势西高东低,
所以溪流A的流向是自西向东。(2分)
地图的语言
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
公式 =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大小
一般定向法
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图例
注记
(最常用)
(最精确)
(缩尺)
一、地图三要素
框架建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