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与焦虑共处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临近期末,加上疫情反复,未来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是引发焦虑的根源。高三的同学们更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因此,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焦虑,怎样缓解焦虑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识焦虑情绪的表现及影响。2. 掌握缓解焦虑的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焦虑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有意识地调节焦虑水平。教学难点:能够掌握缓解焦虑的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一、导入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的心理体验。 引起共鸣 激发学生兴趣二、活动过程 (一)焦虑的定义: 焦虑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二)焦虑的源起: “一些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我处理不好这些事” “如果我做不好怎么办” “别人会怎样想我呢” “我想逃避这件事” (三)两个问题正确认识焦虑: 1、只有我焦虑吗? 2、焦虑都是不好的么?焦虑有用么? 引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倒u曲线图。 总结:焦虑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它往往源于我们对于未发生事情的恐惧, (四)如何缓解高焦虑: 1.接受是缓解焦虑的第一步,也是解决所有情绪问题的关键。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2. 自我质辩四步法 第一步:罗列想法 第二步:清理排序 第三步:自我质辩 第四步:整理删除 3.腹式呼吸法。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自然凹进,向内朝脊柱方向收,胸部仍然保持不动,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把所有的废气从嘴巴呼出去。 4.肌肉放松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先将手紧紧的握成一个拳头,感受手部肌肉的紧绷感。保持5-7秒,然后慢慢松开,体验肌肉放松感觉。大家也可以配合呼吸来做,吸气的时候紧紧的握住,呼气的时候彻底的放松。这是一种逐渐的、有序的、使肌肉先紧张,后放松的方法。通过对身体肌肉的“紧张-放松”练习,获得对当下的掌控感。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以上方法仍然不能帮你缓解焦虑,你还可以通过联系学校的心理老师寻求专业的帮助。 了解焦虑的产生及影响。 正确认识焦虑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正确应对并有意识将这种焦虑维持在适度水平。 掌握缓解焦虑的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三、小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微课,能正视焦虑,接纳焦虑,与焦虑的情绪共处,让这种紧张不安、跃跃欲试的冲动,成为你的助推力,推动你去做胜负未知的追求和探索。 总结升华教学反思 焦虑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的情绪。除了常规的腹式呼吸法和肌肉放松法,微课中还介绍了一种自我质辨的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适用,但所有的方法都重在练习,需要课后学生自主练习才能学有所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