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上册 3.1.1 稻作文化的印记 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上册 3.1.1 稻作文化的印记 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主要特征为地势平坦,堆积深厚,土壤肥沃,面积广大。
冲积平原
中南半岛
湄公河平原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处低纬 热带
一、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湄公河平原在哪?)
地处低纬 热带
阳光充足
热带季风
高温多雨
水网密布
灌溉方便
冲积平原
地势低平
土壤深厚、肥沃
二、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
越南胡志明市的气温和降水
耕地以水田为主
气候
水文
地形
1、地处低纬 热带 阳光充足
4、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3、地处冲积平原 地势低平 土壤深厚、肥沃
因地制宜
种植水稻,水稻是主要农作物
位置
2、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十分优越的社会条件:
5、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三、湄公河平原发展水稻生产的条件
插秧
育秧
收割
田间管理
晒谷
播种
湄公河平原的农业生产特点:
1、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主;
2、主要靠人工劳动,注重协作劳动
生产方式——手工劳动,精耕细作
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生产对当地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人口分布
饮食民居
风俗习惯
四、湄公河平原的社会环境特点
1、人口多而稠密
人工劳动、精耕细作
高产的稻米
四、湄公河平原的社会环境特点
2、当地饮食以大米为主,还有米制产品;
3、当地民居为高脚屋(特点:以木、竹为主要建材,悬空架设,屋顶坡度较大,通风防潮)
原因:降水充沛,水网密布
四、湄公河平原的社会环境特点
4、水网密布,水上交通发达
由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典,在每年的五月初举行。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过好日,预兆丰年。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保佑农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植水稻的标志。
民俗——春耕礼
祭祀谷神、稻母
四、湄公河平原的社会环境特点
原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1、敬畏自然,崇尚谷神、稻母,传统节日有柬埔寨的御耕节。
原因:水稻生产需要协作劳动
2、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越南的水上木偶戏。
四、湄公河平原的社会环境特点
原因:水稻生产需要协作劳动
2、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越南的水上木偶戏。
原因:水稻生产需要协作劳动
2、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越南的水上木偶戏。
2、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越南的水上木偶戏。
  湄公河流域虽然雨量丰沛,水能资源丰富,但时空分配不均匀,尤其是下游湄公河平原,易受旱涝灾害影响。
湄公河平原的灌溉水利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 “稻作”痕迹。
稻作的饮食文化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 “稻作”痕迹。
稻作的田园风光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 “稻作”痕迹。
稻作用具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 “稻作”痕迹。
稻作文化的遗存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 “稻作”痕迹。
浦江上山文化的遗存
家 住 平 原
湄公河平原
(水稻种植为主)
生产
生活
(民居、风俗等)
稻作文化的印记
自然环境影响着当地的水稻生产,稻作生产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湄公河平原深深地刻上了“稻作文化的印记”
湄公河平原
水稻生产
特色生活
体会下面三者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一方特色。
和谐发展
1、地处低纬和热带,阳光充足;
2、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3、地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深厚肥沃;
4、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5、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一、湄公河平原发展水稻生产的条件
二、居民日常生活与生产特点
1、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主,主要靠人工劳动
2、人口稠密
3、当地饮食以大米为主,还有米制产品;
4、当地民居为高脚屋悬空架设,屋顶坡度较大;
(原因:降水充沛,水网密布)
5、水网密布,水上交通发达
6、民俗有柬埔寨的御耕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