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一: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设计教案课程主题 “生命教育”1.学情分析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压力下,个别学生不会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2.课程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发现生命之美,体验生命之珍。3.课程重难点借助心理辅导课引导学生珍爱生命。4.学习评价设计根据具体的教学活动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5月25日是什么日子吗?是的,525的谐音是“我爱我”;同时,这一天也是心理健康日。青春期的心理具有快速度、复杂、不稳定等特点。当理想和现实出现很大的差距和不平衡时,心理落差的产生,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引发一系列后果。今天学习新的一课,很重要,题目叫《生命教育》。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环节二:生命树(家族和姓氏起源) 教师:生命就好像一颗大树,而你只是这树上的一片小叶,你找到自己的生命树了吗?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你姓什么?你知道自己的姓氏起源吗?请以小组为单位,向他们说一下自己的家族起源吧!(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引发学生对自己家族的自豪感和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感。) 学生:小组交流 通过对家族、姓氏起源的讨论,你对生命有什么新的看法?想想那些轻生的人,你有什么要对他们说吗?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2环节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播放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剪辑 1、教师以视频的方式,展现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知名金融家的励志故事! 2.看完这个视频,你觉得叶子们的生命意义有哪些? 学生回答:...... 叶子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他人做出贡献! 教师活动3学生活动3环节四:游戏--命运之牌(我将走向何方) 教师:由于受到出生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每个人的命运市不同的。假定每个人都能获得第二次生命,每个人的命运可以重新选择。请大家从我这里抽取一张纸牌,每张纸牌就是命运的一种重新安排。请比较一下自己目前的处境与假设的第二次人生处境有何不同? 学生:交流 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各不相同。请思考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环节五:写下人生的理想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并将理想写作纸上,避免学生彷徨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生命之美,你我共绘7.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让学生体验生命之珍,坚定理想信念来内化自己的学习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