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第二十课 认识我的同学们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第二十课 认识我的同学们教案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认识我的同学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同学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2.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同学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同学的内心世界,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学情分析
该课程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的第二十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等。此次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班级建设和情感管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班级?”,“班级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了解班级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举例:比如小明觉得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学习、玩耍,互相照顾和帮助,这样才能让班级变得更加温暖和融洽。
2.了解同学的基本情况
教师让学生逐一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并邀请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补充和评论。
举例:比如小红介绍自己喜欢唱歌、跳舞,小明就可以跟她交流自己的音乐兴趣,或者给她推荐一些好听的歌曲。
3.了解同学的内心世界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同学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价值观。
a.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情感状态和想法,比如最近有什么烦恼、快乐、感动的事情,让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倾听和理解。
举例:小红在小组讨论中分享了自己最近因为考试不理想而感到很沮丧,其他小组成员听后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让小红感到很温暖。
b.角色扮演: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及如何理解和倾听他人的内心。
举例:小明和小红分别扮演对方的角色,他们模拟了一次冲突的情境,小明向小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小红也理解了小明的想法,并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4.班级建设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举例:小组讨论中,小明提出了建立一个班级文化节的建议,其他小组成员也纷纷表示支持,并讨论了一些具体的活动方案。在全班讨论中,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关于班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5.板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角色扮演,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整理在黑板上,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班级建设和情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6.教学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举例:小红觉得本节课非常有意义,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并且在小组讨论中也深入了解了其他同学的内心世界,这让她更加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
五、教学反思
该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同学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同学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价值观。这种教学方法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班级建设和情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通过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