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专题九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专题九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资源简介

专题九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直击热点】
热点1: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与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热点2:2022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规划的实施将有力保障我国湿地保护中长期目标的实现,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热点3:2022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
★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
★中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热点4: 2022年10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有法可依时代。
★第四十五条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应当坚持节水优先、统筹兼顾、集约使用、精打细算,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统筹生产用水。
★第八十二条 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
【考点链接】
1.我国人口特点?
人口众多、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2.我国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3.我国环境现状?
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4.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危害?
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为什么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分析我国重视湿地保护的现实依据。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应该怎么做?(怎样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环保措施的意义 +有利于)
国家:(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5)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7.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民应该怎么做?
(1)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关爱自然,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8、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每位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环保的具体做法、生活中的低碳微行动)
①垃圾分类处理,按照分类要求正确投放垃圾
②使用布袋或可降解塑料袋购物;
③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
④节水、节电、节约粮食、节约用纸。
⑤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过度包装;
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爱惜花草树木
9.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说明了什么?(国家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说明了什么?出台一系列环保举措说明什么?)
(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国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党和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5)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0.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阐明了怎样的中国主张?(致辞说明了什么?)
(1我国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2)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努力维护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
(3)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4)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为全球湿地保护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11、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什么强调“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2)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3)湿地保护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
(4)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12.为什么我国要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1)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2)生态系统退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3)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3、保护母亲河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为更好地宣传黄河生态保护,请你撰写几条宣传标语。
(1)同饮一河水,共护母亲河;
(2)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3)保护黄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黄河生态平衡;
(5)保护黄河生态安全,计黄河造福人民。
14、请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出台实施设计一场宣传活动。(要求:写出活动主题、目的和形式。)
(1)活动主题:以法之名,保护黄河。
(2)目的: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旨在让人们了解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公众保护黄河的白觉性和主动性,呼吁人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人到保护黄河的工作中来。
(3)形式:①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专题讲座,现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主要内容、实施的重大意义和典型案例;②通过架设宣传展板、印发宣传手册等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进行广泛宣传;③举办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征文比赛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