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保护好自己》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材的第三十四课,主要讲解了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正确应对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避免受到伤害,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掌握保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3)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需要得到保护。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所学方法,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2)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需要得到保护,积极主动地保护自己。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的态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掌握保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保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四、学情分析本课程适用于一年级学生。学生年龄较小,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认识较浅,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认识,掌握保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可以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2)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需要得到保护。2.讲授环节(1)让学生了解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保护方法,如勤洗手、合理膳食、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等。(2)通过案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保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3)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需要得到保护,积极主动地保护自己。3.练习环节(1)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模拟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4.总结环节(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认识。(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需要得到保护,并且积极主动地保护自己。六、板书设计(1)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保护方法(2)勤洗手、合理膳食、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3)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保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游戏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内容有些单一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