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乐亭县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法 课题: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姓名: 编号: 1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 学习目标 通过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的视频,体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 通过分析材料,归纳依法办事的具体要求,增强依法办事的观念。 通过探究与分享,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本节课重难点(强化记忆) 重点: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难点: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三、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要求:用铅笔勾画出关键词或关键句) 法治意识的含义?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为社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问题探究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法治践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1)九年级(2)班向全校同学发出“与法同行你我行动”的倡仪。请你续写倡议内容。 ①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强化(知识梳理) 法治意识的含义? 一、树立法治意识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二、学会依法办事 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六、当堂检测 1.“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下面漫画中的“过马路”现象启示我们( )。 A.权利自由不受约束 B.群体无需承担责任 C.法律有时没用 D.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12岁,明确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 )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国家权力机关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④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年3月,深圳市普法办发布了《民法典小人书》、“普法总动员小游戏”以及《法治头条》栏目,希望通过这三款普法产品,将法律的严肃严谨与民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相结合,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熏陶和法治教育。深圳市普法办这样做有利于青少年( ) A. 运用法律解决一切问题 B. 尊法守法,杜绝违法行为 C. 参与执法,维护法律权威 D. 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4.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②“又该缴税了。”“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  ④“爸,给钱我上学。”“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无心学习的有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有32人,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有32人。这说明 ( ) ①不良行为都会发展成违法犯罪 ②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③青少年要树立法律信仰,将法治精神铭刻在心中 ④青少年要学会明辨是非,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近年来,外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能准时送餐,部分外卖小哥逆向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对于以上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 A.为准时送达,偶尔违规可以理解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C.要珍爱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D.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我们要自觉维护 7.下列这组漫画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主题。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A.自觉遵守交规,构建和谐社会 B.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C.增强法治观念,建设法治政府 D.依法规范市场,维护经济秩序 8.七年级学生小亮私自将家里的电动车改装,提高了速度。私自改装的电动车在路上违章行驶,会威胁行人的安全,扰乱交通秩序。对此,我们应这样劝说小亮 ( ) ①要坚持自己的改装,这是动手能力强的表现 ②在行动之前,要想一想“是否可以做,有什么后果” ③我们要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做合格公民 ④未成年人年龄小,即使犯罪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9.小明在超市购物时被怀疑盗窃物品,遭到了超市保安的搜身。回家后他告诉了爸爸,爸爸带着小明赶到该超市,坚持让超市负责人和保安道歉。小明爸爸的坚持 ( ) ①过于较真,不利于与人相处 ②依法维护了小明的人身权利 ③体现了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 ④不利于提高小明的维权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某市未成年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迎来了首批学员。检察院工作人员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这有利于未成年人 ( ) ①依法行政,成为法律的捍卫者 ②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树立法治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④宣传法律知识,做到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近年来,因学校安全事故引发的“校闹”事件时有发生,个别人把“闹”当作与学校讨价还价、获取更大利益的手段。对此,小秦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解决方案。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①国家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校闹” ②社会应成立专门调解组织,化解双方矛盾 ③学校应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 ④学生应避免参加体育活动,防止意外发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小强说:“张某的法律观念太淡薄了,最后吃亏的还是他自己!”小美说:“疫情期间,政府依法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要积极配合,不然可能会违法。”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公民应如何依法办事?(6分) 七、中考真题 1.近年来,直播带货的盛行让某些网络主播获得大量金钱收益,但他们却选择偷税漏税,结果被税务部门处以巨额罚款,受到法律的严惩。这警示我们(  ) A.遵守规则,学会依法办事 B.行使权利,增强民主意识 C.维护权利,遵守法定程序 D.履行义务,拒绝直播带货 2.福建某地检察院联合教育局,聘任多名中小学生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法治小助理”,承担校园法治教育宣传员和监督员的职责。该举措有利于( ) ①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 ②鼓励学生参与法治实践 ③提高青少年的执法能力 ④加强青少年的司法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从1987年6月起,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出育的重要载体,在2022年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某校组织学生开展禁毒主题征文活动。下列某学生拟定的禁毒主题征文小标题,恰当的是( ) ①法不可违,见义勇为,杜绝侵害 ②珍爱生命,依法自律,远离毒品 ③各美其美,美好家园,美好生活 ④防毒禁毒,防微杜渐,你我同行 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某校举办主题为“健康人生,无毒校园”的禁毒模拟法庭活动。举办此活动旨在让我们懂得( ) A.毒品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 B.“模拟法庭”有助戒毒 C.吸贩毒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D.无毒校园就是禁毒目的 八、总结反思
答案: 问题探究: ②依法办事,就是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依法办事就要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问题探究: 当堂检测 1-5DADDA 6-11ABCCCB 12.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中考真题 1-4AA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