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做一个“懂”父母的孩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做一个“懂”父母的孩子

资源简介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做一个“懂”父母的孩子
活动理念:
青少年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之一,是依恋与独立两种倾向暂时冲突和对立的阶段,也是亲子关系的多事之秋。刚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一方面要寻求个体的独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与父母的关系由童年时期的遵从和依赖转变为分离和依恋。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产生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进而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有可能促使他们采用激烈、极端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关系,从而激化矛盾,爆发冲突。已有研究表明,很多中学生感到与父母的沟通存在困难和问题,在一些问题上与父母更是缺乏沟通。与父母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中学生适应心理发展需要,更有助于良好亲子互动模式的形成和建立,这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学会理解、感恩父母并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享受良好的亲子关系。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亲子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和处理矛盾的方法。
2. 情感目标:理解父母的苦心,懂得感恩,增进亲子感情。
3.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与父母之间比较成熟的沟通方法,在理解父母的同时,通过与父母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音乐mp3、多媒体、ppt课件、视频《你有一个百分百爱你的父亲》、视频《Family》
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问卷调查)
1、开场白:同学们,上课前跟老师一起来做个问卷调查好不好?请看题目。
①他很爱她。
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娥眉,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 B、他一定不会 C、他可能会
②她很爱他。
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 B、她一定不会 C、她可能会
师:同学们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周围同学讨论,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答案?
师:现在我问问大家,你们这么选,是认为他们俩的关系是恋人吗?如果他们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你还会坚持原来选择的答案吗?为什么?
生:……
2、引出主题:做一个“懂”父母的孩子
从这个调查,我们都可以领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有前提的。生命中,只有父母的爱是自始至终,不离不弃的。我想,你们的父母也是如此,父母是这世上你最熟悉的人。从小到大,他们一直默默关心着你,生病的时候带你去看医生。可是你对自己父母的了解有多少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父亲母亲,并努力做一个“懂”父母的孩子。
二、团体转换阶段:我和父母
1、认识父母
(1)填写卡片——我的父亲母亲
(2)组内分享:看看自己,再看看小组同学,大家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如何?
(3)教师引导:如果你能准确的写出关于父母的各种信息,我相信你跟父母的关系应该很和谐,你是如此地了解自己的父母。大家不妨周末拿着卡片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你所填写的信息准不准。如果不能准确填写,可能你对父母的了解还有些欠缺,今后还需要多多关心他们。
2、亲子关系
(1)教师引导: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自己和父母之间似乎矛盾变多了。同学们,你们想想,你和父母最近有过冲突和矛盾吗?(分享)
(2)学生谈谈自己的经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气氛选择性地进行自我开放,谈谈自身与父母的矛盾)
(3)思考:为什么最亲的两代人之间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呢?(小组内讨论并分享,教师记录并即兴点评。)
投影:分享讨论:为什么最亲的两代人之间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呢?(提问)
(1)年龄特征的差异
一般家庭,孩子在上中学的时候,父母已经进入中年。由于生活的时代和生活的阅历不同,大家认识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带有自己的年龄特征。
(2)价值取向的差异
所谓价值取向,就是对事物价值判断的不同倾向。由于亲子两代人的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身份不同、角度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就会出现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所谓的“代沟”。
(3)自我中心的影响
自我中心是指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周围世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三、团体工作阶段:百分百爱你的父母
教师引导:正是各种原因,使得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避免。有时候我们总是希望父母能够从我们的角度去行事,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父母。看到别人的父母都是如何的好,而到了自己的父母却让你充满怨气。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不可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一百分的父亲或母亲,但是请相信不管你的父亲还是母亲,他们确实在用他们最大的能力和方式,给你百分百的爱。比如这个视频中的父亲——
1、视频:《你没有一个一百分的父亲,却有一个百分百爱你的父亲》
(1)视频内容:泰国的一位父亲,天生聋哑,不能说话,也听不到声音,但是他很爱他的女儿,总是用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女儿最好的关爱。可是女儿常常因为爸爸是聋哑人而遭到学校某些同学的嘲笑,女儿为此也特别怨恨父亲为什么生来就是不正常的人。父女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就在女儿生日当天,父亲辛辛苦苦为女儿准备了生日蛋糕庆祝,但是女儿想不开而跳楼。父亲为救女儿不惜一切代价。最终父亲的血液输进了女儿体内,女儿醒来看到疲惫趴在床边的父亲,不禁痛哭……
(2)小组讨论:看完这个视频,你心里的感受如何?
(3)学生分享。
(4)教师小结:我想大家看完这个视频都很感动,大家先平静一下自己。不可否认,我们与父母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我们的身体里也流淌着父母的血液,尽管他们给不了你所想要的一切,但是给了你生命,这份恩情胜过一切。但是回到现实中,你们还是会有同样的疑惑,我爱我的爸妈,可是实际生活里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怎么办呢?
2、如何应对亲子之间的矛盾?
分享讨论:当你和父母产生矛盾时,你是如何应对的?
师:同学们,你们来想想,如果是你和父母有了冲突,你怎么应对呢?
(1)多观察,和父母沟通
a.耐心倾听。
b.有话好好说。沟通中应避免指责和抱怨,不要着急、激动,平心静气地说、慢慢地说,尽量将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最好能首先肯定父母的某些观点和想法,然后再阐述自己的想法。
c.沟通的形式多样化。
(2)懂得为父母付出,感恩父母
感恩是一种人格品质,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道德修养。
习惯了获取,我们就忘了报恩。爸爸、妈妈每天跟我们在一起,为我们做了很多事。因为做得太多,我们就习惯了,就以为是他们应该做的了。希望大家都能懂得关心爸爸妈妈,懂得感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是这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3)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仅仅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看他人的心理过程。
四、团体结束阶段:有爱才有家,有家就有责任
1、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分享了与父母化解矛盾冲突的办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能够以此结合自身,学会和父母更好地相处,学会向父母表达你的爱。因为——有爱才有家,有家就有责任。在这个家庭里,作为儿女,我们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播放视频央视公益广告《Family》
2、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背景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
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刻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卡片上。同学们,不管你曾经和父母发生过多少矛盾,从今天开始,学着去爱你的父母,感恩父母,做一个“懂”父母的孩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