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的地形拓展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辨识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说出其基本特征;能在地球仪上找到世界的地形之最。2.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能在图上识别山地中的不同部位,包括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3.能说出坡度和等高线疏密之间的联系,会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选择合适的登山线路。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理景观图片,辨识陆地地形;通过查阅地球仪,找到世界地形之最。2.通过Google Earth找出珠穆朗玛峰,感受山地的波澜壮阔和复杂多样。3.通过沙盘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对比观察沙盘及其对应的地形图,总结山顶和鞍部的等高线形态特点;观察沙盘上空的模拟降雨,对比学习山谷和山脊,理解山谷往往有河流发育,山脊连线为分水岭。4.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小组合作用超轻彩泥捏制其立体模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找出陡坡和缓坡并认识陡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提升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感受科学技术给地理学科带来的变化,丰富学习体验。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难点:辨识山谷和山脊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AI互动沙盘模型、超轻彩泥四、教学流程(景观图) (视频导入)(辨识五种地形) (剖面图) (复习地形)(地球仪上找出世界的“地形之最”)(认识山地不同部位) (Google Earth感受珠穆朗玛峰)(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沙盘演示)(降雨时山谷和山脊的特点)(认识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完成学案)(理解陡坡&缓坡) (小组合作)(用彩泥捏地形)(认识陡崖)(评价与反思)(课堂小结)五、板书设计小组号 地形名 等高线形态描绘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附:学习单一、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可能比较轻松?二、小组合作用超轻彩泥捏出该地形,验证以上问题是否回答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