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型 新课 课时 1 课题 西北地区课前思考 课标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如:通过位置能分析地区的优越性和劣势。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要素讲过诸多地理要素的特征,侧重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和原理在具体区域中的应用。学生分析 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干旱区域的学习并不陌生教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比较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2.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难点 自然特征对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项目及要求 重游西天取经之路,分析气候干旱的原因,感受沿途景观差异,探究干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求:1、全班分为三大组:悟空组、八戒组、沙僧组。2、辅助工具:图8.3西北地区地形图、图8.5西北主要牧区分布示意图、图8.7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分布教学过程(项目完成——交流展示——评价激励)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几乎全班举手)教师出示玄奘取经路线图,请同学看图回答,唐僧西天取经主要经过了我国的哪个区域?【项目设置】下面我们正式来进入角色和情境,我说:徒儿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状态非常棒,这节课要看看你们这三个战队谁的得分最高?积极展示,积极回答问题的战队和个人都会加分的。徒儿们,我们拿好手中的地图,出发吧。西游外传:可是师傅又有问题了,说:“西天取经可没那么容易,前方路途茫茫,西北地区有什么样的风景呢先去打探一番?”悟空已经迫不及待了。【合作与探究】【交流展示】在随着悟空腾云欣赏美景的同时别忘了我们还有任务,好我现在开始分工,悟空队你们总结西北的位置特征,八戒队你们总结地形特征,沙僧队你们总结气候特征(展示时间各一分钟)。1分钟过后,首先有请悟空队代表上台展示西北的位置特征,八戒队、沙僧队……【评价激励】三个战队的语言描述都非常流畅。尤其是悟空队声音洪亮,为我们西天取经鼓舞士气。八戒能够准确地快速地把西北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填充好,说明视频看的非常认真;沙僧组通过图表认真剖析了西北气候的特征,地理语言很准确。过渡:通过以上三组对西北自然特征的介绍(看西北影像图),我们得知西北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蒙层),那跟着师傅一起来总结下气候干旱的原因,大家看黑板一起说(影像图拉下去)。过渡:那西北地区干旱的程度一样吗?继续看图思考。小结:400mm这条神奇的等降水量线,跨越这条等降水量线,我们将看不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景象,也看不到山清水秀,椰风海韵的景象的景象,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思考:小结:由于气候干旱,河流也比较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越往西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干旱程度增加,地表植被也在变化,自东向西景观变化规律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看来我们西天取经之路注定是多灾多难啊。【合作与探究】【交流展示】小结:400mm等降水量线往西,我国的农耕文明止步于此,畜牧业的发展拉开帷幕,八戒所到之处内蒙古高原,牧草肥美,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拉出西北牧区分布图),还有新疆地区的山地牧场,都是我国畜牧业发展规模较大的地区。过渡:可是悟空队找到了美味的主食和香甜的瓜果,这个地区除了发展畜牧业,还孕育着哪些生命的奇迹呢?种植业,种植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呢?种植业分布在哪里呢?总结灌溉农业:【合作与探究】过渡:西北虽然干旱少雨,却拥有神圣的雪山的馈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孕育着新的生机。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在全国最高,降水稀少,为什么这里是葡萄王国?我们来看下他独特的构造怎么适应干旱的气候的?【拓展提升】总结:本节课重游西天取经之路,看到西北独特的景观和最突出的干旱的气候特征,在为师傅找食物的过程中,感知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但是也会有星星点点的灌溉农业,难点就是灌溉水源在哪里?主要来自河流,如宁夏平原,还有一部分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总之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1确定区域位置范围。2明确区域的基本特征3根据地图和资料,解释地理事物内部和之间的相互关系4找出区域内存在的地理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结束语:徒儿们,今天的西游之路,我们领略到西北地区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也感受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无奈,还看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落寞,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困难,会遇到失落,但我 【课堂导入】学生踊跃举手,几乎所有人都看过西游记。西游记西行经过了我国的西北地区。【项目设置】全班分三大队:悟空队八戒队沙僧队师傅好……..悟空队:师傅,待俺老孙先去打探一番。视频配西游记主题曲,欣赏西北美景。【交流展示】小结:(学生一起回答)位置距海遥远,地形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使得海洋湿润气流不能到达,形成干旱的气候。学生上台指图说明: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降水自东向西依次递减。属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读出甲乙丙三地降水量范围,总结规律。学生上台把三个景观图正确的放到甲乙丙三地,并解释景观差异原因。八戒队代表展示:大家好,我代表八戒队进行展示,我们所到的这个地方地势比较平坦开阔,牧草肥美,牛羊成群,还看到远处的民居蒙古包,很明显这里以畜牧业为主,这里属于草地牧场。要不说我老猪命好呢,不费吹灰之力就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色,此刻我想吟诗一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牧民介绍了几种当地主要的畜种:高大壮实的三河牛,还看到驰骋草原的三河马,继续往西走看到了可爱的宁夏滩羊,其羊肉鲜嫩醇香、营养丰富,我还看到了阿拉善骆驼,因它的抗逆性强,适合荒漠草原生存的特点而享誉国内外看到这些肥美的畜种,我心里暗喜,终于找到吃的了,请大家睁大眼睛,紧闭嘴巴,欣赏一波美食吧。沙僧队代表展示:大家好,我代表沙僧队展示,听完二师兄的介绍,我有点傻眼了,为什么他看到了大片的草原,牛羊成群,而我看到的确是大沙漠呢,别说吃的了,连口水都没有,又热又渴,这可如何是好?我继续前行,当我绝望之余,放眼望去,茫茫沙海北部有条河流(拉进另一张图),我好像看到了希望,兴奋之余此刻我也想吟诗一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找到水了,食物就离我不远了。然,我看到了牧民在放牧,这里的牛羊不是在广阔平坦的大草原上,而是多集中在山麓和山坡地带,看来这里的农业类型也是以畜牧业为主,这里被称为高山牧场。而且,听当地牧民说这里还有个比较奇怪现象,当地的牧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之为转场。通常夏季在山上,冬季在避风的低处。我特别幸运的看到了这一壮观场景,下面带大家欣赏下牧民寻找夏季牧场。悟空队代表展示:大家好,我代表悟空队展示。沙僧、八戒,你们这俩呆子,找了半天给师傅找的全是肉啊,你们让师傅怎么吃得下?师傅要吃斋饭,我要为师傅找点干粮和美味的水果。在漫漫黄沙的大西北,我竟然发现一片绿地,甚至还有水田,怎么像南方的鱼米之乡?难道我走错了?不对不对,这里确实是干旱的西北地区。据我观察这里水源充足,地势比较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因此这里有“塞上江南”(点击)的美称。这里主要种植些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所以这里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馕等,这个师傅肯定喜欢,我还是给他带点馕,可以长时间储存。我尝了尝这些农产品,真的是太香甜了,我得给师傅多带点。可是我的问题又来了,干旱的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水源从哪来?为什么西北地区瓜果如此香甜?我们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学生:种植业发展条件,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学生找到畜牧业发展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流域。学生回答瓜果香甜的原因:光照充足且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温度低,糖分积累的多。观看坎儿井视频,学生分析坎儿井原理。:学生:以色列这里没有雪山,沙漠广布,没有高山冰雪融水,因此没有 灌溉水源。这里处于热带,蒸发量大,河流稀少。 【课堂导入】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是很多学生小时候美好的回忆。以此引入,让学生增加对所学的兴趣,面对自己熟悉的内容,更有认同感切换角色,带入情境,让学生更好更有趣的融入课堂。二、【视觉体验】欣赏航拍西北,先用古诗带出西北雄辉荒凉空旷干旱的体验,使学生更能领略干旱的特征。三.课堂实施过程教师用视频印象一环扣一环,带着学生查找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学生自主读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总结最典型的自然特征:干旱,剖析干旱的成因:受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共同影响。利用地图,进一步分析干旱的递变规律:自西向东逐渐递减。干旱程度的不同导致地表景观呈现东西的差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穿插情景,过渡到西北地区的农业。寻找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布地区,探讨这些地区适合农业发现的条件。自西向东根据西天取经的情境,为师傅化缘,找食物,思考西北农业的分布,探讨水源与种植业的关系,确定灌溉农业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深入思考,解决本节课难点。八戒队和沙僧队寻找的都是肉,课件这里以畜牧业为主。悟空队提出水源从哪来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思考种植业发展条件,结合西北自然特征寻找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地方,并思考水源来自哪里。学生深切感受地形和气候对一个地区农业的影响。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分析得出人类活动特点,掌握区域地理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作业布置 项目纸巩固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情境有趣,代入感强,学生参与度高,而且学生们的展示形象有知识含量,把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类型展示出来,并且根据区域地理的方法,去回顾我们今天的知识点,举一反三,感受一个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足之处,评价激励语言不太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