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描述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说明长株潭三市的空间关系与交通联系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理解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株潭三市的发展差异,理解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了解长株潭三市的发展差异及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教学难点】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城市发展交流会,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本次会议我们将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来探讨如何实现城市间的协调发展,请大家翻开教材P64页《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的会议流程。二、新课学习(一)城市名片过渡:长株潭城市群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为核心组成的一个城市群,所以我们首先有请几位代表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三座城市。三位同学分别介绍长沙、株洲、湘潭的概况。(二)互动交流过渡:根据刚刚的介绍,我们知道长株潭三市有联系也差异,大家能否结合教材P64-65页,分析三市的联系与差异。1、合作探究:分析三市的联系与差异。(位置、地形、气候、交通、工业、城市定位等)联系:位置:位于_________,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城区。地形:地处__________地区,气候:属于__________气候。交通: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_________,呈三足鼎立之势,长沙、株洲和湘潭其间有________________相连。差异:项目比较 城市定位 特 色长沙 湖南省省会 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工程机械、计算机、杂交水稻、新材料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享誉中外。株洲 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 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大型服装市场,物流业发达。湘潭 工业基地和旅游城市 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2、长株潭三市的联系与差异对于三市的发展有什么好处?明确:紧密的联系有助于加强合作,差异使得三市各有侧重,取长补短,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恶性竞争。(三)共商举措过渡:在2005年10月,湖南省政府正式批准三个城市推行一体化建设,成立长株潭城市群。1、结合教材,思考为了加强长株潭一体化建设,长株潭三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或者你还有什么建议?2、分析一体化建设的意义。明确:一体化建设可以实现区域互补,整体规划,形成三市发展的合力,且可避免“城市病”的发生。过渡:长株潭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到底能否实现1+1+1>3呢?3、观看视频,了解一体化建设带来的经济成就。过渡:从视频中我们看出长株潭城市群在经济建设中还兼顾了环境保护,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批准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4、探究长株潭城市群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创建“两型社会”。(1)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说明长株潭城市群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都开展了哪些工作?(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贯彻“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四)分享收获1、小组交流:谈一谈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2、实 践 应 用(1)按照湘江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三个城市排列正确的是( )A.长沙、株洲、湘潭 B.长沙、湘潭、株洲C.株洲、湘潭、长沙 D.湘潭、株洲、长沙(2)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交通方式有( )A.铁路、公路和航空 B.铁路、公路和河运C.航空、河运和公路 D.海运、河运和铁路(3)下列措施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是( )A.设置城市“绿心”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C.鼓励私人汽车发展 D.把湘潭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