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法期末高效复习:材料分析题必记考点必刷题01 坚持宪法至上(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道法期末高效复习:材料分析题必记考点必刷题01 坚持宪法至上(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道法期末高效复习:材料分析题必记考点必刷题
01坚持宪法至上
【必记考点】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最大的人权是人民幸福生活。
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行政机关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④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⑥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6、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法定职责必须为。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8、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9、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0、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2、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13、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自觉抵制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必刷重点题】
1.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
(1)宪法=刑法+民法+教育法+……( )
理由:
【解析】( × )
理由:①宪法与其他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简单相加,也不能替代其他法律。②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2)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同学们走上街头进行宪法宣传活动。小华不以为然的说,“宪法离我的生活太远了,与我关系不大。”( )
理由:
【解析】(×)
理由: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③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积极参与宣传活动,捍卫宪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的鲜明特征就是不断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的庄严使命就是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100年来,“中国之制”越加牢固,“中国之治”令世界惊叹。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的理由。
【解析】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明的底色。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做?(6分)
【解析】热爱中国共产党,不忘党的恩情;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了解党的光辉传统,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长大为国家做贡献等。
3.《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1)结合材料,分析《宪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关系?
【解析】①《宪法》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2)为保护个人信息,请你建言献策。
【解析】①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为保护个人信息、制裁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②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惩处侵犯人们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③公民(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
(1)为了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国宪法确立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表现在哪些方面?
(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在保障人权方面国家是怎样做的?
【解析】
(1)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详见【核心考点】3
(3)详见【核心考点】5
5.2022年反腐专题片《零容忍》,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实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目标,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1)运用宪法有关知识回答,加大反腐败力度,强化监督公权力的理由。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解析】
(1)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有利于国家机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⑤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即法定职责必须为。
6.2023年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随后举行了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运用所学知识,评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
【解析】
①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的具体表现;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公民(公职人员)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④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等等。
7.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为了搞好本次宪法日的宣传活动,增强师生宪法意识,学校决定围绕“走进宪法”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1)请你帮忙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两种)
【解析】主题班会、法报告会等。
(2)请你谈谈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重视维护宪法权威。
【解析】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集中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请你为增强宪法意识出谋划策。
【解析】
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②认同完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③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④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敢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道法期末高效复习:材料分析题必记考点必刷题
01坚持宪法至上
【必记考点】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最大的人权是人民幸福生活。
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行政机关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④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⑥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6、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法定职责必须为。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8、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9、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0、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2、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13、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自觉抵制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必刷重点题】
1.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
(1)宪法=刑法+民法+教育法+……( )
理由:
【解析】( × )
理由:①宪法与其他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简单相加,也不能替代其他法律。②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2)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同学们走上街头进行宪法宣传活动。小华不以为然的说,“宪法离我的生活太远了,与我关系不大。”( )
理由:
【解析】(×)
理由: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③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积极参与宣传活动,捍卫宪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的鲜明特征就是不断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的庄严使命就是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100年来,“中国之制”越加牢固,“中国之治”令世界惊叹。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的理由。
【解析】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明的底色。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做?(6分)
【解析】热爱中国共产党,不忘党的恩情;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了解党的光辉传统,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长大为国家做贡献等。
3.《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1)结合材料,分析《宪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关系?
【解析】①《宪法》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2)为保护个人信息,请你建言献策。
【解析】①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为保护个人信息、制裁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②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惩处侵犯人们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③公民(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
(1)为了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国宪法确立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表现在哪些方面?
(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在保障人权方面国家是怎样做的?
【解析】
(1)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详见【核心考点】3
(3)详见【核心考点】5
5.2022年反腐专题片《零容忍》,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实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目标,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1)运用宪法有关知识回答,加大反腐败力度,强化监督公权力的理由。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解析】
(1)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有利于国家机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⑤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即法定职责必须为。
6.2023年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随后举行了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运用所学知识,评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
【解析】
①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的具体表现;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公民(公职人员)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④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等等。
7.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为了搞好本次宪法日的宣传活动,增强师生宪法意识,学校决定围绕“走进宪法”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1)请你帮忙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两种)
【解析】主题班会、法报告会等。
(2)请你谈谈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重视维护宪法权威。
【解析】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集中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请你为增强宪法意识出谋划策。
【解析】
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②认同完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③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④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敢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