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端午节的由来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你好,我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端午节的由来》接下来,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教学方法、活动过程、活动延伸、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设计意图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小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期的学生常以想象过程为满足,而不去考虑想象的目的,还喜欢夸大想象,把没有的事情说得活龙活现。根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学生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经验和视野。”所以这节课的主题素材设定,是有关于端午节的背景、来历、风俗习惯。二、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的来历。2、了解屈原的故事,并能够简单地说出端午节的风俗习惯。3、体会过端午节的乐趣。由于本次活动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端午节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能积极与同伴交流分享,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因此将本次活动的重点设定为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的来历。将了解端午节的故事,阐述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三、说活动准备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实际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物质准备: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2、不同形状、馅料的粽子(长的、扁的、棱角的、甜粽子、咸粽子)3、端午节的PPT经验准备:学生对端午节有基本的了解四、说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方法,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对端午节的由来进行了故事讲述和相关视频的播放以及端午节PPT的展示。我还采用了交流讨论法,与学生交流探索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五、说活动过程接下来活动过程一共分为五个环节。(一)儿歌导入,引出话题。(二)故事导入,知道来历。(三)介绍屈原,了解风俗。(四)教师提问,加深理解。(五)交流分享,教师小结。1、儿歌导入,引出话题。活动开始,教师吟唱儿歌,引出端午节的话题。教师:同学们,下午好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哦!“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 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好,那现在同学们听完儿歌了,你们知道这首 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请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这首儿歌说的就是端午节,那你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吗?(学生回答)那接下来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吧!本环节采用儿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兴趣。本环节我采取了直观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重难点的展开做经验准备。2、故事导入,介绍来历。教师: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关于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吧!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是两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楚国有一位大臣叫屈原,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极有才华,是位大诗人,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楚国的国王非常喜爱屈原,这遭到了其他一些大臣的嫉妒。他们不断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渐渐相信了。有一年,秦国派兵攻占了楚国八个城池,这让楚国的国王和百姓都非常气愤和震惊。这时,秦国的国王派人来邀请楚王,说到秦国王宫去商量和平做朋友的事情。楚国的国王相信了,很高兴地要去参加。屈原非常怀疑这是秦国国王的阴谋,他极力劝阻楚王不要上当,但楚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赶了出去。果然,楚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秦国继续派兵攻打楚国,最后拿下楚国的国都。楚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屈原是如此热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楚王死亡和国都被攻陷的消息,知道楚国的国家已经被秦国灭亡了。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激流滚滚的汨罗江。这一天,刚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划来小船,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因此,就有了端午节这个节日。教师:那小朋友们听完这个故事,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那你们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吗?(学生回答)那接下来让老师继续带着大家认识端午节吧!本环节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让幼儿初步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本环节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让幼儿简单的了解屈原跟端午节的关联,从而完成了目标一,达到了活动的重点。3、知道屈原,了解风俗。教师:同学们们看这个PPT,画面上的这个人就是屈原,屈原投江后,人们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江河中的鱼虾们吃饱以后,就不会伤害屈原的尸体。有老医生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由此,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本环节介绍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让同学们了解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吃什么、做什么。本环节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用PPT演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端午节风俗习惯的印象和认知。从而达到了目标二,完成了活动的难点。4、教师提问,加深理解。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了吗?(幼儿回答)教师:那小朋友们知道在这一天要吃什么吗?还会进行什么活动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小朋友们都回答的非常好!端午节日每年的五月五日,在这一天里,我们要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放纸鸢、挂艾草。本环节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加深对端午节的由来、饮食、风俗习惯知识的总结,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本环节我采用了交流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引起激发他们对端午节的兴趣。从而完成了目标三。5、交流分享,教师小结。教师:现在,我们听完故事、看完视频、对端午节有了一定的了解,那现在请大家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交流讨论一下吧!比如你们在端午节还会进行哪些活动,你们喜欢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本环节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自主交流探讨,抒发对端午节的兴趣,分享对端午节的知识情感。本环节我采用了交流讨论法,采用生生互动,让同学们进一步抒发自己的认知情感,加深对端午节的理解。六、活动延伸学生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交流分享端午节的故事。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指正,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