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理财是一门学问》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理财是一门学问》,主要介绍了理财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理财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理财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本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理财的概念、方法和技巧,掌握理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和珍惜财富的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理财的概念和方法,掌握理财的技巧,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和珍惜财富的观念。四、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学生为三年级学生,他们对金钱的概念和价值认识比较简单,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金钱观。因此,本课程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理财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金钱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管理自己的金钱。例如:“大家都知道钱是重要的,那么你们认为钱的作用是什么?”“你们平时都是怎样管理自己的零花钱的呢?”第二环节:学习内容(1)了解理财的概念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理财的概念和方法。例如:“什么是理财?如何进行理财?”教师可以给出以下例子:例子1:小明每周的零花钱是20元,他决定将其中的10元存入银行,剩下的10元用于日常生活开销。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理财方法。例子2:小红有一个梦想,她想在10年内攒够50万用于旅游。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每个月都会将部分收入存入银行,并且尽量控制自己的开支。这也是一种理财方法。(2)掌握理财的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理财的技巧。例如:“如果你有100元钱,你会怎样管理这笔钱?请给出你的理财计划。”教师可以给出以下例子:例子1:小明将50元存入银行,剩下的50元用于购买书籍和文具。这样可以保证小明有一定的存款,并且不会过度消费。例子2:小红将30元存入银行,剩下的70元用于购买衣服和小零食。这样可以保证小红有一定的储蓄,并且也可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3)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例如:“请你们分组,设计一个理财计划,比比看谁的计划最好。”教师可以给出以下例子:例子1:小组A的理财计划是:每个月将收入的50%存入银行,剩下的50%用于日常生活开销。这样可以保证有一定的存款,并且也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例子2:小组B的理财计划是:每个月将收入的30%存入银行,剩下的70%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可以保证有一定的储蓄,并且也可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第三环节:拓展 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财的误区和风险。例如:“你们知道理财中存在哪些风险吗?怎样避免这些风险呢?”教师可以给出以下例子:例子1:小明听说股票可以赚大钱,于是他将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股市。结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小明亏损惨重。例子2:小红听说有些理财产品可以高收益,于是她购买了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结果,由于风险太高,小红损失了一部分本金。第环四节:归纳总结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和提问,让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例如:“本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理财是一门学问1. 理财的概念和方法2. 理财的技巧3. 理财的意识和能力4. 理财的误区和风险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理财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通过游戏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和珍惜财富的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