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案例+教学参考+期末检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案例+教学参考+期末检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编 普通话基础知识及训练
普通话发展概说
案例一:
王颖洁是一个靓丽的东北女孩,在北方一所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又顺利地考取了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同年7月,她被珠海的一所外资幼儿园录用,开始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教师生涯。在实习期间,她满腔热忱地向身边的老师讨教,热情关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深受家长和幼儿的喜爱。
一个月后,幼儿园开展了一次大型的亲子互动教学实践活动。王颖洁带的是小班的健康活动。在指导幼儿做屈身运动时,她发现一些幼儿身体前屈的幅度不够,就亲切地对幼儿说:“猫腰,再猫腰!”可是,孩子们反而直起身愣愣地看着她,于是她大声喊:“哈腰,哈腰!”没想到这一喊,旁边的家长和其他老师都笑了起来。后来园长走了过来,一边做示范,一边微笑着对孩子们说“努力向前弯腰”,他们立刻就和着音乐做起了弯腰屈身的动作。
点评:
作为幼儿教师,仅有热情和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在语言表达方面尽量做到科学、规范、严谨,才能较精准地进行沟通,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南、北、东、西不仅气候、物产差别大,而且语言的差别也存在,这种差别体现在何处?这些知识就是本节将要阐述的内容。
案例二:
隋浩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唯一一个男生。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位能给幼儿带去勇气和力量的男幼师。阳光帅气的隋浩喜爱运动,热情待人,深受老师们的好评,只有语文老师总是说他有“生造词”的习惯。隋浩经常说“先斩后(先斩后奏)”“四通八(四通八达)”“举一反(举一反三)”这样的词语,因为他认为这样的表达才幽默风趣而有个性。
点评:
语言是大众交际交流的工具。一个语音和词汇代表何种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参与群体生活和沟通的民众共同认可、决定的,个人随意更改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词语表意的准确性,造成交流的障碍,这就是语言的社会性。
普通话语音知识
案例一:
外表靓丽秀气的顾萱是一个活泼热情的女生。实习第一天她就观察小三班里有一个女孩儿好像很喜欢自己,常常围着自己转,但又不说话。午睡的时候顾萱终于发现了秘密,原来这个可爱的女孩儿一张嘴就叫自己“杜老师”。顾萱没有嘲笑女孩儿,而是带着女孩儿和其他几个幼儿做一个舌根用力反复发出“母鸡母鸡咯咯咯(gē、gē、gē)”的游戏。傍晚的时候家长来接幼儿离园,女孩儿的妈妈牵着女儿突然冲到顾萱面前,激动地说“谢谢实习老师,我家孩子能发出g音了,她告诉我是新来的顾老师教的”,顾萱欣慰地笑了。
点评:
3—6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许多幼儿都不能熟练掌握汉语中一些较为复杂的语音。教师只有掌握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指导幼儿发音的技能,才能帮助幼儿克服障碍、正确发音。
案例二:
幼儿园新来了一位副园长,周末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在新领导讲话时大家感觉这位副总不是北方人,最明显的特征是她说话时所有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发得很重、尾音拖得很长。于是,新员工羡慕地说这才有当领导的气势,但是保教主任却说副园长的普通话发音不规范。
点评:
保教主任的判断是有科学根据的。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语以双音节为主,其中口语表达时绝大部分双音节词语的后一个音节发音较重、较长,但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语发音时后面的音节发得又轻又短。发音时,词语的轻重格式处理是否得当是判定普通话发音规范程度的标准之一,这就是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现象。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知识
案例一:
从小生活在北京的杨柳是一个自信大方的姑娘。她认为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很有优势,但是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辅导后,她意识到自己原来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有误解的,并不是简单地读一段文章就能判定出普通话的等级的。这是为什么呢?
点评: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汉语文化水平的考试,也不是口才的评估,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水平测试,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所要测试的语言能力主要是指从方言转到标准语的口语运用能力。北京话,也是汉语方言之一,同样具有地域特征。
中编 日常交际口语知识及训练
听话技能训练
案例一: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作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那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点评:
这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接见美国记者的一段对话。在对话中,周总理对美国记者不怀好意的问话,抓住其关键信息,巧妙地注入新的信息内涵,使令人尴尬的问话顺着总理的意愿发展,扭转了被动态势,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周总理的睿智。在社会交往中,要求我们能够在对话中抓住关键信息,理解对方表达的深意。
案例二:
小树对大树说:“大树啊,你是吃哪种奶粉长大的呀?”大树说:“傻孩子!你电视广告看多了,人的孩子才吃奶粉长大啊。”小树说:“那么你吃什么长得这么魁伟高大?”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 ,白云两朵,蝉鸣与蛙唱三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块,啃些腐叶泥,喝点朝露和山泉。”小树说:“吃这些就让你的体型这么完美和谐?”大树说:“这完全要感谢风雨雷电,它们对我不是苦难而是帮助。风为我修饰身体,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除高傲。”小树说:“为何有的树长得枯黄又干瘦?”大树说:“因为它们选择的吃喝是抱怨、是愤世、是黑暗,因此长得不青翠、不光鲜。”小树说:“我明白了。今后我要像你那样,每天吃白云、蝉鸣、晨曦或落日,也要无畏地迎接风雨雷电。有一天,我也会长得粗粗壮壮、高高大大。”
点评:
在这段对话中,你要认真辨析大树长得魁伟高大的原因、长得枯黄又干瘦的小树吃的东西所表达的含义。只有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大树、小树表达的真正含义。作为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这些能力。
说话技能训练
案例一:
李大婶在街上卖鸡蛋,一个姑娘走过来准备买几个。李大婶连忙介绍:“这是真正的土鸡蛋,营养丰富,买几个给你丈夫吃,保证他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姑娘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没有结婚呢。”“你还没有结婚啊,那真是看不出来呢。”姑娘听了转身就走。
点评:
姑娘本来准备买鸡蛋,但听了李大婶的话后转身就走,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李大婶的话让姑娘觉得自己年龄大,或者不是很漂亮,姑娘产生了怨气,这是李大婶说话不看对象造成的。说话要看对象,才能达意,否则就会引起笑话。
案例二: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点评:
这是闻一多先生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的开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讲,是一篇激励的战斗檄文,是一个唤起人民觉醒的施号令,同时也是爱国民主人士的战斗宣言!在演讲的一开头,闻一多先生便直截了当地点明演讲的宗旨,连连发问:李先生遭此毒手究竟犯了什么罪,那些刽子手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而只是偷偷摸摸地搞暗杀,其中接连的发问,问句中又夹带着感叹句,如山崩水泻、势不可挡,一开始就把演讲推向了高潮。
口语交际相关技能训练
案例一:
师:小朋友,老师爱你!(上步,回步,搂肩,仿佛把所有小孩都抱在怀里)
幼合:我知道!(点头)
师:老师(双手指自己)爱(手掌抚摸拳头)所有小朋友(打开双手),世上所有的小朋友(转身),无论你从哪里来(左右搭手四次),都是老师心所爱(佛手三位置,爱心)。
幼合:我懂得!(点头)
幼1:老师的爱是教我们唱歌、跳舞、画画、折纸(辅助象形动作)。
幼2:老师的爱是给我们讲故事(展开一手掌,做倾听状),陪我们做游戏(可两手握拳,咕噜锤)。
幼3:老师的爱是柔声呼唤(做呼唤状)。
幼4:老师的爱是耐心守候(半蹲)。
……
这是幼儿园大班陈丹辉老师在教师节所作配乐朗诵词的节选,你觉得这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点评:
这段配乐的朗诵词中,提示使用手势语和身姿语,使这段朗诵词具有了突出的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朗诵的感染力。如果在朗诵中,再辅以表情语、目光语,更能提升朗诵的艺术表现力。在日常口语交际和幼儿园工作中,态势语常常会用到,掌握好态势语的使用,必能使教师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必能使幼儿园工作更加出彩!
案例二:
有一位先生,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因为他的胆子很小,大家都叫他胆小先生。
一天,一只大老鼠闯进了他的房子。胆小先生马上去捉,结果在地下室捉住了它。
“你放了我!”大老鼠挣扎着说,“我要是一跺脚,整个房子就塌了。”
胆小先生害怕了,连忙放开了它,还允许它住在地下室里。
地下室里吃的东西真多,大老鼠吃呀、喝呀,真开心。后来,大老鼠生了一窝小老鼠,小老鼠又长成大老鼠。很快,地下室里住满了老鼠。
“不行,不行!”大老鼠冲着胆小先生嚷嚷:“这么多老鼠住这么一个小小的地下室,而你一个人住这么多房间,太不合理了,得换个房子。”
“换房子?”胆小先生大吃了一惊。
“对,换房子!”老鼠们齐声说。胆小先生又害怕了。
他们很快换了房子。胆小先生住在地下室,老鼠们住进各个房间。它们在宽大的客厅里唱呀、跳呀,在喷香的厨房里喝呀、吃呀,每天都像过节一样。
“你应该搬出去!”大老鼠又冲着胆小先生嚷嚷,“你干嘛老住在地下室?这么好的地下室,你配住吗?”
“什么?”胆小先生气愤得跺了一下右脚,“咚——”老鼠们害怕了,它们个个抱头乱窜,以为地震了。
“哦,原来我是很有力量的!”胆小先生抓起旧扫帚,这儿一扑,那儿一打,这儿一戳,那儿一捣,老鼠们被打得吱吱叫,全逃走了。
同学们,胆小先生后来怎么样了?你能猜得到吗?
点评:
这是故事《胆小先生》,胆小先生从胆小变成胆大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如同在众人面前发言,第一次总是胆小害怕、自卑。作为幼儿园教师,职业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就必须经过训练,克服口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下面我们就学习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吧。
下编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知识及训练
朗读技能训练
案例一:
小婷是一个活泼开朗、爱唱爱跳的女孩儿。大学毕业后,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小婷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幼儿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的年纪还小,饮食起居、学习教育都要管,一天下来她的话就没停过,再加上她有清嗓子的习惯,不到半年的时间,她的嗓子就吃不消了。每次一遇到雾霾天气或者头疼感冒,她的嗓子就会干痒难受,还经常有刺激性的干咳。但她却没把咽喉的不适当回事,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课,以致病情加重,直到说不了话才就医检查。经诊断,她患了慢性咽炎。
点评:
小婷很热爱幼教事业,也很有职业热情,但是她不懂得科学合理地运用发声技巧进行发声,以致用嗓过度、积劳成疾。令人担忧的是,在感到咽喉不适之后,小婷对自己的病情未加重视,耽误了最佳的就医时间,以致病情恶化。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学习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技巧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语音优美动听,也有利于教师保护好自己的嗓音。
案例二:
在口语课上,一位同学朗读了司徒一凡的《悉尼歌剧院建设轶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蜚声于世的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澳大利亚著名港口城市悉尼三面环海的贝尼朗岬角上。”读到后半句的时候,这位同学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读完就感觉气息不够用了,其他同学也听得不是很清楚。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点评:
其实,这位同学是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停顿,因为后半句没有提示停顿的标点符号。但是由于生理上换气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根据文意和逻辑进行停顿,这就要求朗读者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找准重音、停连的位置,合理地运用语速、语调去表达作者的意图。同学们,你们认为自己的朗读能力如何?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表演技能训练
案例:
在启明星幼儿园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大一班的幼儿们表演了童话剧《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孩子们热情高涨、信心满满,在舞台上卖力地表演,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童话人物使台下的小观众看得目不转睛。但是在表演过程中,有的“小矮人”演着演着就把身子转了过去,背对着观众;有的“小演员”则因为服装太短在做动作的时候露出了小肚皮,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点评:
幼儿戏剧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能力的训练和展示,更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对作品、角色的体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戏剧表演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提示幼儿应该始终面对观众,因为他们的表演是给台下观众看的;还要事先检查好幼儿表演时穿着的服装,避免出现不合身、不雅观的情况。
工作用语技能训练
案例一:
三岁的张佳乐入园已经一周了,每天看上去很快乐。他的爸爸妈妈很高兴,总是对邻居夸赞说:“乐乐的老师素质真高,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特别好!”周末,爷爷奶奶来看乐乐。晚饭前,乐乐站在客厅里,拍着手大声喊道:“都给我闭嘴!把手背到身后!再出声就一边儿站着别吃饭!”妈妈问:“乐乐,跟谁学的这样说话?”乐乐认真地回答:“当然是我们焦老师啦!”四个长辈面面相觑,半天没说话。上述情境中乐乐说的话可信吗?为什么会这样?
点评: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是幼儿教师在工作语境中运用的、符合教育教学原则的工作语言。幼儿教师主要是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其语言对幼儿的成长和心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因工作的需要,幼儿教师还要与社会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合作交流。因此,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要符合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以及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更要文明得体,具有时代的特征、职业的特点。
案例二:
小朋友,你们好!就在刚才,我遇见了六位老朋友。听说我来上课就都嚷嚷着要一起来,你们欢迎吗?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板书:单韵母)它们的本事可大了,都可以和声母组成音节,a、o、e还可以自成音节。更有趣的是它们还可以两个组合在一起,组合后它们就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复韵母。(板书:复韵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复韵母。瞧,这几位老朋友还托我带来了礼物,让我奖给学习认真、爱发言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得到它吗?老师希望全班小朋友都能成为动脑的好孩子。
点评:
这是一位幼儿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采用的一则导入语。教师采用“以旧带新”的方式,用幼儿熟知的六个单韵母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复韵母。用语简洁,条理清晰,能够通过提问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探索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幼儿教师口语》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填空题
倾听能力(听话能力)
形象性、情感性、趣味性
针对性原则
提问语
内容的应变和调控
角色转换原则
目光语
扩展复述
变调
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
名词解释
“三腔共鸣”指中、低、高三腔共鸣的方式。也指口腔、胸腔、头腔共鸣。
非语言沟通是指用语言以外的,即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信息交流。这种形式一般表现为视——动符号系统(手势、表情动作、体态语言等非语言交往手段);目光接触系统(眼神、眼色);辅助语言(说话的语气、音调、音质、音量、节奏等)以及空间运用(身体距离)等。
简答题
(1)咬紧字头,出字有力(2)发响字腹,立字饱满(3)收全字尾,归音完整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明确的说服目的,充分了解幼儿气质类型,并分析问题的根源,以有效地说服幼儿。其次教师可以采用疏导、暗示的方法去说服、改变幼儿的某种习惯、行为或认识。可供选择的说服语的表达方式:(1)语势弱化;(2)先承后转;(3)巧用暗示。
教师与幼儿家长谈话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教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情况及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以教师独白的形式进行;
第二阶段: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情况,包括幼儿家长的基本情况、家庭对幼儿的教育情况、幼儿在幼儿园外的情况等。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以教师发问的形式进行。
第三阶段:教师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幼儿的措施与策略。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以双方交谈的方式进行。
表扬语和激励语都是对幼儿良好的思想行为和学习成绩预计肯定和鼓励的教育用语,不同在于:表扬语是对幼儿行为结果的肯定,激励语是在肯定的基础上还寄予了一定的要求。
运用教育口语进行表扬、激励的要领主要是:
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说话要恰如其分。
形式要生动活泼。
语态要真诚,语调要热情。
另外,根据幼儿不同的气质,表扬语、激励语也要有所不同。
(1)描述具体细致;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运用拟声词、摹声词、叠音词;
善用具有动态感的词语。
论述题
1.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教育口语的特点是:
第一,明理启智。对幼儿来说,重要的不是灌输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而是促进其道德情感的萌发。
第二,简约规范。幼儿期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幼儿语言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自然观察和模仿而习得。这一阶段,教师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语言必须简洁、规范。
第三,直白具体。幼儿年龄小,对教师语言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所以教育口语的使用就必须具体、直白,这便于幼儿领会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育幼儿时一定要注意以正面教育为主,切不可说一些幼儿听不懂的“反语”或词语。
第四,语言儿童化。语言儿童化是指教师语言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富有儿童情感趣味。
2.运用非言语与幼儿沟通应掌握:
第一,由衷地看着孩子微笑。通过微笑,表达对孩子的欢迎、接纳、支持、关心等情感,让老师的爱变成具体动作。
第二,用眼睛表达对孩子的关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们会领会老师用眼睛传达的信息。
第三,蹲下来与孩子说话。采用这种沟通方式能使孩子意识到自己与老师是平等的、受尊重的,易于产生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如果总是仰视老师,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感、距离感。
第四,斜对着或与孩子并排进行沟通。与孩子的距离与位置要适当,教师与幼儿说话时的距离一般不超过一米,如果与幼儿单独说话,距离不可超过一尺。与孩子谈话时斜对着或与孩子并排坐(并肩同行)同朝着一个方向,会使孩子感到轻松自然没有压力。
口语应用题
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回答合理即可,但引导语言的目的性要明确、表达要清楚,要注意总结。
参考答案: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脸上。”(老师眨眨眼睛,并用手指着眼睛),“这是什么?”
小朋友:“眼睛。”
老师:“对。现在请小朋友用眼睛看看我手上这朵花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是红色的,五个花瓣。”
老师:“很好,说出了花的颜色、形状。”(朝花吹了一口气)“现在看到什么?”
小朋友:“老师在吹气,花在动。”
老师:“很好,看出了老师和花的状态。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眼睛章在哪里,干什么用。”
小朋友:“眼睛长在脸上它可以看到事物的颜色、形状和状态。”
参考答案:(要求老师能遵从教育口语中的肯定性原则,设计教育话语,教导幼儿改正不整理玩具的毛病,幼儿整理好玩具后给予表扬即可。)
教师用称赞的语气表扬:“咦,你今天的衣服特别漂亮,像个花仙子。但是光自己漂亮还不是最美,你的房子也要跟你一样漂亮才行,你看,你现在的玩具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你说怎么办好呢?”这时幼儿若收拾整理好玩具,老师要及时奖励,并在同伴面前表扬幼儿,使他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小英把玩具整理得非常好,我们奖他一朵小红花!(掌声)希望小朋友们向他学习,以后再课后或活动之后都要及时整理好玩具,让我们的‘家’更漂亮,好不好?”
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这段语言体现了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具有逻辑性的特点。这段极朴素、明快、简洁的教学言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紧紧围绕着“动物”的概念而设计,先让幼儿通过对猪、鸟、蚯蚓等动物会走、会爬的归纳,认识到动物的一个特点;然后再进一步发问,让学生把会爬会走的特点扩大归纳为“能活动”;接着从反面发问,澄清模糊认识;最后说出“动物”的定义。这种由具体到一般归纳的顺序,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言语缜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能分析教学口语具有的逻辑性特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编 普通话基础知识及训练
普通话发展概说
教学目标
1.了解汉语的发展历史和普通话的形成过程,热爱祖国悠久的文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基本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常用概念和发音技巧,丰富文化内涵。
3.熟练诵读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提高从教的基本素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汉语的发展历史和普通话的形成过程;普通话语音的常用概念和发音技巧;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
教学难点:普通话语音的常用概念和发音技巧。
课时分配
4课时。
教学提纲
普通话发展简史
语言的产生与作用
汉语的历史及影响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方言
普通话的语音性质及基本概念
普通话语音的性质
普通话语音的相关概念
汉语拼音方案
用 途
内 容
使用原则
普通话语音知识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学会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力求知行统一,提升自身形象,塑造完美的自我。
2.掌握汉语音节声母、韵母、声调的分类及特点,了解语流音变的基本规律。
3.初步具有分辨普通话语音的能力,能够准确、自然、流畅地使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汉语音节声母、韵母、声调的分类及特点;语流音变的基本规律;分辨普通话语音。
教学难点:学会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力求知行统一,提升自身形象,塑造完美的自我;能够准确、自然、流畅地使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
(三)课时分配
14课时。
教学提纲
普通话的声母知识及发音训练
声母的分类
声母的发音
普通话的韵母知识及发音训练
韵母的分类
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的声调知识及发音训练
声调的分析
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技巧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知识及发音训练
变 调
轻 声
儿化韵
语气词“啊”的变读
词语的轻重格式
普通话的音节知识
普通话音节的构成
普通话声韵调的配合关系
第三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知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2. 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的标准,具有较强的语言规范意识。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普通话语音知识,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沟通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的标准。
教学难点:语言规范意识;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沟通和交流。
(三)课时分配
8课时。
教学提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
国家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相关政策
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定简介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试卷构成
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
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中编 日常交际口语知识及训练
听话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听话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要求。
2.掌握听话能力训练的一般技巧。
3.理解掌握听话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听话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要求;听话能力训练的一般技巧;听话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听话训练的一般技巧和主要方法。
(三)课时分配
8课时。
教学提纲
听话的方法和技巧
听话的作用和要求
听话能力的一般技巧
听话能力综合训练
听记能力训练
理解能力训练
记忆能力训练
第五章 说话技能训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说话能力在社会中的作用。
2.掌握具备说话能力的一般技巧。
3.理解、掌握复述的要求和技巧。
4.理解描述与复述的区别及描述的基本要求。
5.理解评述的基本要求。
6.掌握演讲、交谈、辩论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话能力在社会中的作用;说话能力的一般技巧;复述的要求和技巧;描述与复述的区别及描述的基本要求;演讲、交谈、辩论的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描述与复述的区别及描述的基本要求;掌握演讲、交谈、辩论的技巧
(三)课时分配
8课时。
教学提纲
说话的方法和技巧
说话的作用和要求
说话能力的一般技巧
说话能力综合训练
有文字材料的说话训练
无文字材料下的说话训练
第六章 口语交际相关技能训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态势语的作用和原则。
2.掌握态势语的形式和使用的技巧。
3.了解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
4.掌握产生口语交际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态势语的作用和原则;态势语的形式和使用的技巧;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产生口语交际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态势语的形式和使用的技巧;掌握产生口语交际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
(三)课时分配
8课时。
教学提纲
态势语言使用技巧及训练
态势语的作用及使用原则
态势语的形式及使用技巧
心理素质运用技巧及训练
影响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
常见口语交际中的心理沟通方法
下编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知识及训练
朗读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发声的基本原理。
2.掌握呼吸、共鸣、吐字归音三种发音技巧。
3.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朗读和会话。
4.了解朗读的作用和要求,朗读时做到发音准确、语句流畅、情感饱满。
5.能够恰当地使用各种朗读技巧朗读不同体裁的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声的基本原理;呼吸、共鸣、吐字归音三种发音技巧;朗读的作用和要求;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朗读和会话;恰当地使用各种朗读技巧朗读不同体裁的作品,朗读时做到发音准确、语句流畅、情感饱满。
(三)课时分配
8课时。
教学提纲
科学发声知识及训练
发音器官及发音原理
科学发声技巧及训练
用声科学保健
朗读的基本技巧及训练
朗读的作用及要求
朗读的基本技巧及训练
常用文体朗读技巧及训练
现代诗歌的朗读技巧及训练
散文的朗读技巧及训练
小说的朗读技巧及训练
童话、寓言的朗读技巧及训练
古韵律诗文的朗读技巧及训练
第八章 表演技能训练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文本故事、图画故事,并且能够给影音故事配音。
2.了解幼儿戏剧的概念、作用、形式和特点等基本知识。
3.掌握幼儿戏剧的表演要求和技巧,能够指导幼儿进行排练和演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幼儿戏剧的概念、作用、形式和特点等基本知识;幼儿戏剧的表演要求和技巧。
教学难点: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文本故事、图画故事,并且能够给影音故事配音;能够指导幼儿进行排练和演出。
(三)课时分配
8课时。
教学提纲
幼儿故事讲述的技巧及训练
幼儿故事简介
讲述幼儿故事前的准备
幼儿故事讲述的基本技巧
常见幼儿故事的讲述技巧及训练
幼儿戏剧表演的技巧及训练
幼儿戏剧简介
幼儿戏剧表演的要求及技巧训练
幼儿表演戏剧的指导
第九章 工作用语技能训练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和运用技巧。
2.明确教学活动用语的要求和形式,并且能够针对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用语。
3.明确教育活动用语的要求和形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准确恰当地运用教育口语。
4.通过幼儿教师其他工作用语的训练,提高综合口语交际能力,并且能够顺利完成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社交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和运用技巧;教学活动用语的要求和形式;教育活动用语的要求和形式。
教学难点:能够针对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用语;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准确恰当地运用教育口语;提高综合口语交际能力,并且能够顺利完成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社交活动。
(三)课时分配
8课时。
(四)教学提纲
第一节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及运用技巧
一、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
二、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运用技巧
第二节 教学活动用语的技巧及训练
一、教学活动用语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活动用语的形式及训练
第三节 教育活动用语的技巧及训练
一、教育活动用语的要求
二、教育活动用语的形式及训练
第四节 其他工作用语的表达技巧及训练
一、幼儿教师其他工作用语的形式及使用要求
二、幼儿教师其他工作用语的使用技巧及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幼儿教师口语”是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园常用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的技能课程,是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示范交流、掌握教育教学口语表达规律、具备一定的指导幼儿语言表达的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的需要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地组织语言,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语态自然大方,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2.课程适用: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教辅用书。
3.教学安排:
本课程开设建议安排在第三、四学期。教学共72学时。
章 节 教学研讨学时
上编 普通话基础知识及训练
第一章 普通话发展概说 4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知识 14
第三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知识 8
中编 日常交际口语知识及训练
第四章 听话技能训练 8
第五章 说话技能训练 8
第六章 口语交际相关技能训练 8
下编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知识及训练
第七章 朗读技能训练 8
第八章 表演技能训练 8
第九章 工作用语技能训练 8
总 计 7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幼儿教师口语》期末测试题
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般口语交际需要心理控制力、思维能力、______________、非语言(含肢体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特点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科学原则表现为规范性、逻辑性与针对性,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艺术原则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德育因素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教学活动中,这种渗透应遵循的四个原则是民主性原则、浅显性原则、肯定性原则、____________。
活动(教学活动)用语的表达形式主要有:导入语、讲解语、____________、过渡语、应变语、结束语。
教学过程的调控有时间的应变和调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的原则是合作原则、礼貌性原则、__________________。
肢体语言的内容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____________。
复述分详细复述、概要复述、____________。
语音流变主要有轻声、儿化、____________三种现象。
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已有很好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三腔共鸣
非语言沟通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述吐字归音训练要领。
教师应如何使用说服语?
教师与幼儿家长谈话的三个基本程序和基本方式是什么?
表扬语和激励语有何异同?教师如何使用表扬语和激励语?
幼儿教师的教学口语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结合幼儿德育教育的事例,简述教育口语的特点。
幼儿教师运用非语言与幼儿沟通应掌握什么技巧?
口语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请以“认识眼睛”为例重新设计老师的教学话语,并把这一教学情境写出来。
在幼儿园里,一些儿童在开展活动之后往往不能整理玩具。如果一味批评,效果不会很好。假如你是一名教师,请遵循从教育口语中的肯定性原则,设计教育话语,教导幼儿改正不整理玩具的毛病,幼儿整理好玩具后给予表扬。
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科学活动:“动物真有趣”(大班)
教师要求幼儿形成“动物”的概念,常见的办法是说出“动物”的定义,这位教师却用了一段提问语,让幼儿在回答中学会“动物”的概念。
师:(展示猪、鸟、蚯蚓的图片)猪、鸟、蚯蚓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怎么办?
幼:猪走着去,鸟飞着去,蚯蚓爬着去。
师:对,它们与人不同,它们都是动物。动物有什么特点?
幼:会爬。会爬会走的都叫动物。
师:鱼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鸟会飞,它们是不是动物?
幼: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会活动。会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要求:要分析这段语言体现了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具有什么特点、要注意哪些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