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课教学设计---面对死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学心理课教学设计---面对死亡

资源简介

中学心理课教学设计---面对死亡
设计理念:
使学生能了解何谓死亡,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而面对死亡的态度,也就是面对生命的态度,如果面对死亡可以用正向积极的态度,有意义的度过死亡前的日子,让自己的生命留下光彩,则面对生命就可以用这样的态度,而生命自然会发光发亮。所以要帮助学生先了解何谓死亡。
当学生了解何谓死亡后,学生必须学习,面对死亡时,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如果能从别人的经验中,知道如何面对死亡,则学生可以进一步去探索自己面对死亡的态度,最后能建立属于自己的面对死亡及生命的态度。
当自己有积极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时,让学生能够帮助别人,走过死亡的过程,不但可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死亡,并帮助学生将死亡、自己与社会连结起来,因而追求更有意义、目的的人生。
当学生能了解死亡、面对死亡、接纳死亡时,学生将会更热爱生命。
设计构想:
1. 了解何谓死亡?死亡代表的意义与价值为何?以及死亡带来的是什么?并了解学生个人对死亡的概念。
2. 帮助学生认识他人面对死亡的态度。
3. 帮助学生探索并建立自己面对死亡的态度。
4. 当自己或自己的亲人即将死亡时,学生能作些什么?当朋友正面临死亡时,学生能为朋友作些什么?
5. 再次帮助学生了解其死亡观,并发现生命的意义。
活动一:死亡是什么?
1. 请学生比赛,进行闭气,看学生能撑多久,并询问学生当快要撑不住时,那时后的感受是什么?以引起学生动机,使学生对死亡产生兴趣。
2. 以一颗种子的一生(可用视频剪辑教学,教师网上搜一颗种子发芽到凋谢),来说明生命这一条路,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且是必经的一个阶段。
3. 请学生将自己的死亡概念、及对死亡的看法画出来,并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他们心中对死亡的概念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于死亡的恐惧,让学生说出来,因为面对死亡的恐惧,将是接受死亡的第一步。而对死亡的害怕,则是来自未竟的事和未解决之冲突。
4. 请学生作小组讨论,讨论的题目为「死亡带来了什么」?自己的感觉是怎样呢?对别人带来了些什么?死亡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什么影响?死亡对自己人生的看法会有什么影响?讨论后并作分享。
5. 教师依据学生的分享,引导学生了解死亡的意义与价值为何?并请学生思考为何我们会对死亡感到恐惧,以及死亡是否真的那么的可怕?
活动二:他山之石
利用视频剪辑教学,以「两个女人」这部电影,让学生观赏后,分组讨论电影中的人是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不管是即将面对死亡的人或是陪在她旁边的人。借着学生的分享,老师引导学生去看到电影中的人如何去面对死亡,他们有哪些态度呢?且帮助学生去思索这些态度。
活动三:关心自己
1. 暖身活动:如果还有一分钟,地球就会毁灭了,妳可以打一通电话给任何一个人,跟她说几句话?妳会打给谁?说什么话?请同学写下来。邀请同学分享。
2. 利用冥想,想象自己即将要面对死亡,我的感觉会是什么?我要如何利用所剩不多的时间?我想要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我还有什么话想说吗?我有什么事情想去做的呢?我有什么愿望还没达成吗?让学生经由冥想,好好的思索这些问题,并且把这些想法写下来。邀请同学分享。
3. 追求游戏: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请学生在五分钟内,邀请同班同学在自己的纸上写上他的名字和愿望,看谁可以收集到最多数据?活动的目的,让学生知道,在有限的时间中,我们能够追求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还会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想追求却也追不到了。这就是未竟事物。而往往对于死亡的恐惧来自于未竟事务。
4. 请学生想想自己有多少未竟事务想要去做的呢?把他写在白纸的一半。去感受如果即将死亡,会有多少未竟事务的遗憾,这是否让自己害怕呢?我该如何去面对呢?
5. 将同一张白纸的另一半写下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并且比对刚刚游戏中,学生有得到了多少同学的签名和愿望呢?引导学生去想,其实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如果能够珍惜这些东西,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资产。而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资产,对妳具有什么意义,这些代表着哪些回忆?那些感觉呢?如果妳即将死去,妳会把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资产,作怎样的处理呢?是把他们送人,或是就让这些回忆陪着自己?而这么做对妳的意义为何呢?而追求并不一定要外求,往自己内在去求,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在有限的时空里,这才是面对生命的真正态度。
活动四:你得了不治之症,生命就剩一个月了,你将怎样过完这一个月?
学生发言
活动五:你马上就要死了,你将怎样写下你的墓志铭?
学生发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