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从心理韧性谈起小女孩:我觉得不好,你能改掉吗?爸爸:不能,我就是要让你现在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不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否则到进入到社会无法生存……小时候: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读书时:一次考试考砸,一次老师批评长大后:朋友分离、中年失业生活本身充满挑战和挫折达尔文曾说过:“生存下来的也许不是最强大的生物,也不是最聪明的生物,而是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哲学家尼采也曾说:“凡杀不死我的,必将让我更强大。”对孩子的期待:学会跌倒了再爬起来学会笑对困难何为心理韧性01心理韧性误区02毁掉心理韧性03培养心理韧性04何为心理韧性01心理韧性误区02毁掉心理韧性03培养心理韧性04何为心理韧性01心理韧性误区02毁掉心理韧性0301 何为心理韧性心理韧性又称为复原力、抗挫力、心理弹性。指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以及受到挫折后,成长和新生的能力。心理韧性是指从逆境、矛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除了能够帮助个体在压力中保持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机能,避免伤害,还能使个体获得成长和积极发展。心理韧性是一种能力,存在着“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它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养成和环境因素有关。心理韧性的内在保护因子指个体本身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国内学者萧文归纳出了7种韧性内在保护因子:(1)具有幽默感并对事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之;(2)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作适度分离;(3)能自我认同,表现出独立和控制环境的能力;(4)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5)具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6)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7)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和无力感。心理韧性外在保护因子指个体以外的环境具有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导致不良适应结果因素的反应。外在环境包含三种原级系统:家庭、学校与社区。1.社会竞争力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灵活、有同理心、有幽默感、有好的沟通能力;2.问题解决能力可以找到解决方法,会做计划,也会寻求他人帮助的能力;3.自主性自我独立和对自己的环境有掌控的能力;4.目的性自己有目标,对未来充满希望。高韧性的孩子具备四大特质人生高度曲线图02 心理韧性误区福原爱小时候曾一边哭一边训练;哭是积极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使压力得到释放和宣泄。误区一:心理韧性高的孩子不会哭寻求帮助是提高心理韧性的一种有效方式。必要的求助是强者的行为。误区二:心理韧性高的孩子不需要别人帮忙寻求帮助是提高心理韧性的一种有效方式。必要的求助是强者的行为。误区三:受苦式和打压式的挫折教育利于培养孩子的韧性人为设置的挫折,不会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可能带来反作用。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实验1:被电击的狗结果表明:高风险组儿童出现了更多的行为问题。而无论是在高风险组,还是无风险组的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越积极,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越少。积极和温暖的教养,是儿童成长的保护伞。实验2:高风险的儿童高风险组 VS 低风险组“孩子的挫折教育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额外和附加,否则就会演变成伤害。”——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挫折本身不能让人成长,学习应对挫折,拥有“抗挫力”才会。03 如何毁掉心理韧性如何毁掉孩子的心理韧性“直升机式教养方式”用来形容对孩子极度关注和保护的教养方式。1过度控制或保护2出面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开学奇观:父母大包小包,小孩两手空空如何毁掉孩子的心理韧性23只关注负面信息别人家的小孩:谁谁都比你好,你怎么不学一下?以偏概全:你怎么这么差劲呢?什么也做不好?如何毁掉孩子的心理韧性请分享您孩子身上的3-5个优点,并举出具体的例子。教育家孙云晓说:如果您能发现孩子身上有十个优点,您就是优秀的父母;如果您能发现孩子身上有五个优点,您就是合格的父母;如果您在孩子身上连一个优点都发现不了,你就该下岗了。活动:孩子的优点清单4虐待和遗弃任何形式的虐待和遗弃,无论是情绪还是身体上的,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伤害。如何毁掉孩子的心理韧性5“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认真学习就好了。”5忽略社会关系的建立如何毁掉孩子的心理韧性了解如何毁掉心理韧性,是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04 如何培养心理韧性兰花型蒲公英型培养孩子的韧性先了解孩子的天性给予真实性运用3I策略学会爱自己培养心理韧性增加控制感建立好关系学会爱自己学会自我关怀和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父母给予孩子全然的爱与支持父母给予合适的资源进行引导思考:如果是您的话,您会如何回答?请尝试着给出您的答案。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建立好关系心理韧性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支持系统,系统越强大,越能帮助孩子走过坎坷。与朋友有良好关系的青少年,更能减少压力对大脑的影响,提高韧性。研究时间:1938年哈佛大学开展了一项成人发展研究项目。研究对象:724位男性,至今还活着的大约有60多位。第一组从当年哈佛大学本科生中选出268名学生。第二组从波士顿贫民区选出456名家庭贫困的小男孩。实验3:一个跨越世纪的实验研究表明:好的社会关系能让我们过得开心、幸福。在生活中给出具体的示范,比如如何表达需求;鼓励孩子多参与不同的活动,扩大潜在的朋友资源;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这个孩子就是太害羞了。建立好关系增加对环境的控制感,也学会接受改变每个人都需要控制感,也就是安全感,是对自己有信心,既能保护好自己和满足自己需求,又能被他人和社会环境所尊重、接纳、需要和喜爱。增加控制感每个人都需要控制感,也就是安全感,是对自己有信心,既能保护好自己和满足自己需求,又能被他人和社会环境所尊重、接纳、需要和喜爱。对照组院长:“你们不需要自己安排在养老院的生活,希望你们能在这里生活的很快乐。下星期会播放两部电影,时间已经定好了,你们可以前往观看。”同样送给老人相同的花,但却说护士会帮忙照顾这些花。实验组院长:“你们可以决定自己房间的摆设,安排自己的时间。如果你们对这里有什么不满意,就应该发挥影响力去改变。这里有许多事情是你们可以决定的,你们也必须思考这些问题。”院长送给每个老人一盆花作为礼物,并告诉他们有责任照顾好这些花。对照组院长:“你们不需要自己安排在养老院的生活,希望你们能在这里生活的很快乐。下星期会播放两部电影,时间已经定好了,你们可以前往观看。”同样送给老人相同的花,但却说护士会帮忙照顾这些花。实验组院长:“你们可以决定自己房间的摆设,安排自己的时间。如果你们对这里有什么不满意,就应该发挥影响力去改变。这里有许多事情是你们可以决定的,你们也必须思考这些问题。”院长送给每个老人一盆花作为礼物,并告诉他们有责任照顾好这些花。实验4:控制感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实验组的老人比对照组的老人活的更快乐更积极,并且老人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在院长讲话18个月后,实验组的老人中有15%死亡,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0%。通过让老人决定何时放电影和让他们照顾一盆花,极大的提高了老年人的控制感。Langer和Rodin(1976)以一家养老院的老人为被试,研究控制感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给予孩子选择权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讨论、决策,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加控制感给予孩子更多的真实性把部分真实世界呈现给孩子,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调整心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给予真实性改变是一定会发生的不只有赢,还有输每件事都有它的规则和底线少一些夸奖,多一些鼓励给予真实性发现和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I can探索自己的内在力量个人优势、态度及信念I am拥有的外界支持和资源重要他人、所处环境I have国际著名的心理韧性研究项目IRRP提出3I策略运用3I策略活动:我的3I清单请回忆近期生活中遇到的一个挑战或者困难,然后从3I角度“我有、我是、我能”来思考自己的资源,罗列出个人的3I清单。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让孩子去打毫无准备之仗,通过父母的支持、引导,逐步形成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养育的选择》无论孩子经历什么,都能成为一次最好的教育机会。——《互动的力量》培养心理韧性,对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跌倒再爬起来的力量。短片讲述了有关成长和勇敢的故事,一只鹬妈妈教女儿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恐惧和困难,最终觅得食物的故事。Piper从害怕、尝试,到突破,终于敢面对海浪,最终可以自由在海里获取食物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短片讲述了有关成长和勇敢的故事,一只鹬妈妈教女儿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恐惧和困难,最终觅得食物的故事。Piper从害怕、尝试,到突破,终于敢面对海浪,最终可以自由在海里获取食物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短片讲述了有关成长和勇敢的故事,一只鹬妈妈教女儿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恐惧和困难,最终觅得食物的故事。Piper从害怕、尝试,到突破,终于敢面对海浪,最终可以自由在海里获取食物了。亲子共赏亲子共读家长阅读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