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玩手机的小老鼠蜕变记——初中生手机使用心理课设计活动理念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容易出现无节制的情况。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会导致初中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追求及时享乐,甚至造成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淡漠。本节课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改编的绘本故事《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作为媒介,结合后现代叙事治疗理论,创造性地运用隐喻、外化、见证等技术,帮助学生树立适度使用手机的意识,提高自主能力,合理规划上网时间。活动目标1. 认识沉迷手机的危害。2. 掌握控制手机使用频率的方法。3. 树立自觉适度使用手机的意识。活动重难点树立自觉、适度使用手机的意识。活动方法游戏体验,绘本教学,讨论分享。活动准备1. 课前使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 在班级中进行调查。2. 教具:PPT 课件、辅助音视频、学习单、手机使用协议书等。活动对象初一学生活动过程一、团体暖身阶段:醒醒的邀请师: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请大家记住课堂公约:乐于分享和认真倾听。刚才,有一个天外来客发来短信,说想和我们进行一番友好沟通。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短信的内容。播放音频:亲爱的初一× 班的同学们,你们好啊!我叫醒醒,是一只来自异界时空的喜欢玩手机的小老鼠,今天有缘遇见,想和你们交个朋友。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手机。亲爱的朋友们,接下来先让我们一起玩个手机游戏吧!保卫南瓜游戏规则:根据屏幕上的指令做动作,出现幽灵时做蹲下的动作,所有动作一直持续到下一个动作开始为止。学生活动。播放音频:哈哈!太棒啦!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真厉害。手机真是令人开心的发明啊!今天就先玩到这里啦,我们明天再见。设计意图用肢体游戏活跃气氛,让学生体验手机带来的快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入主题。二、团体转换阶段:跨时空的请求(一)欣赏改编过的绘本《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师:醒醒是一个天外来客,它和我们处于不同的时空,时间流速也不太一样。就在上一分钟,醒醒再次发来信息,我们一起看看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亲爱的朋友们,很抱歉,明天我恐怕要失约了。虽然对于你们来说现在一天都还没有过去,但是在我们这个时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发生了一件让我很难过的事,遇到了很多问题,我不知该如何解决。故事要从一个月前开始说起。那天,我的朋友有事情没办法陪我,于是把手机给我让我消遣,自那之后,我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前两天,朋友带我出去旅游,我在游玩的过程中一直低头看手机,给他惹出了很多麻烦:坐过山车时我没有系安全带,飞了出去;不小心打开了动物园的开关,所有动物都跑出来了;走路时我没有看路,掉到了一个大坑里面……朋友终于忍无可忍,和我大吵了一架,但是我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后来,手机没电关机,我一直找不到充电器,不得已才放下手机抬起头来,才发现朋友已经不在我旁边了。这时,周围的一切事物突然变得模糊起来。后来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一直玩手机没有及时休息, 脑供血有些不足, 近期看东西都会很模糊。听完医生的话,一阵疲惫、空虚感向我袭来,此时我才骤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我因为沉迷手机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情,丢失了很多珍贵的东西。此时此刻,我无比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但是又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今天特意来信请求你们的帮助。(二)认识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师:醒醒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给它带来了哪些影响?生1:醒醒一直沉迷手机,给朋友惹出了很多麻烦,最后失去了朋友。它的身体变差了,眼睛近视了。师引导:醒醒沉迷手机时和外界的联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生2:醒醒减少了和外界的联系,感到空虚。师小结:醒醒因为沉迷手机,不仅和朋友的交流减少了,还给朋友惹出了很多麻烦。在失去朋友后,他发现自己因为沉迷手机出现了假性近视、身体虚弱等问题。这些事情发生后,他感到很空虚,和真实的世界出现了短暂的断联。设计意图通过绘本故事将学生沉迷手机的问题与个人分离开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三、团体工作阶段:英雄齐聚出妙招(一)角色代入学生进行角色代入,分别从家人、朋友、老师和自身的角度思考,然后分组讨论:假如你是醒醒,可以请求身边的人做些什么,来帮助你控制玩手机的欲望?或者你会如何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欲望?生3:让家人帮助我保管手机;和家人一起去散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生4:让父母以身作则,不要当着我的面玩手机诱惑我。生5:和朋友一起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如踢足球、跑步等;让朋友帮忙监督自己玩手机的时间。生6:和朋友比赛,看谁能先养成适度玩手机的习惯,输的人将受到惩罚。生7:让老师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播放一个过度玩手机会造成恶劣影响的视频。生8:让老师帮助自己分析成绩,设立学习目标,将注意力转到学习上去。生9:把手机锁起来;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到时间就自动关掉。生10: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二)总结方法联盟法:与家人、朋友、老师作约定,形成联盟,利用他人的监督帮助自己抑制玩手机的欲望,例如手机托管、约定玩手机的时长等。替代活动法:和家人、朋友去外面活动或者做一些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全家一起去散步、和朋友下棋聊天、让老师帮忙设立学习小目标等。隔断法:远离手机的干扰,如设定手机屏幕使用时间、拔掉网线、只在固定的场所玩手机等。成就奖励法:设立一个成就目标,当目标达成后奖励自己。例如,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设立成就目标,当成绩达到某个分数或者某方面的才能达到一定高度时,和朋友一起去看一场电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人际支持系统,挖掘身边的资源,探究合理、适度使用手机的方法。四、团体升华阶段:签署“手机使用协议书”师:醒醒又来信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手机,人类的主人》。播放完毕后,接入醒醒的语音。亲爱的初一× 班的同学们,自从用了你们给我的建议之后,我感觉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个人已经恢复了从前的神采奕奕,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也得到了修复。手机是一个伟大发明,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但它也存在着弊端, 如果大家只沉迷于手机带给我们的快乐,就可能会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迷失自己。因此,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与我一同签下这份“手机使用协议书”,请找到你们可以信任、托付的人,在他们的见证下,以过去的我为戒,培养适度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师:老师手里已经拿到醒醒邮寄过来的“手机使用协议书”了,现在每人一张,让我们一起签下这份协议书。手机使用协议书本人立志合理使用手机,不做手机的“奴隶”,不让手机占用过多的时间,以致影响到人际交往、身体健康和快乐生活。接下来我将(此处填写接下来要如何监督自己合理使用手机,至少五点)特邀请(见证人签名) 见证我与手机共处的过程。× 年 × 月 × 日邀请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得分较高的学生展示已填写的“手机使用协议书”。师总结:希望大家可以将课堂上所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合理、适度地使用手机,真正地成为手机的掌控者,而不是手机的奴隶。设计意图用签署“手机使用协议书”活动将第三方视角落回到学生身上,在他人的见证下,促使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将在心理课中所学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