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心育课教学设计:张驰有度 快乐学习【主题背景】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他们对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一时难以克服时,容易削弱自己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学习动机过强,也会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方面的心理辅导。【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学习动机。2.了解学习动机的强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3.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活动方法】游戏体验、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准备】弹弓和木板若干、组织学生排练心理情景剧等。【活动过程】一、拉拉橡皮筋(10分钟)弹弓游戏:请学生用弹弓射中木板。其中前后竖直摆放两块木板,前面木板倒下后正好触到后面的木板,但不会将其碰倒。要求学生用弹弓只能击倒前面的木板,而不能碰到后面的木板。各小组同时派代表轮流体验,每人体验三次。请学生交流,成功完成游戏任务的技巧是什么?教师小结:成功完成游戏任务的技巧是张弛有度。拉弹弓时,橡皮筋的张力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拉力不够,不能将前面木板击倒;拉力过大,则会将后面的木板碰倒。力有很多种,有拉力、重力、压力等,今天我们要分析的是一种特殊的力——学习动和或者学习动机,它虽然存在于我们的学习中,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有着和拉力共同的性质和特点。学习动机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二、议议小故事(15分钟)请学生分别表演心理情景剧《C等万岁》和《我要考第一》。情境一:杰克不喜欢学习。他觉得学习很无聊,书本上的知识根本没用。每次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是在C等或者D等。他上课经常不专心听讲,玩东西或者开小差;平时不愿多看书,有时间就跑出去玩;没有了妈妈的监督,他就逃避不写作业。老师和家长都很着急,希望他努力学习,但他似乎一点儿都不着急,而且无所谓地说,自己追求的是C等万岁。情境二:珍妮学习很勤奋,平时学习争分夺秒。每天晚上学习到12点,课间别人休息,她看书,节假日很少出去玩。每次考试都希望自己最优秀、能够考第一,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比别人学习好。其实现在的班级不排名次,但是她对自己的要求特别苛刻,总是觉得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学得还不够扎实。每次考试前,她都很紧张,手心出汗、失眠,而过度的紧张每次都影响了考试成绩。学生讨论交流:杰克和珍妮的学习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 教师小结:杰克不重视学习、懒惰、贪玩、对学习厌倦,结果学习效果不理想,珍妮过于勤奋、争强好胜、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结果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两个人学习的用力程度完全不同,但结果却大致相同。教师再次展示弹弓上的橡皮筋。教师导语:当不用力,或者用很小的力拉橡皮筋,橡皮筋就会松松垮垮,大家说像谁?杰克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也是因为缺乏一种力,这种力就是——学习动机。杰克的问题就是 “学习动机缺乏”。而珍妮则恰恰相反,她的问题是“学习动机过强”,就好像用过大的力拉橡皮筋,既完不成任务,又可能将橡皮筋拉断。因此,我们发现:学习动机缺乏或过强都不利于学习,只有强度适当的学习动机才能促进学习。三、测测学习动机 10分钟)1.教师介绍学习动机强和弱的表现学习动机过强的学习表现——常常以为花很多的时间,成绩就会超过别人;迫切希望在短时间内就在幅度在提高成绩;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为了把功课学好,宁愿放弃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学习动机过弱的学习表现——无人督促,极少主动学习;读书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提起精神,进入状态;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烦,只想睡觉;除了名师指定的件业外,不想再多看书;如有不懂的,根本不想设法弄懂它等。2.自我评价。请学生根据描述,结合着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动机的自我评价。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出一条代表学习动机强度的橡反筋,学习动机强度从0一10计分。其中“0”代表没有拉橡皮筋,“10”代表橡皮筋拉到了极限。3.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自己的评价。然后,分析组内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成虽的观点和行为,提出调整学习动机强度的建议,帮助他们积极调整,使每个人都拥有一条张力适度的“橡皮筋”。四、说说新收获 (5分钟)1.请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2.教师进一步强调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倒“U”型关系,激发学生树立适度的学习动机,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