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国家权力机关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国家权力机关 导学案

资源简介

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课题 6.1国家权力机关
课型 新授课 第12课时(总21课时)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授了我国宪法确立的各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国家机构的相关知识。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线索:一方面以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以国家机构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从而实现和捍卫人民利益。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了解国家机构的性质和职责,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教材分析 本课《国家权力机关》共有两目,第一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国家机关,从而明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第二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并辨别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从而进一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
学 情 分 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不清楚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表现,对国家权利机关的概念及其职权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初中学生知道的并不多,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新闻报道中稍有了解,但由于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备受全国上下关注,学生带着对新事物的好奇与热情,通过课前预习,对于本课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将会产生浓厚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学生能说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和职责。 2.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学生明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能够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通过案例分析,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教学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3分钟) 1.情境导入:让学生观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思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具有哪些职权? 2.呈现学习目标 3.出示学生评价机制 二、目标引领,新知探究(30分钟) 目标导学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内容,圈点勾画,并个人展示。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2.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的职责? 学生展示: 教师总结: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职责是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项 学法指导2: 结合课本P79页探究与分享内容,小组讨论(2分钟),选代表回答。 1.我国国家机构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学生展示: 教师总结:我国国家机关有一府一委两院、国家主席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学法指导3:请同学们阅读P80页,圈点勾画,并个人展示。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教师总结: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练一练:小试牛刀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学法指导4: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快速找出所属职权,注意勾画关键词,个人展示。 1.材料中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什么职权? 材料一: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学生展示: 教师总结:①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材料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学生展示: 教师总结:②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材料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学生展示: 教师总结:③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材料四: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工作报告。 学生展示: 教师总结:④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总一总: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练一练:小试牛刀。 三、案例分析,盘点提升(3分钟) 学法指导5: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大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1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大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 材料中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哪些职权? 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什么地位? 四、达标测试,回扣目标(5分钟) 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这说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香港地区维护国家安全有法可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对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受任何监督 B.其他国家机关由同级人大产生,受它监督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只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对其他国家机关没有监督权 D.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有相互监督的职权 3. 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是 A.立法权 B.任免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 4. 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由此可见,在我国( ) ①全国人大拥有决定权 ②人大代表人民具体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五、课堂小结,评价反思(3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收获 2.评出最优小组 六、布置作业,拓展提高(1分钟) 基础题:完成《同步训练》6.1课 拓展题:完成学案的拓展拔高题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指导,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度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指导,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度。 。 通过材料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限时完成,训练学生思维敏捷度,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当堂达标效果 回扣目标,检测学习效果,同时检测教师的上课效果。 总结归纳本节内容,形成体系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