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初中亲子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初中亲子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资源简介

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 ——初中亲子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协助成员了解家庭沟通状况,掌握沟通的基本技巧。
2.促进成员发展良好的家庭关系。
【活动对象】
初二学生及其家长
【活动人数】
8一16人
【活动准备】
成员招募方式与甄选标准:
海报张贴及在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领导者与志愿者进行面谈,确定其条件,适合接受团体辅导者方可成为团体成员。性格过于孤僻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与家长不宜参加。
【活动时间】
共6次,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当我们同在一起
——第一次团体活动
【活动目标】
1.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活动的动机,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
2.协助成员订立团体规范;
3.促进成员尽快认识;
4.对自己的家庭沟通状况有所体察。
【活动准备】
用于写《团体契约书》的大白纸2张、 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一、互相认识(10分钟)
1.说明介绍规则:子女介绍自己的父母,父母介绍自己的子女,介绍内容包括名字以及与众不同的特点。
2.给每位成员3分钟的时间,思考如何去介绍自己的父母或者子女。
二、家庭情境模拟(8分钟)
一人脱鞋,二人盛饭,三人洗澡,四人看电视,五人骑自行车。
三、我的期望(10分钟)
1.发给每个成员一张纸,让每个团体成员将自己参加团体的动机和对团体的期望写下来。
2. 组长澄清成员对团体的错误认识和期待,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四、你我的约定(10分钟)
1.组长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
2.让一个家庭为一组,讨论出一些规则,然后在不重复的基础上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的规范,然后将它们加以归纳,写在一张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o
3.举手表决。以示自己愿意遵守契约。
五、分享(10分钟)
1. 在认识活动中,你说对了父母(子女)的特点了吗 当亲人准确地说出你的特点时,你的感受如何 当亲人没说对时,你的感受又如何
2.在家庭情境模拟中,你还想到了哪些熟悉的画面 带给了你一些什么样的感受
3.在商量规范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你们的商量方式和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
六、总结(2分钟)
1.组长进行简单的小结,分发《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感受与心得。
2.组长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互敬互爱
——第二次团体活动
【活动目标】
1.澄清团体与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权威;
2.督促成员遵守团体规范,化解亲子间的冲突;
3.促使成员尽快认可权威,维护团体的完整,使亲子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活动准备】
用于写感受的大白纸2张、笔每人1支,7个家庭小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心理小测试:
在原始森林中,你带着狗、孔雀、大象、狮子、猴子五种动物,但是现在你遇到了困难,它们成了你的包袱,你需要将这些动物抛弃,请问你最先抛弃的是什么 最后抛弃的动物是什么 请3—5位同学回答,并把重点放在最先抛弃和最后抛弃的动物身上。(各种动物的象征意义:狗——朋友,孔雀——爱人,大象——父母。狮子——散人,猴子——金钱)
小结:若测试结果是最先抛弃大象的多,则说明父母在孩子中的地位还没有被重视,所以应该多多加强亲子交流,正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若测试结果最后留下大象的多,也同样说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还是重要的,所以我们今天就要再次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二、谈一谈
父母与孩子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和“孩子,我想告诉你……”为主题,亲子之间互说一句心里话,在家庭中架设“心灵之桥”。
三、看一看
1.以父母为中心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家长对子女的权威和专制,也就是说家长让你往东,你就不能往西。一些父母信奉“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打是亲骂是爱”,孩子一旦犯错误,父亲打了母亲打,还有父母混合双打……
2.以孩子为中心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表现为家长对子女的放任和溺爱,也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溺爱和不闻不问的放任。用邓丽君的歌词讲就是:我只在乎你……孩子生活在爱的海洋里,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
3.两极亲子关系。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严父慈母”“严母慈父”就是最好的表现。它既不以父母为中心,也不以孩子为中心。就拿“严父慈母”来说:父亲对小孩严格管教,而母亲则不忍心,娇惯孩子。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情况下,会让孩子钻空子。
4.朋友型。这种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互相关心互相交流,双方都比较了解对方,知道对方的想法,可以说是一个完美而理想的类型。
四、分享
给每位成员5分钟的时间,思考你和父母的关系属于哪种类型,自己最不能容忍父母的是什么 父母则反思:怎样处理亲子的冲突,如何树立父母的威信
五、总结
组长进行简单的总结,分发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写感受与心得。
架起心与心的桥梁
——第三次团体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
2.使父母与孩子相互理解,建立起和谐的沟通模式。
【活动准备】
笔每人1支,问卷4份,工作纸12张,橡皮筋4条,心得记录表8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回忆上次团体的大概内容。
二、体验(15分钟)
请每个家庭组成两人一组,拿到一条橡皮筋后,每个人拉着橡皮筋的一头,然后使劲拉,直到感到拉力为止。保持你手的位置,体验这种张力,请你们注意橡皮很筋的张力是怎样减少的 从哪边开始减少的 请大家说一说,从橡皮筋的张力中你想到了什么
三、问卷调查(30分钟)
1.父母完成问卷;孩子回忆从记事开始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事,自己又为父母做了什么事情,详细地写下来。两个活动同时进行,配乐《亲爱的爸爸妈妈》。(问卷见附表)(8分钟)
2.孩子给父母的问卷打分(每道题有三个分数,分别是1、2、3.你觉得这道题父母的答案越符合你的真实情况分就越高);父母看孩子写的事情,可以作补充。(4分钟)
3.分享(18分钟)
(1)对家长:在以上的17个题目中,如果你的分数越高说明你对孩子的了解越充分。
(2)对家长:你觉得你了解你的孩子么 对孩子:你是否能感受到父母对你的付出
(3)对家长和孩子:经过这次谈话后,你是否满意现在的沟通状况,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觉得你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来改变这种状况
四、小结(3分钟)
1.组长进行简单的小结,分发《心得记录表》,组员及时写下这次活动的感受与心得。
2.组长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附表
您了解自己的孩子么 下面有17个问题,请把答案写在纸上,然后让孩子给你打分。这不仅可以使你知道你以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而且还可帮助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
1.谁是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
2.你孩子以后想干什么
3.谁是你孩子心目中的最大英雄
4.最使你孩子感到苦恼的是什么
5.你孩子最爱什么动物
6.你孩子最喜欢什么体育项目
7.你孩子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
8.在学校里你孩子喜欢什么课程 不喜欢什么课程
9.在孩子做过的事中,他(她)最感到自豪的是哪件
lO.你的孩子对家庭的最大抱怨是什么
11.你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
12.你的孩子最喜欢哪位教师
13.在你给孩子所有礼物中,他(她)最珍爱的是什么
14.你孩子最不喜欢什么
15.你孩子最近读什么课外书
16.你孩子最喜欢吃什么 最不喜欢吃什么
17.你孩子常在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
我和父母沟通:从心开始
——第四次团体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与父母沟通上的不足;
2.理解父母的心情与心理;
3.掌握一些沟通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小品片段、背景音乐、幻灯片;
2.每个小组准备与家长沟通的情景。
【活动时间】
5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2分钟)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家作为港湾,在人生的路上停靠一下。一个温馨的家是我们共同的期待,然而家庭要幸福可能需要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家人要团结、和睦。现在,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要学会与父母沟通。
二、观看小品
观看平日与父母沟通的小品,想想为什么小强觉得母亲不了解自己 如果你是小强的母亲,你会怎么做 (5分钟)
小强小学时学习成绩优秀,进入初中以后因英语基础差,每次英语考试都不及格。这次他考了40分,比上次考试的25分有了很大进步,老师表扬了他。放学回家他兴高采烈地把成绩拿给父母看,遭遇的却是父母阴沉的脸。为了提高小强的学习成绩,妈妈为他找来了许多英语学习资料,亲自为他补课,小强也放弃了许多课余时间来学习。第二次考试,他又进步了10分,但仍不及格,这次妈妈将小强狠狠地骂了一顿。小强觉得妈妈不再是以前那个爱自己的妈妈了,她太不理解自己了。
三、表演(30分钟)
1.组员用5分钟准备平日与父母发生争吵或意见不一的小品。(5分钟)
2.每个小组表演小品,尽量表演得生动形象。(每个小组10分钟)
3.分享:看了小品中父母与孩子的冲突或矛盾后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10分钟)
4.组长总结与父母在沟通上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与解决方法。(5分钟)
原因:A.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成人感增强,期望按自己的观点想法来安排学习和生活,不愿意按部就班地接受成年人或父母的意见、观点。B.父母因为望子成龙或望女成风心切,对子女心里的想法不太了解。
四、想象感受(配上许冠杰的《父母恩》) (6分钟)
请大家闭目想象:如果将自己的手掌贴在父母的手心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什么时候我们经常把手放在父母的手上 父母的手为什么能给我们这样的感觉 现在我们还需要父母温暖的手吗
五、小结(组长提出与父母沟通的建议)(3分钟)
(1)每周花半小时跟父母谈学校里的人与事,并说说你的看法。
(2)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与父母商量学习或交友的方法。
(3)尽量不与父母发生强烈的争吵,同时建议父母有什么问题也要与自己商量。
(4)分析问题,寻找方法。
六、播放歌曲:王蓉的《爸爸妈妈》,让组员在歌曲中体会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以感谢父母的爱。(4分钟)
心灵的沟通
——第五次团体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团体成员在充满信任、理解、真诚的团体气氛下探索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与行为,深化对自我的认识;
2.帮助成员互诉衷肠,开放自我;
3.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感情和思想,增强对父母的关心和尊敬之情。
【活动准备】
白纸2张、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一、传电游戏(10分钟)
方法:将4个家庭分为两个小组迸行比赛,分别“一”字排开就座,每组选出龙头和龙尾,小组成员必须伸出双手,手背朝上,每个人的右手放在右边那个人的左手上,通过大拇指传递信息。主持人将会给出一组像电话号码一样的数字交给龙头,通过这种方式,将数字从龙头传到龙尾。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小组成员既不能说话,也不能有任何明显的肢体语言,只要发现一动,就要扣分。每个小组有10分钟的商量时间。
分享:在这个游戏中。父母和孩子对结果和过程的 关注是怎样的
二、无声的表达(20分钟)
方法:
将参与活动家庭的所有成员分成两组,围成两个同心圆,里圈和外圈的人面对面。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做3个深呼吸,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有流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慢慢地放松。
然后,让所有参与者轻轻地睁开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默默地去体会,去体会对方所要传达的东西,体会对方此时此刻的心情。
参与者伸出双手,将自己的手与对方的手轻轻地贴在一起,然后,闭上眼睛,做深呼吸,慢慢地放松,去感觉对方传递的信息,去体会对方的想法。
接下来,所有的人向后转身,然后前后两人背靠背,轻轻地闭上眼睛,做3个深呼吸,慢慢地放松,去体会对方通过背脊传递的东西。
分享:在这个游戏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方式是怎样的 仅仅是语言吗
三、请孩子说一说
几年来家长是如何照顾你的。请将下列语句补充完当你生病的时候,父母_____________;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_____________;当你……
母亲节、父亲节就要到了,请你在贺卡上写一句心里话送给爸爸妈妈。请注意观察爸爸妈妈收到贺卡后的表情。活动后,请你说一说,在关心、照顾爸爸妈妈方面,你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好。(15分钟)
四、总结(5分钟)
1.组长进行简单的小结,要求每位成员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感受与心得。
2.组长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架起心灵的桥梁
——第六次团体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团体成员分享参加团体的心得和感受;
2.团体成员之间相互祝福,结束团体;
3.评估团体辅导的效果。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我们是一家人》,白纸2张,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一、“串名字”游戏
方法:
这个游戏有两个要求。首先,7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手拉手围成一圈,任意一位参与者自我介绍姓名、爱好。比如,第一位参与者说我是爱笑的沈小晶;第二位参与者要说:我是爱游泳的陆小燕,她是爱笑的沈小晶;第三名要说:我是爱看书的黄彩云,她是爱笑的沈小晶,她是爱游泳的陆小燕……一圈报完后,第一位参与者要把所有参与者的名字、爱好复述一遍。(10分钟)
二、解“手链”
方法:
将7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分为两组,让每组围着站成一个圆圈。让所有的参与者先伸出左手,然后去握住对面那个人的左手;再举起右手,握住另外一个人的右手,直到所有的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要求大家在手不能松开的情况下。无论用什么方法,要将交错在一起的“手链”解成一个大圈或两个相交的小圈。
三、送礼物
方法:
给每个成员一张纸、一支笔,建议每个成员写一封短信给自己的父母亲或孩子,把这封信当做一份礼物送给他们;也可以将自己真诚的话说给父母听,记住最重要的是:沟通,从心开始。
四、分享、评估
1.在每一个游戏中,父母和孩子对结果和过程的关注是怎样的?
2.我觉得自己参加团体后发生了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3.我觉得在团体中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
4.我觉得团体可以改进工作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
五、“最后大团圆”
团体成员站成一个圈,面朝圆心,将两手分别搭在左右成员的肩膀上,随着《我们是一家人》的音乐左右摇摆并轻声哼唱,使全体成员在温馨的气氛中告别团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